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Q. V7 e& ~5 u 我国的海岸,不仅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而且亿万年来,随着地球上多次发生的海陆更替和变迁,发生过大规模的变化。 ! r6 I5 J. K; i2 Z# [( S5 ]6 Q
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底下,曾发掘出了巨鲸的化石,说明当时这块地方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现在距海甚远的扬州,海浪袭击留下的海蚀痕迹还依稀可辨,表明扬州附近一带曾一度是古海岸;通过对海底地形的勘测,人们清晰地看到了隐藏在大海深处的长江古河道的痕迹;这些事实反映了我国的海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所发生过的巨大变化。 # q; @# M& S4 Q' F9 I2 p! f& f" V
# q4 l! a) X; f7 H8 F' i' Y% p& B( J5 ?
长江古河道 - h5 T6 Y4 ^; Q6 b. e7 t- Z
" }( P3 N& r% B. V& P T A6 d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沧海桑田”,意思是说大海可以变为桑田,桑田可以变为大海,以此比喻世间事物的变化,可见我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观察到了海陆之间的这种变化。 3 n* c1 m! |& c
根据有关科学工作者的考察,早在第四纪(为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二百五十万年前至今。这一时期气候冷暖交替,变化较大)以前,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奠定了中国近海的轮廓。
# O6 b) h2 ]' ?$ W6 V) B* s, y . l3 x% \. j" c, x! W
第四纪以来,由于气候冷暖频繁交替,导致全球性海平面发生明显的升降,因此海岸线也随之往返推移。
6 t( k% @! f' q; Z6 o 当气候转冷的时候,地球上很多地区被冰雪覆盖,整个海平面下降,海域面积缩小,大片大片的浅海区变为陆地。 / B/ S. F" \9 z! F. W/ C
4 e6 s2 G- Y% M& k; @
通过对大量海底化石的鉴定,认为大约在一万五千多年以前,由于海平面的大幅度下降,渤海干涸了,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地带。它的范围从低潮线起,向深海方向延伸到坡度显著增大的大陆坡为止)相继成了陆地。
9 ^3 k0 j8 F) @; p 大陆架平原上生长着繁茂的植物,源远流长的长江一泻千里,穿过平原,滋润着树木和草地。许多动物包括一些史前的猛犸象、披毛犀等在平原上相互追逐,自由地行动着。它们甚至可以越过平原,踏上今天日本的国土。
9 a6 ~& d- S; D$ K 8 G" c6 `- {7 b9 s8 }
至于我国沿海的大小岛屿,包括台湾岛和海南岛在内,则成为平原上的山丘。 . p9 E0 r; F5 }% J: a: j0 H. y
以后气候回暖,冰雪消融,海面慢慢上升,大片陆地又被海水吞噬,海岸线逐渐向陆地推移,台湾岛、海南岛以及沿海其他许多岛屿又与大陆分离。
5 ]! Z& F5 m# o4 `, b" S. _ 动物纷纷向陆地迁移,只有原先已被沃野覆盖的动物尸骨,随之被淹没在海水之下,成为埋藏在海底的化石,为人们研究一万多年前的地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 _8 n0 Y' z2 B0 N' I 经有关科学工作者分析,在整个第四纪,我国海岸曾先后发生过四次比较明显的往返推移。
5 [( x9 _0 W- T. ^6 ? * r6 {* _- T$ ]' W& X1 N
在距今约六千年前,海面大致上升到现在海水面的高度,并且海面变动趋向较为稳定的状态。海岸有了一个与现代相似的基本轮廓,但它仍在缓慢地变化着。 * h( j. `6 p3 P4 h9 f
这一时期的变化,只是局部的后退或伸展。这时,沿海许多大小河流,特别是黄河、长江等,每年把大量泥沙输入海中,填海造陆,在现代海岸的塑造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2 V* s% ]5 r# P' x
7 _% U# u: i3 u' g( g 以黄河为例,据测定它每年向大海输送的泥沙多达十三点六亿吨。千万年来,黄河日以继夜地把大量泥沙运送入海,和其他河流共同填筑出辽阔的华北平原,沿着渤海沿岸造就了四、五百公里长的平原海岸。
$ ^9 e, G7 |5 A! H' ? 由于历史上它还在苏北入过黄海,因此在苏北平原海岸的形成过程中,黄河曾有过很大的功劳,人们形象地把黄河称为填海造陆的巨匠。 2 a0 l H. Q! e2 E* ~1 L
$ A: J' {9 {8 B) I. v 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永无休止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时而退向大陆,时而又推向海洋,这种变化级慢地不断地进行着。然而,自从人类活动扩及海岸后,开发利用海岸的活动日益频繁,并改变着海岸的形态。 # S( U W$ \ W) x$ A/ G0 @& y
(图片来自网络)
$ i* `4 G* M5 m v9 @! j4 ^! u! i% g2 c
, k! G1 ?8 z3 K3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