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k9 ~/ F8 [3 h# Y4 J
6 B' S) }. B0 C1 Y
! Q5 |# `- W8 a) h5 L+ d+ X F% L0 x% X" A
$ I' q9 e8 M$ {. I 2、山妖(TROLL)南极研究基地
5 c1 j) `4 D/ F" }. F( T0 | Q* b7 ~第一波横越东南极洲的考察小组从山妖(TROLL)南极研究基地出发。 3、行进途中 ; U: |8 I' j9 H/ q6 p2 j
/ h- t1 E5 H& x" s3 p 在2007年11月20日,代号为“快速”的车辆前往位置1。考察小组在这里停了将近二天,安装雷达天线,更换无人机上的电池,并采集冰核样本。 4、考察车队
' e5 q& n/ X, ~1 `# L8 n7 I# L6 Z# E5 h* i \
横越东南极洲的车队接近南极高原中心的备用高原站。 5、冬季营地 ; Z5 m' Q+ N9 B/ L6 Q: P
! ~9 V% W8 b% e0 U( K) u6 x
这里就是他们命名的冬季营地。 6、防冻
# D6 O0 l2 T5 d& p" v
3 g+ y, v; u" E# f 为了避免在南极冬季被雪堆埋葬,这辆“切努克”车辆被放在空燃油桶上面,以备在冬季营地过冬。该考察小组和南极的气象学家商定如何最好地停靠和保护设备、雪橇和模块。 7、到达南极 * K# z. q( G; D, ~2 c: U
/ x2 i2 d# U' R1 x
精疲力竭的考察队员于2008年1月21日到达南极。在他们抵达南极后,挪威总理对他们的成绩和气候研究贡献表示祝贺。 8、麦克默多站
# Q( L r1 e1 p! \& Q! y5 J2 o( w# @, C" p" }/ q6 I, Y5 _
4 `& h2 h9 w, |3 ~2 h: X2 p& x0 U
麦克默多站是所有南极考察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由美国于1956年建在罗斯岛上的哈特角半岛阿赖弗尔高地,有各类建筑200多栋,包括10多座三层高的楼房。第二次考察的一支分队先在麦克默多站测试设备,之后和第一支分队在南极会合。6 q% X, x' Y! y, l1 y4 ~
& B9 i: b& o8 N3 N% Z; u
- o8 V7 z: w/ z8 z, K( G8 i
% j9 L( m0 d+ L# |. X; V 9、激光 考察队员使用的激光装备能探测冰中的深层裂缝,这些裂缝对考察小组构成了潜在危险。此图为两名考察队员在检查拖在一辆车后的激光装备。
' w, i2 O& z9 Q5 V" I9 u( t- R! t
|
) j8 N: o; q. {" g; i3 e, ?/ c" @+ ~! Y @7 B) D
10、履带式移动车 巨大雪橇和车辆点缀了南极行程。这是名叫“抱怨者”的履带式移动车,是最大的移动车。(元元)
) A; v& g. d+ D! C' G! c,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