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测绘学会第十一届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暨第三十五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指导,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院和银川市勘察测绘院承办,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达)和北京海卓同创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以“新时代 新征程 巩固提高海洋测绘领域一体化战略支撑能力”为主题,吸引了200余位海洋测绘领域领导、权威专家、企业代表参会。
; X* u1 h% P1 p* M& a! g% W ▲会议现场 2 o$ o- `1 F5 W+ A: F w
1 3 o% E+ A( O4 e2 L3 I1 O9 }
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召开
" k# c9 n& J# j v( C& G 8月24日,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准时召开,70余名委员及代表参加会议。马志勇副秘书长为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代表颁发证书,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领导为全体委员颁发委员证书,上一届主任委员王瑞同志作第十届海洋测绘专委会工作报告,副主任委员谭冀川同志带领全体委员学习《中国测绘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各参会委员围绕海洋测绘专业领域建设发展思路,专委会平台影响力建设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4 i- ]& U2 N8 e1 u1 J0 H+ ] ▲全体委员会现场
& u" N* H3 e! z/ o6 X ▲马志勇副秘书长为王瑞同志颁发荣誉主任委员证书 6 o3 e" p; I& a; q/ R ^; H
▲为全体委员颁发委员证书
E" q8 Q& X; Q9 n9 x ▲委员建言献策 4 O9 ?+ X1 g) m1 A! L
主任委员于波主任作会议发言,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肯定,对专委会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希望各委员能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大家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特长,一如既往的支持专委会工作,不断推动海洋测绘领域新技术发展。
0 G5 z3 E! W5 U5 F ▲于波主任讲话 / Y! P$ y, c/ K9 J7 b( b
最后中国测绘学会马志勇副秘书长作会议发言,对专委会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也希望专委会能继续发挥优势,扩大工作规模,创新品牌活动,推动我国海洋测绘事业的不断发展。
B6 g* y8 |9 y( f6 K& l 2 6 y# P; ?0 X! y0 h7 l. _
专家报告,共话海洋测绘事业思与行 8月25日,第三十五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接续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专业领域领导、专家、代表共200余人。会议伊始,由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波主任致开幕词,特邀中国测绘学会副秘书长马志勇、宁夏自然资源厅国土测绘处处长拜琦瑞及中海达高级副总裁应晓伟致辞。嘉宾们均表达了对我国海洋测绘事业的美好愿景,及对海洋测绘事业发展的支持。. a# H0 D4 `/ R$ [
▲于波主任致开幕词 h6 y* u. c T) o$ X+ O7 M: Y) N( Q
▲马志勇副秘书长致辞 . O5 ]1 q; f/ c H6 `; H0 A5 |
▲拜琦瑞处长致辞
* m6 n; N9 d3 H ▲应晓伟高级副总裁致辞 本次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中国海军海道测量局原局长王瑞、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主任谭冀川、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周兴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晓东、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92859部队高工黄辰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单瑞、山东科技大学教授郭金运、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大伟及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博士李思达11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李家彪院士在《首次北极冰下海底探测的挑战与进展》报告中,主要从为什么研究北极和加克洋中脊;挑战:面临的严苛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创新:冰下海底探测装备自主研发和改造;冰区海底地形地球物理测量四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0 o( \4 e- C9 R5 q6 Y$ E ▲李家彪院士作报告 王瑞局长在《新时代海洋测绘建设发展思考》报告中,主要分享了新中国海洋测绘建设发展历程,我国海洋测绘建设发展现状及主要矛盾问题,新时代海洋测绘建设发展思考等内容。; y, I, N) F) }4 j
