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FID来追踪蜜蜂和海底鱼? -用rfid来追踪蜜蜂和海底鱼

[复制链接]
) R4 Y" S9 b! s5 X

法国西北部的牡蛎大量死亡,造成高达上亿欧元的经济损失,重创法国的贝类产业,不过,牡蛎死亡原因众说纷纭,法国当局正努力“缉凶”。的确,对这些海底或微小的生物在监控上有一定困难,不过,现在应用RFID技术来观测生物的生理现象,正是一项农业与生物专家的新利器。RFID是一个英文词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 s: u5 w5 z' v# z8 h8 K8 y
% t. R3 F- c0 R7 i6 e

RFID跟着蜜蜂跑

) R. V, J. U+ y3 H; y

在美国三分一以上的农作物,包括杏仁、桃、大豆、苹果、啤梨、樱桃、红莓、草莓、各种瓜类等要能在短时间内授粉,就要靠蜜蜂授粉才能结出果实。现在,美国科学家对蜜蜂的观察与纪录有了更突破性的做法,应用RFID科技来回报蜜蜂的生理现象。

3 B. m$ l. l7 X* R, g) [/ _

由于RFID晶片电子标签的技术革新,科学家现在可以直接点胶将标签黏贴在蜜蜂上,透过蜜蜂背上乘载的RFID标签,科学家现在可以更清楚量测到它们的行径。

9 h" v9 z1 `0 p. j
2 Z& X5 m( f2 ]) `3 ]! O

这套系统还在蜂巢与花朵上架设读取器,一旦大批蜂巢内的工蜂突然消失,或者是蜂巢被非授权者拆除时,读取器无法回报或读取标签数大减时,科学家可以就后端系统或报表及早得知。 而蜜蜂每天都会勤劳的传播花粉,农作物和草料藉由其传播花粉途径授粉,一旦花朵上读取器显示蜜蜂已改变其路径,就该定点无回报时,科学家们也可进一步分析变异原因。

7 i; { J* l9 \+ s0 p ^" `
! n+ C$ E& d) q N" F/ P

RFID让鱼自我介绍

: l& o% @4 `4 O$ V8 L

新加坡的水底世界是著名的观光景点,这个号称有东南亚最大的水槽,馆内有超过2500只海底生物,种类多达250种以上。观光客在面对众多海底生物往往必须对照馆方标示,不过,即使看了标示,还是不清楚该生物特性,因为往往回头时,该生物已游走。

; V2 ], S' ^: S$ _7 z

新加坡海底世界为了让游客能够搞清楚他们究竟看的是什么鱼,在2007年将馆内20多条鱼植入RFID标签,观光客面前设置了一个触控式萤幕。当某只被标记过的鱼游过装有感应器的展示窗前,这个萤幕将会把它们的种类、水族馆为它起的名字、鱼儿的特征、习性和原产地等讯息显示出来。

3 b/ N9 b! {: D
4 K& T# j1 @; M

新加坡海底世界总经理郭明添说:“在现阶段只为‘活化石’展厅内的鱼儿植入无线射频识别器,不过从长远看,海底世界也可能会把这类识别器植入所有鱼儿的体内。”种原保存与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农渔畜业政策与研究的趋势,研究选种育种,不仅为了更好地提供民生之需,而且能保存优良种原和遗传资源,预防丧失物种遗传多样性。

- j( X# a! E4 J+ m# b# c# y

不过,RFID应用于水体时,易受潮湿环境影响。当RFID标签内的资料损毁时,资料备分的问题仍待解决,此外,RFID在发射器、读取器、编码器与天线等初期投资费用也较高。

9 r- u; i( M' ?0 Z4 R2 t1 e+ A

除此之外,泰国先皇技术学院鱼业科学部门的研究人员也引进了RFID技术,将RFID芯片嵌入在三类鱼种:大对虾、罗非鱼和胡鲇。这三种鱼对泰国的经济非常重要,每年出口额达 20亿泰元。 利用这套系统研究人员可追踪种鱼的培育情况,监督异种交配项目,从而提高品种质量。

) t0 s2 G/ U" n1 g8 @& t
) @/ l/ \" g0 W. s% m4 M+ b" y

国内应用强化种原保存

1 L% M3 }/ P9 {* d

国内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已在鳗鱼、黄鳍鲔和雨伞旗鱼等放流标识上应用RFID科技,以强化鱼类洄游、鱼类资源、鱼类种群数量变动、放流效果等研究。 由于种原保存与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农渔畜业政策与研究的趋势,其目的在于保存优良种原或遗传资源,经由选种育种之研究,提供人类民生之需,同时亦可藉由种原保存预防物种遗传多样性之丧失。

9 g7 o2 G; H* Y( `8 `/ R/ L9 x- L0 j

然而,各式种鱼库的种鱼数量庞大,种鱼生态记录耗费人力,也易发生错误;目视判别鱼体上的标识易发生误判,将活体鱼只捞起对鱼体的伤害无法预测,且耗时、耗力,资料纪录也易发生毁损,故应用RFID技术进行监控与追踪,并配合水文资料等,将可建构完整、谨慎之种源库管理作业。

) E! l h6 C: _ I0 r
: U% J I! y; Z; A

不过,RFID应用于水体时,高频易受潮湿环境影响、较怕水,尤以13.56 MHz以上影响最大;且当RFID标签内的资料损毁时,资料备分的问题仍待解决;此外,RFID在发射器、读取器、编码器与天线等初期投资费用尚高,有待克服。因此,国内就RFID技术在水产品之应用,尚有许多验证系统整合等无线辨识组件及前瞻关键技术待研发与发展。

0 F. Y l" M% H/ z, ~

资料来源:

# e( j# l8 V; s

电子工程世界网、科技时代-新浪网、RFID世界网、网络信息

, z" }* D3 X3 T; H# p8 S. o* ]

未注明图片源于:网络

+ A1 i% d' W8 B7 j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 ~5 v# l8 z. X0 F3 S# E 0 ?# @! _$ s7 Y, K& o- j& ?2 @6 O3 ~; l; t! b. l: @# Y 2 A3 c; _' h0 W& l6 l2 }( t( P- t4 q& A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曙光行动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