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生态观察:智慧大脑如何解锁蓝色发展密码?中国癌症病人越来越多,可能和猪的5个部位有关,医生建议要少吃 - 海洋观测站网络

[复制链接]
* ?% \- I$ b3 f6 I7 g/ u" ^
; _1 L! Q0 Z u3 m+ {8 _0 c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绿色养殖团队考察沿浦镇。(资料图)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供图

' @1 p2 Q3 l1 d/ J; x# s O. h

  中新网宁波6月8日电(记者 林波)在依山傍海的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沿浦镇,高度超2米的千亩红树林是其特有的风景线,当海风吹过,红树林的枝丫随风而动,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为海岸线带来了一首“生态赞歌”。

" M& {4 E) w6 ?5 r; X& |4 e& u$ K1 S

  谁也想不到,这片沿浦湾滩涂及附近海域曾陷入资源过度开发、海洋污染等“发展烦恼”。

8 K3 P. U5 ]5 R: X( v

  在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风口下,该镇通过开展滩涂大型生物生态开发与应用、“蓝碳”交易等方面研究,通过青蟹、跳鱼、小章鱼等海洋生物的养殖,让红树林成了“金树林”。

. Y2 K2 R. W5 p5 y0 _" {7 P

  这离不开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绿色养殖团队为沿浦零碳小镇设计的滩涂高质量发展方案。该方案以沿浦镇海洋碳汇交易为核心,为当地海洋碳汇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唤醒”了海洋资源的活态利用与可持续开发。

7 @! m7 h( B5 W8 P1 e( P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s# ~/ O4 x/ f0 c/ D7 g/ ~
×
5 b+ i8 r0 Z# F% G; g% f! P
5 N! {: q/ W! N( x1 E7 c5 x# i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资料图)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供图

- t) q7 A- \* I1 z; y* H( Q* {

  海洋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在21世纪的今天,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离不开科技支撑。

: R3 ?8 ^5 @2 D7 d

  在运用科技手段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如何通过科研院所的“智慧大脑”解锁蓝色发展密码,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8 k4 L$ X9 H$ X' C$ Y P4 F4 j( u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通过该院的实践看科研院所的“跨界”合作,其承载的不只是“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还有熠熠生辉的未来想象。

' T/ Q) S# }# A: a3 ^& }' ~* k; L0 A

  “海洋生态保护任重而道远。”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胡求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客观需要,更是生存的必然选择,目前,该院正积极躬身在海洋碳汇、水产技术、港口建设、船舶技术等方面。

. B. _! H% Z! w' c" e" X8 l

  以海洋碳汇研究为例,胡求光表示,蓝碳资源的盘活应当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有社会、民众的参与,有系统、完善的呵护体系,还应有健全、有力的制度构架。

2 `% v3 h" j! ]. g) g+ B1 E
8 ^' w C# _3 W) O& I+ o( i

象山举行全国首单蓝碳拍卖。 林波 摄

1 v( s) |4 x4 k

  在具体实践中,除了为沿浦镇提供方案支撑外,该院的团队还在象山等地开展了蓝碳方案设计,有效助推象山实现了全国首单蓝碳拍卖。

0 x: @ y# k6 B; r% h/ h1 U

  值得关注的是,在“浙江象山虾蟹科技小院”里,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的专家团队为“虾兵蟹将”的养殖提供了诸多科技助力。

$ ?% j) U7 Z+ q) M

  “浙江象山虾蟹科技小院”是建立在生产一线上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全时段、全方位的科技服务。

4 C; j; h0 g3 }$ _" p2 ] q" }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6 m- z |& ^; v2 L/ p
×
; B* ^5 B Z" G% R' Z* S
& M2 Q) \0 h3 O& d# ^" z; e+ ^

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 象山虾蟹科技小院供图

; ]6 N/ I# m' n6 `1 D2 b

  “我院教授带领研究团队每年组织开展象山虾蟹科技小院的科普培训、现场指导,服务虾蟹养殖户,致力于实现从研究到应用零距离、从专家到农民零距离和从技术到产业零距离。”胡求光表示,科技小院发挥的力量远不止水产养殖技术,其背后更是汇聚了宁波大学的优势资源,让各个学科抱团研究,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7 h$ Q4 i! R0 {

  诚然,发挥“智慧大脑”作用,并非“孤军作战”,而是汇聚多方资源,搭建合作平台。

8 A/ D; E9 O1 E) {

  在实际过程中,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也在积极利用宁波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彰显社会学科海洋化特色,综合运用文理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

7 J! B2 W' V* ]3 J,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a, N/ s( j+ Z5 @" \- u

  除了海洋外,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发展战略,该院也将利用好科研队伍与科研力量,推进国际交流、地方实践、社会调研、公益服务等,举办并积极参与国际性会议,拓展与国外高校的校际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并积极献身服务地方。

" O" O. ?; O$ P+ j
3 X" a, b" _& }& ]% [; J% D

浙江海域一景。 林波 摄

$ [. c- |7 I4 q5 K+ G/ W6 t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要实现浙江海洋创新能力跻身国内前列等发展目标。

) V! |% z, T$ |* S) g' i& a

  这之中,发挥科研院所的力量至关重要。

/ R9 Z$ Z7 M" l$ K: t1 G

  在探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胡求光建议,以政府为主导,联合涉海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企业,打破行政和学科壁垒,有效整合地区海洋科研力量,在强化海洋科研项目、资金和人才等一体化配置的基础上,高水平打造一批开放共享、能力集成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并充分发挥海洋科研平台的区域辐射能力,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完)

/ \/ b o& T) g3 I- L

(中国新闻网)

. P% W3 _' I0 r6 P0 H) k # J# C' I* ^, {' l9 s8 F - O" w# N: `/ X+ D8 t* H& {$ ` ; G, q6 E5 O5 [( r) 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那些果儿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