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l; Y# N3 w, ?5 y: M . u7 O- M4 E# Z/ [
4 e* }( e6 v' l( H 海洋牧场 % m/ }) R, S( M; V9 S4 Y
; U+ f3 G# M2 {8 J$ W
山东威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称“园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毗邻日韩,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2022年渔业总收入1086.6亿元,水产品产量连续40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立足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食品加工产业基础,园区现已形成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 {+ U0 \' ]# B, ^2 O& H 2015年,园区由科技部批准建设。整体建设思路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创新要素,加速推动荣成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海洋经济转变,全面促进农(渔)民增收。近年来,在国家实施海洋强国、乡村振兴和中韩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下,园区以打造全国知名的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基地和海洋高新产业集聚的现代海洋科技城为目标,聚力提升基础配套、科技研发、产业协作等水平,加快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 F2 D1 s$ f4 _5 O
园区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层次布局。核心区分为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和虎山海洋生物产业园,规划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7平方公里、附属海上面积30平方公里。示范区为荣成市石岛管理区,陆地面积约270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总人口21万人。辐射区覆盖荣成市全域,陆地总面积1526平方公里,辖12个镇、10个街道。 / E. h3 C1 Y8 ~+ ~
园区遵循“产城一体、三生共融”的理念,确定了“一心一环•三区两带”的空间规划格局,以海洋生物科技产业为主导,打造园区公共服务核心,以中心集聚的环状交通路网为串联,构建产业配套服务区、产业优化发展区和产业重点拓展区,细分海洋科创孵化与创新平台、会展交易及电子商务、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品、临港服务、海洋生态增养殖等6大功能板块,建设槎山民俗旅游观光养生休闲带、滨海风情带。 % E5 o& ~3 ~' ~8 y3 j
管理经验及模式7 O; p1 @$ A1 B2 f
(一)突出规划引领,加速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节点
/ d" b4 T) C9 S4 T 坚持“特色引领、创新驱动、产城协调”的发展理念,一体化完成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控制性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科学、系统、有序指导园区建设开发。其中,总体规划突出高点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功能布局等,有序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产业规划突出精准定向,以海洋生物科技产业为主攻方向,重点突破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医用食品、生物新材料、生物保健品等领域,同时通过制定项目入驻标准,引导低碳节能、生态环保、高新技术等类型项目入园,着力打造国家级海洋高新产业创新示范区。控制规划突出融合共荣,坚持以城带产、以产促城的发展理念,并编制控制性详规,确定“一心一环•三区两带”空间格局,坚持“聚城居、优发展、拓产业、留弹性”的发展策略,明确园区开发时序,有序推进功能区开发与重点项目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突出集中发力,着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围绕打造新城发展核心,采取PPP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16.5亿元,高标准打造一流的园区基础设施;围绕打造高端服务节点,依托园区东部滨海风情带,建设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人才创业三个街区为核心的智慧小镇;与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达成联动创新合作,共同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 k- Q/ T/ l1 \4 M (二)突出平台支撑,聚力汇集海洋生物科技创新资源
" s9 X3 R A. t3 D* d& d$ P 按照科技建园、平台支撑的思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园区产业发展上的源头活水作用,从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入手,抓好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加速培植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新优势。一是以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为重点,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投资3亿元,搭建“科技研发+人才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加速”全过程、全服务创新孵化链条。其中,科技研发方面,建设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海洋生物技术创新中心,配备研发、检测和中试生产设备800多台(套),着力提升园区科研支撑能力。人才服务方面,建设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创业服务中心,配套餐饮、公寓、办公、休闲等服务设施,获批成为全省第四个、威海市首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同时,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共建海洋食品学院,开展教学、科研任务,加强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企业孵化方面,建设总面积8000平方米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利用创新平台虹吸效应,支持企业突破“海参肽酶法制备”等关键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已推介科技成果100多项,选聘22名专家教授入职骨干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产业加速方面,培植了“工、鲜、能、港、游”五条独具石岛特色的产业链,以及赤山集团、石岛集团、黄海造船、鑫发控股、泰祥食品等一批龙头骨干和“专精特新”企业,为园区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以高层次创新活动为平台,强化高端要素聚集。牵头组建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威海市人才协会海洋专业委员会,通过举办农业技术推广融合创新座谈会、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专题推介会、海洋产业新技术变革交流会等活动,推动人才、项目、技术等资源共享、互联互通;连续三年举办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等海洋科技领域高层次活动,引导促进银行、投资基金等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破解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政策难落地等问题,累计协助30个项目分别获得30万~50万元资金支持。三是以创新平台为支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瞄准海洋高新技术前沿,通过引进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在园区内建立研发机构和示范推广基地,进行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广示范先进技术。与中国海洋大学、水科院黄海所等39所高校和14家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系,共同建设了武汉理工大学威海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鲁东大学特医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载体。截至2022年底,累计创建威海及以上创新平台66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0个。