▲王瑞局长作报告 谭冀川主任在《我国海图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现状与规划》报告中,主要从扎实做好产品生产保障,稳步提升产品规模数量;持续加强资料搜集整编,不断拓展资料获取渠道;创新研发海图生产系统,加快实现国产自主可控;扎实推进标准法规建设,不断完善标准法规体系;优化改进服务保障方式,逐步提高网络服务效能五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 W; B \- s% x7 \ `: A+ w% t
▲谭冀川主任作报告 周兴华正高工在《罗斯海及周边海域深度基准模型构建研究》报告中,主要从研究意义与现状、区域潮汐模型构建、区域深度基准模型构建、垂直基准构建趋势与展望四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B* Q& S; [- [2 J7 W
▲周兴华正高工作报告 刘晓东研究员在《对我国深海水深声学测量装备发展的思考》报告中,主要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面向深海的潜载水深测量系统、面向深海的船载水深测量系统、后续发展的思考四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7 p' M- T. [0 o2 v& Q' g8 i/ M( f
▲刘晓东研究员作报告 陶春辉研究员在《海底矿产资源调查技术》报告中,在介绍我国海底矿产资源现状及背景的基础上,主要从海底热液活动与硫化物、硫化物调查技术、技术展望三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 X( Y& {4 K3 V+ y3 S. h ▲陶春辉研究员作报告 黄辰虎高工在《海道测量规范》宣贯材料报告中,主要从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基本情况,修订原则,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及理由,与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关系,与IHO S-44的对比分析,其他说明六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Y7 Q5 b& i' F: u' d
▲黄辰虎高工作报告 单瑞副研究员在《无人作业方式在海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报告中,主要分享了无人作业方式发展现状、无人作业方式应用实例、无人作业方式发展趋势等内容。
) e$ I. |2 g+ A, t) v ▲单瑞副研究员作报告 郭金运教授在《卫星测高模式及全球海洋重力模型》报告中,主要分享了卫星测高模式、多源数据、海洋重力异常反演、全球海洋重力产品、结论等内容。8 a: Y T4 ?7 ], }
▲郭金运教授作报告 王大伟研究员在《深水地质灾害识别、分布与思考》报告中,主要从评价必要性、灾害识别与分布、科学和工程案例、灾害研究思考四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7 {% F8 k \2 }$ m/ |, p ▲王大伟研究员作报告 李思达博士在《高潮位海岸洪水——致灾机理、风险评估与预报评述》报告中,主要从研究背景、致灾机制、风险评估、预报四个方面展开交流讨论。, C) ~& e0 @; g8 w5 ]# }4 l
▲李思达博士作报告 会议间隙,参会代表参观了中海达、北京海卓同创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市海鹰加科海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公司设置的产品展台,并与参展单位就设备技术特点、应用范围及精度指标等方面进行交流、咨询。其中,中海达展示的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iBoat BSA智能无人测量船、iBeam系列多波束测深系统等海洋探测产品受到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 q* j5 Z6 @) @! {; ]3 R2 A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C2 H. n3 p! m" V
▲参会代表关注中海达展品 1 p5 U! q( q' I0 G8 \% y' n. V, _
3 " R* i8 P5 u! H3 P1 _# `
国产化水下声呐探测技术交流会召开 8月26日上午,国产化水下声呐探测技术交流会接续召开。参会嘉宾主要围绕国产化多波束及侧扫声呐系统关键技术研发进程,及相关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进行研讨交流。
) g0 m/ S- v' x* k0 I* Z ▲国产化水下声呐探测技术交流会 至此,中国测绘学会第十一届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暨第三十五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各专家代表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有力促进了海洋测绘领域技术交流和融合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巩固提高海洋测绘领域一体化战略支撑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推荐阅读 三个案例告诉你,如何用北斗守护石油石化生产安全? “水文大师”BS12无人船,测流、测深一步到位 武大李陶:GNSS监测矿山边坡在对不在“精”
5 A4 l0 e5 }+ ]* s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G/ o- Q+ ?+ i7 q5 q2 [" q
3 k3 o, |$ ?+ q- w, a% F. }: o/ O. H( N1 p- b9 a) G* W4 Z6 S
9 W2 k$ R$ T0 D% S7 @; u1 |
1 k v1 z# \, q- U+ P/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