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8 I" I' z/ J; _; y 新的一年开始,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也进入繁忙的科考时间。目前,“雪龙2”号正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观测,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正在加紧建设中。无论是“雪龙2”号卓越的破冰能力,还是恶劣环境下建造的罗斯海站,都离不开硬核装备的加持。 : w8 Z* t( Y/ q
近年,我国以造船为首的海洋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大洋科考不断延伸向更深更远。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我国造船业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领跑全球。 / m$ z8 `) [+ o% X. Z5 }8 m
探索海洋极限,我们有哪些利器,先进在哪?以造船为首的整个海洋装备产业的跨越发展,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及战略安全保障方面有哪些意义? j+ r2 n; Y6 S
先从正在进行的第40次南极考察说起。目前,已经参加过南、北极七次考察的明星科考船——“雪龙2”号正在阿蒙森海进行科考作业。这一海域浮冰密集,但对于“雪龙2”号来说,这里的海冰厚度不在话下,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4 k }9 C4 O0 q 有双向破冰能力 最大可破冰达2.5米厚 2 W* X' Q# T6 i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总设计师 吴刚:“雪龙2”号主要的设计亮点,一个是它是具有双向破冰能力的一艘科考船,它的双向破冰能力能够让它在1.5米的陈冰中,以两到三节的航速在冰中自如航行。
- `" `0 _+ B6 O% G M) x# k “雪龙2”号是PC3级破冰船,所谓PC3级破冰标准,是指可以连续破除1.5米厚度的2年海冰,再加上30厘米厚的积雪。最大可破除2.5米厚的陈年冰。“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也使得我国家科考和资源运输的能力,能够突破到中山站陆缘冰的最近10公里的范围,大大方便了物资的卸运等。此外,“雪龙2”号更是一艘先进的极地科考船,针对科考任务有特别的设计。 % ]) v0 b9 e6 Q/ a) P

* K* @1 l' u T' o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总设计师 吴刚:“雪龙2”号尾部的月池车间,有一个贯通几层甲板的封闭的水密的月池。这个月池能够给科学家提供CTD(温盐深剖面仪)采集以及各项相关的通海作业的一个便利条件。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采用水密性能的通海月池。 & d& g. D9 R4 e0 m. _9 F* e9 j