1 X, |! [* x+ S4 ?
' v( h2 i9 _( z4 y. l* h7 F7 q- h9 p (三)突出龙头带动,加快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7 t5 _) O6 U& K
园区通过龙头企业引领,着力打造了海洋生态增养殖、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截至2022年底,有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3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其中,海洋生态增养殖产业集群,创建威海首个省级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以鑫发控股、好当家集团、人和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实施了总投资10.7亿元的高效标准化池塘生态海水养殖、靖海湾规模化海洋生态增养殖等8个海洋养殖项目,为下游产业链延伸拓展提供了充足保障。海洋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院夼集团、广东海大集团等为龙头,以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生物酶制剂等为主要产品,近年来重点引进实施了总投资12.3亿元的海洋低值蛋白高值化利用、鱿鱼精深加工、海洋宠物食品、海洋生物活性肽提取等13个项目,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中海海洋、海普盾生物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近年来重点引进了总投资6.9亿元的海参肽提取、医用胶原蛋白、海洋生物壳聚糖壳寡糖等16个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项目,为下阶段高质量发展蓄足强劲动力。 I% e8 D! o- s/ a
(四)突出专业运作,着力激发园区体制机制新活力 2 a* M. p3 s% J" X" J5 h. B
在组织领导与管理、技术传播、运行机制等方面,结合国内有关地区的成功经验,按照管理专业化、运营市场化的思路,采取“管委会+公司”的模式进行专业运作。管理运营方面,将行政管理与运营开发职能分离,园区管委会主要面向全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项目申报等综合协调服务;组建国资运营公司,开展工程建设、产业招商、科技创新等开发运营工作。开发投入方面,以运营公司为主体,打造科技研发、人才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加速四大创新平台,实施科创大厦、科研孵化器、山海湾小镇、热电联产、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完善提升园区的创新环境、人居环境和产业服务环境。产业招商方面,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启动百日攻坚、全链条推进、闲置资产盘活等行动,与国电投集团、国惠集团、财金集团等一批央企国企及实力资本达成合作,2022年累计签约项目17个、储备35个、落地11个,筛选地方政府专项债、省级新型城镇化等重点项目10多个。
1 R' n5 N$ u3 K" l" u' K 四大举措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 e% G' v4 H1 Z6 L- M }, | 下一步,园区将构建由总体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发展目标、创新资源目标、乡村发展目标组成的指标体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扎实有序地推进威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
/ E F( i: u! z) d1 F6 S! n/ f% w7 Z 一是聚焦园区提档、产业提升创新突破。按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生态链”思维,以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引领,以“工、鲜、能、港、游”5条特色产业链转型升级为主线,全面实施“项目建设提速攻坚、招商引资优化提升、重点企业分类培育、专业园区综合提升”4项行动,建立一名班子牵头、一个街道负责、一个部门跟进、一套专班统筹的“四位一体”服务保障机制,重点抓好国惠海洋油脂全产业链、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园等23个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动海洋功能食品、海洋预制菜、海洋生物科技等全链条融合发展。通过项目带动、投入拉动,构建“前沿产品+新兴业态+转型升级”的发展格局,力争全年深蓝经济总收入突破450亿元。 + ]1 i, N) p5 B8 ^; J/ B. m
二是聚焦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创新突破。围绕全方位推动海洋产业新技术变革,一方面,加速创新主体培育、加快创新载体建设。重点加大对海洋医用食品研发平台、海洋生物协议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抓好省级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高能级平台的运营建设与辐射带动,全力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海洋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通过科研平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急需的高层次涉海科技人员,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人才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加速”完整的创新链条。另一方面,加速创新资源集聚、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引导企业与国内顶尖涉海院校、平台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培育海洋医药产业领军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开发和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新型创新生物医药;加快实施瑞泽鱿鱼加工自动化设备、海洋活性高分子蛋白肽提取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示范项目,试点推进“揭榜挂帅”“赛马制”改革,全面推行“机器换人”工程,促进产业技术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2 @+ G) Q" O' K; J/ Q( | 三是聚焦宣传推介、对外营销创新突破。积极承办、参加全国各级各类海洋产业博览会,以及产业推介交流会等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园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机遇,将园区主导产业的市场范围由山东半岛扩展到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甚至东北亚等国家,着力打造具有威海特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洋科创园区品牌。
+ y6 |- L$ G# E; P 四是聚焦城乡融合、精致宜居创新突破。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统筹处理好新与老、港与城、疏与堵等关系,聘请专业机构,高标准编制全域空间规划,搭建区域长远发展的“四梁八柱”,全方位提高园区的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依托核心区“一带两翼六大功能区”的布局,有序推进特色街区打造、楼宇经济壮大、新兴业态培植,打造具有海洋生物科技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照“精致精美”的理念,以产业发展为基础,深入推进“荣归故里”计划,汇聚各类群体、各方资源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以新型城市社区为示范样板工程,融合“传统村落街区文化”“开放社区”等新设计、新手法,着力建设高端智慧、现代宜居的海洋科技产业新城。
) \% K& j5 r" X+ H8 y6 Q; E/ P 作者: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
2 |: {3 \# z3 R5 S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2023年第3期
/ ~9 g' L& `& T4 m' l+ f+ f3 j# E1 r6 ^3 p$ t, e5 C& f
0 ]% ^1 ]- @1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