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正式开始大洋科考作业金台资讯2023-07-28 09:16金台资讯2023-07-28 09:16 -中国第十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队

[复制链接]
& s" ]4 O1 K6 n* R
/ s3 B0 |9 w. T
/ r" C. K( u* q. E& l( L5 i
, @9 N1 A9 h1 d* n4 ?9 O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即将布放下水的CTD。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 b0 A% i& Z# q p5 ^ u
/ P n& ~$ s0 q/ P+ L0 X- w- X; m
6 }9 p# B) C; f8 |
2 ~2 H9 r X; T+ }4 d
7月26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布放潜标。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6 P# p# H# L2 _* B( x* w/ l
/ Q. B2 V, j/ ~
) s0 c" q: G9 }- h. J f7 \! z" l
: S4 v- u% D* S& B; V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采集到的部分底栖生物样品。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3 m4 ~! y3 N' C9 X% [4 x
! h% U: m3 x" S" ?: F7 }2 |
7 K- Q/ @/ b3 _& M6 p; S( R7 x
) w! x/ Q# {0 Q& N5 K4 x5 [
7月26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在执行气象探空气球布放作业。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6 g' N- m# P/ I4 q- m
$ v, E- L0 H( B7 z+ a2 }" j0 N
) P5 O9 t, Z1 \% i
3 E- c. B6 O6 ^9 \* Q
7月26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行微塑料拖网采样作业。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 Q' U* o4 S; T
) m3 n3 L" |! ~2 _) r9 l! [
# u) y6 `( C8 X" j$ w+ a$ n
. E& i8 T O$ p
7月26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在实验室中对采样海水进行处理。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0 n& Q8 @: t: d; n
, ^4 i- A7 N# K" \ [- p
& e3 T- ~: ~- `' t' d
6 K( v5 M6 R9 J' r5 c
7月26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在采集箱式沉积采样获取的海洋底质样品。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 ?7 D/ M+ O/ C
! {1 O% K8 m; A9 _
# u8 n% A& ^/ k# k9 x) X! o
/ n& W4 _; |4 I, ?( M7 V$ g# D( n3 Z
7月26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布放波浪浮标。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 ^) d, D+ g: L ^0 S9 [6 t; m; z
0 m2 ]; a' M0 c; ^: t D2 }/ y
* o5 v& t2 W8 ~
/ O8 {4 z1 I6 f' ?5 g- K- I# {
7月26日拍摄的底栖生物拖网出水瞬间。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 N8 i! y; m, w; b3 J
}$ B/ {8 r1 N; j4 e3 E
* v) L" ?7 n4 ~) F0 Q
% a8 h1 y, x' s% I$ e
7月26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在CTD旁进行海水采样。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 V- R' t. F$ y2 a! N
) S; [1 u) Y- B* s2 _$ d+ C
/ W* v1 M# k* n: e$ Z0 v' m
% C' N6 Q0 [1 b( g R8 w) w
7月26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准备进行箱式沉积采样作业。新华社记者 魏弘毅 摄
7 c; ^( ~2 Q/ L( S; X
经过15天的海上航行,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于北京时间26日下午抵达位于楚科奇海的首个作业站点,正式开始了大洋科考作业。首站作业持续约5小时30分钟,于当天22时30分左右结束,基本涵盖本次北冰洋科考大部分常规作业项目。
4 T* {# f5 `; y" F! e& O3 K
根据预定作业计划,首站大洋科考作业在舯甲板、艉甲板和9层甲板展开。舯甲板作业包含CTD(温盐深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采水作业、浮游生物垂直拖网采样与海洋光学观测。在艉甲板则先后进行了颗粒物剖面观测、箱式沉积采样、微塑料拖网采样、底栖生物拖网作业、潜标及波浪浮标布放。9层甲板作业项目为气象探空气球布放。
5 k: X T- C. L' B' s% H
考察队大洋队队长陈超介绍说,此次考察队下设的大洋队由来自相关单位与高校共45名科研人员组成,他们是实施大洋科考作业的主体。科研人员根据作业内容区分,编为水文环境、水体化学、大气环境、舯部生物、艉部生物、污染与沉积、地质与地球物理、海冰环境8个组别。
" |, s- E( u8 x9 Q! L4 _" x
考察队领队王金辉表示,本次北冰洋科考作业时间为40余天,时间较为紧凑,且相比前两次科考任务量增多,尤其在冰雪观测、浮标潜标作业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工作。与往次北冰洋科考相比,本次北极圈内航线浮冰偏多、海雾偏大,客观上增加了相关作业难度。
* }( A- M" q3 ]# k/ X
王金辉表示,考察队将通过加强任务协调、开展同步作业等方式,抵消复杂冰情、恶劣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后续作业中,考察队将继续围绕水文、大气、生物等学科领域,加紧推进作业进度,力争圆满完成各项科考任务。(记者魏弘毅)
* {7 H, f8 }7 i
" m! g/ A# C) K8 z' H
举报/反馈
; _2 b) S2 R1 Y! m0 k5 A6 Z' c5 c
) N9 t: }9 k; R" p* z% q* z1 X) Q' M) n3 ~, g0 _" A h. Q7 a' P# Q/ C , O. ~& {; S ]4 Q3 o5 B% |5 Z0 G1 Z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葛宝淼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