1 D; z8 a4 w+ M/ D “雪龙2”号的研制周期从2009年到2019年,跨越了10年。它的交付对我国极地装备的设计建造、配套和验收标准等,都起到了拉动和牵引的作用。“雪龙2”号自交付到现在,已经参加南、北极考察的七个航次,累积900多天,在冰区航行已经超过18000海里。
! [5 j8 s3 K& \/ a, C2 L 三大类科考船涵盖水文物理气象等方方面面 ' g, }$ }5 @/ m* {: N$ ?
一直以来,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而这一切科学考察活动必须紧紧依靠各种先进可靠的海洋科考装备,海洋科考船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Z6 Z5 K/ Y3 H4 q0 G4 i 我国目前主要有海洋综合、专业和特种3大类科考船。其中,专业科考船包括地球物理调查船、水声调查船、渔业科考船、地质调查船、气象观测船等等;特种科考船包括极地科考破冰船、大洋钻探科考船、航天测量船、装备试验船等。 0 C( @" Z" w. [8 V9 W& L3 X
近年来,我国海洋科考船不断发展,不仅越来越大,还日益走进海洋深处、地球极点。前不久,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极地”号出坞下水,并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承担科考任务;去年底,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也在广州南沙启航,完成首次试航任务。 - C/ Y7 p- X# }3 c6 V
小而精 可破开一米厚当年冰 6 T+ t: E6 x7 G7 t
记者在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的生产基地,见到了“极地”号破冰科考船的“真面目”——船身长达89米、宽17.8米,相当于三个标准篮球场首尾相连。它拥有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26000公里续航里程,一次补给足以保障全船在海上生活80天以上。
9 Y) [" Y4 o/ |/ N: V) n' N# C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保障中心副主任 海洋调查正高级工程师 张洪欣:这条船在冬季主要是用于我们国家黄海、渤海海冰的监测,以及海洋环境的科学考察工作,其他季节就可以到深远海的区域开展科学考察工作。这条船的破冰等级达到了PC6级,它可以破开一米厚的当年冰,然后以两节左右的速度连续前进。
& y* } L; f& Q( h 
2 t. H6 Z6 q& f) s5 u" j# R 除了传统的科考工具和设备,“极地”号搭载了无人机、无人船以及水下自主机器人等最新高科技装备。船载的无人机可以从空中俯瞰广阔的海域,实时传回大气、海冰等数据;无人船则能够深入到传统船只难以抵达的区域,为科学家提供更为全面的海洋信息;水下自主机器人更是在深海探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逐步打开海洋深处的奥秘。而最重要的,搭载的这些新型装备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完全国产化的。 2 o$ |; l3 a6 p; ^* f% [! h# x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同样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航行能力,以及独一无二的11000米的钻探能力,未来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大洋科学钻探任务。
/ V; w& Z' v& C0 P 
# w T L: }% _3 @& p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梦想”号指挥部主要负责人 周昶:把它叫做“海洋科学移动实验室”,各海洋领域所需要的数据要通过它分析出来,而这个数据分析从哪来?钻机采集的岩心,到了(船上)实验室,指挥大厅里科学家在一起来分析这个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大洋钻探船一个基本的功能。
+ Q6 Y+ F# u0 o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梦想”号监造组钻探分组副组长 田烈余:钻台区是我们以后主要的工作场所,上面有司钻房是主要来操作整个钻头状态系统的,下面是有两个大钳来夹住连接钻杆,有一个黄色的顶驱,通过上下行走带着钻杆上下,整个这套系统来维持海底取样。
/ g8 b+ S" n- ]6 N; B  ! b" X, i: U5 Q' A7 e' G. _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搭载船舶最高级别的动力定位系统,通过推进器推力,使得船舶在海上作业时,即使在风、浪、流的外力影响下,仍然能最大程度让船保持原位,减小钻探作业偏差。不仅动力定位系统优越,“梦想号”同时建有集成度高、规模大、先进的科考船综合信息化系统,融合了云服务、数据中台、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
" M$ f. I4 ?& Z 多项重大海洋科考装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J, z {: w# X. P. L3 E' A1 W
过去几十年,全球海洋科考装备研发取得了广泛应用,中国也由最早开展海洋调查时的“望洋兴叹”进入到如今的“百舸争流”。不仅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洋科考船,各类海洋运载器、海洋潜浮标、海洋卫星和飞行器等重大科考装备都逐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k# [3 N0 C) A+ |, T# h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我国造船业最新数据 . J2 u0 H. T% g& T2 n2 X" f
不仅是海洋科考装备,近年,我国以造船为首的整个海洋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15日发布,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三大指标分别是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1.8%、新承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6.4%、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32.0%。我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并且所有指标第一次实现2位数增长。
5 t2 M% o" s6 {1 o 同时三大指标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是50.2%、66.6%和55.0%,首次全部超过50%。
3 f; ]. R* J0 F 船舶工业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
4 I- y, s7 e- f8 I% h8 {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以造船为首的整个海洋装备产业的跨越发展,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及战略安全保障方面有哪些意义? 7 E o" {. ?( E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吴萨:船舶工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既是现代化大工业的缩影,也是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战略型产业。我国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造船大国,2023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行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造船业的成就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快海洋开发、保障战略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 Q4 }0 \6 P) H x

8 G$ _+ ?3 {6 `; m% ~" S 我国造船业能取得这样显著的成绩,是我国一贯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成就的体现。 - {0 }: P$ {, q3 Y; _) v: |
近年来,我国通过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快实现弯道超车和换道超车,在包括造船业在内的多个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这对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6 |4 {* Z: y$ D* f. q/ L5 V
 2 k4 z7 p3 h. m' ?5 v9 J! n* L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处在向中高端迈进的关键时期,需要进一步凝心聚力,奋发而上。
* e1 k& T1 u! E 一是要加速高端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突破装备数字化关键核心技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0 Q/ v; l3 p$ D) t+ D
二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的应用推广。要利用好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创新技术的检验提供丰富场景,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迭代发展空间。
p: f5 v- r& O7 Y- Y# B, Z [ 三是要完善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生态。要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统筹推进标准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壮大市场供给主体,打造特色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4 j. K6 {9 a$ y. [
/ w7 ]- z$ t; t4 s! M/ D! d
2 G! o \+ B/ K1 t9 p, n* ?7 o$ h- P
: i6 v% g6 v& p; y6 c' O: V-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