4 S/ A7 e0 D6 O3 d2 | Z4 C. m) O# m
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
, W; D7 G. N% ^) q1 P( k( y 海洋科考船是探测海洋、研究海洋的重要平台, - n& K$ c) Q4 _
它们在海天之间乘风破浪,
/ `& a* T3 |6 ^2 b) _ 为我国海洋科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9 V6 W0 s' Y. G: W0 f 今天,让我们一览部分海洋科考船的风采。
, J# b2 D" O+ S6 o& u) J" H2 S “雪龙2”号
0 n% g% X5 G; n1 u5 _2 Z 9 f, A0 N* r0 c: v! e( i
“雪龙2”号隶属于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作为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它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能以2~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并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可承担极地冰区海洋、大气、海冰综合调查。 N8 p4 I% u; @ c7 v
“雪龙”号 + D' ^- Z( R5 \, ^* B
# W0 m6 I; y, `& @7 b8 w3 w “雪龙”号是我国第三代极地考察船,隶属于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船长167米,抗风能力为12级以上,能以2节的航速连续破1.2米厚的冰(含20cm的雪)。船上拥有较为齐备的导航仪器设备和气象观测设备,备有工作小艇和直升机,除了完成极地运输外,还可根据需要为科考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服务。
6 Q1 {+ J2 r& x1 n: D# b “向阳红06”船 * @6 D- }% z m% W. H& r
3 D6 B3 W7 o& r9 ? v9 s5 \ “向阳红06”船隶属自然资源部北海局,经过2011年和2016年的两次重大增改装,现成为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满足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的现代化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近年来,“向阳红06”每年出航约300余天,航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是我国主力海洋科考调查船舶之一。 , x4 s0 V$ F& R( R9 h, b$ e: [
“向阳红09”船
% ] R* c, O0 |) W% l. H5 [4 q" V, D# _ ; r- F- H- g& i% J8 ^3 A
“向阳红09”船于1978年建造,曾承担过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中日合作黑潮调查等重大远洋调查任务。2007年,该船根据7000米载人潜水器水面支持系统的任务需求,被改装为深潜试验母船。增改装后的向阳红09船出色地完成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历次海试、资源调查航次、深渊调查航次任务。
% H+ C `0 S4 g! \5 @1 J6 w$ L9 p “向阳红10”船 7 U& t- V3 P; ]( c# A+ x) R
+ K. G3 i+ w# t! p
“向阳红10”船于2014年1月建成,是一艘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的现代化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是国家深海及洋区的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试验平台之一。 9 K2 U1 x( O2 ]! k2 p O
“向阳红14”船
+ N9 n; G% I9 P( H' r. {1 b
2 ~& i( ^0 v0 s( N/ o6 E: R$ v, c “向阳红14”船曾用船名“中国海监81”,隶属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自1981年开始服役。该船投入使用以来,航迹遍布中国海和太平洋,除执行海洋执法任务外,还多次执行中美海气合作调查、中日环流调查、西北太平洋环流与研究等国际合作任务。 * [) W6 j# D/ F8 n
“海洋地质六号”船 # y6 j# C) b9 N! ^% n1 [! e/ p
9 a7 Z6 O! b8 X" e$ k6 t& Z; f
“海洋地质六号”船原名为“海洋六号”, 2009年10月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集地质、地球物理等多项调查功能为一体,是我国新一代现代化综合调查船。先后完成10多个深海地质及大洋科考航次,南极科考航次等重大项目,足迹遍布中国海、太平洋和南极海域。 : A1 A6 i7 i' S1 K
“海洋地质八号” 船 / q, }$ C% Z& g$ B
5 j# k3 b( z) z9 @
“海洋地质八号”船于2017年12月建成并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我国全新一代海洋综合物探船。它具有高精度多缆短道距三维地震调查能力,具备在全球海域进行三维地震勘探等作业能力,以及重力测量和磁力测量等调查作业能力,已在我国南海等海域开展多次海洋地质科考作业。
* p* K/ M1 ?. p/ \( P1 H$ m “海洋地质十号” 船 9 t9 z4 U) X! Z' I
& X2 @# u I4 _: K% {
“海洋地质十号”船2017年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我国全新一代海洋综合地质调查船,具有高精度海洋地质调查(含钻探)、地球物理、海洋水文调查等综合海洋调查能力。钻探最大作业水深1000米,在该水深下最大钻深为 200 米,是目前我国综合科考能力较强的调查船,先后在我国南海、印度洋等海域开展海洋地质科考工作。
+ ^. C0 i" C( g) X4 v6 d “大洋号”船
% Z8 B# Y, s+ S, g 8 @4 N" m$ y# r/ \" O
“大洋号”综合资源调查船是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牵头建设的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是一艘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具有全球航行能力的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的现代化船舶。该船以大洋多种资源探查为主,同时可兼顾相关深海多学科研究需求。
F) }, J! U: ]' b5 [+ v! `9 s D2 l/ H “大洋一号”船
, B; d$ G1 d/ D: Y3 {$ N
* E' ]' ~( e# v3 t6 T, s9 f “大洋一号”船是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也是我国深海大洋科学调查的主力船舶,可承担海底地形、重力和磁力、地质和构造、综合海洋环境、海洋工程以及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调查和试验工作。先后执行了多个中国深海大洋调查和勘察航次任务。
6 C# A9 ^% z4 n- v. s6 w. ~ “海测3301”船 2 v X I9 q# ^% h% `2 a1 i* k
8 X4 g; V0 s" e5 \ “海测3301”船自2005年开始服役,原船名“中国海监83”,隶属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目前,主要用于海洋调查研究,航迹遍布中国海、太平洋和印度洋,为海洋监管、海洋资源及海洋生态调查监测、海洋科学考察等方面等提供基本数据。 : O8 U1 ^) H8 Y0 t4 T2 u
还有一些没有提及的科考船,在海洋为我国科考事业乘风破浪。
3 o3 D+ K" a/ V( h: t( s9 Y 致敬!
% o+ j& T) j& U' f3 O 制 作:i自然·政务新媒体团队
. ^! x8 j R( O7 W$ F6 i! q 编 辑:赵 蕾
/ y: t) V6 l, d3 Y" O, K 视 频:刘潇然
4 E1 _/ F: _6 _ 初 审:程秀娟 f- b0 ^% Z$ D3 I' N6 {
审 核:汤小俊
8 \ G1 _$ L8 d* B) B ^$ M 审 签:周 星 / a( C' Z! O: ^+ `, M
原标题:《太燃了! 乘风破浪的科考船》 ) l; d+ `6 h$ s, S
4 V/ a/ Z+ f; j" o, |! P8 \! ]9 N
4 Z% Y5 R( C4 b: N$ n! u# Q; n
+ x4 B. E% p) k4 S5 }9 U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