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普地||海底热流值和重力值的分布规律 - 海洋地质热流测量

[复制链接]
. U+ r9 w$ ^5 l3 V( q! H! r# R$ m8 h
2 m% h R/ K2 ?8 P1 f9 W7 d
9 q+ J Q \2 E* ]$ }8 [
$ k0 J8 j$ s$ E+ _
' C/ x, U3 I- A* M0 ]

海底热流值和重力值的分布规律

9 X4 S9 B1 w3 O" k

测定表明,海底热流值平均为(1.64±1.11)HFU(1HFU=41.868mW/m2),大陆为(1.64±0.89)HFU,两者无显著不同。但是,在海底的不同部位,热流值却差别很大。在洋脊轴部,热流值极高,如东太平洋洋隆平均为2.26HFU,最高可达8~10HFU。而在海沟,热流值极底,平均为1.12HFU,秘鲁-智利海沟甚至抵到0.44HFU。

/ w* f5 L. T: F2 E; F
; H& ^: D9 H. Q1 L9 w

洋脊轴部与海沟中的热流值差别何以如此悬殊?

5 K/ K/ I) e# R+ E8 E

洋底的热流除玄武岩本身的放射热提供之外,还从以下两方面得到了地幔热源的补充:

) J6 _5 y$ E, k+ p

一是直接从软流圈获得热源补充;

6 a2 s4 q/ N5 Y" Z7 K; T3 Q6 y

二是上涌的高温地幔岩浆不断沿洋脊轴部上升,使其热流值较高。

& A5 c8 S" s7 N0 v6 c9 k6 f

海沟的情况正好相反,在这里,火山岩远离洋脊,早已冷凝失热而变冷,加之大洋板块向下潜没,软流圈的顶面下落,故热流值很低。

1 H9 U" M+ q u! }4 v: o5 L. h
% C! a- M3 w: N2 o

与上述解释相对应,在洋脊轴部,物质炽热而呈膨胀态,故重力值很小。在海沟处,洋壳冷而致密,故重力值很高。由此组成一个循环系统,称为驱动大洋岩石圈不停运动的动力。

% \9 h8 Y5 {' c/ X+ {- b" [
7 J, c4 r: z! a" f. C% r

注:天天学普地栏目的内容摘录自舒良树版《普通地质学》

0 W- j& A+ h" v/ w& t) s% T

美编:胡小彤

8 O! D& i- W% q4 t5 K+ q8 i- n6 }

校对:薛志毅

" f2 @4 W, W1 _( D( A$ P8 N* s
8 p2 U! T. |1 M1 i' O/ k+ q. p5 O5 B. }4 X0 O: w 0 t' W5 r# V; \: L5 b( K* P- Y& @) F 7 f; |# G# J7 a" N2 J8 m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空气能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