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q1 h: z$ I. T7 d3 A 这不是什么好玩的潜水运动,这是我们海军反水雷蛙人在进行水下排雷。水雷,尤其是沉底雷,被称为水下杀手,易布难消,威力巨大,一枚小小的水雷就可以将价值上百亿的军舰炸坏,甚至炸沉。那么我们今天看看反水雷蛙人是如何排雷,在现代化战场的今天,为何还要依靠人工去排雷。 ' T# x6 n4 y" M" h& S1 o. Y; ?
- y& I. _9 I8 p" y
. H3 E9 A, L8 ^8 S 看我们的反水雷蛙人正在寻找水雷的磁力信号,他拿的是一种磁性异常探测器,其实这种探测器和陆上扫雷装置比较类似,不过不同的是,水下排雷难度更大,除了有水流和海底压力影响以外,海底的光线昏暗,而且水雷的布设通常不是一枚,而是成片出现,因此海军蛙人需要加倍小心。 * S- }+ P4 I" Z3 V* ]
广告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Y! J: `" C$ w) Q7 f- ^ × 2 l& t( Z. Z6 F) \* v% h( Y
2 F7 Q# B! p- i9 o" ~- ]! P7 Q3 P 反水雷蛙人需要根据探测器提示的声音,以及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值来判断水雷的具体位置。这要求蛙人具备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专注力,以便在海底复杂的环境中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变化。找到水雷后,蛙人就要开始除雷工作。
0 c/ w2 b6 g& [; m1 Q1 a# U4 f 水雷通常不用拆除,而是直接引爆,反水雷蛙人在接近水雷时需要格外的小心。现代水雷设计复杂,很多具备对接近目标的高度敏感性,可以通过声音、磁性、压力等不同方式被触发,因此在接近水雷时,蛙人会非常缓慢和谨慎地移动,以避免产生可能触发雷的压力波或声波。
9 v+ ?% N& y/ ^$ F: J
( {$ X# ?- O2 M, O 为了能成功爆破沉底雷,在放置爆炸物时既要贴近水雷,又不能触碰到雷体。蛙人会根据沉底雷的类型和预期的爆炸范围,根据经验,估算放置爆破物的最佳位置和所需的炸药量。一旦爆破物成功放置,蛙人会迅速撤离,在安全范围内,通过遥控装置执行引爆水雷。
- J( L& Z9 g0 o# r- ^ 其实在现代化战争的今天,我们有很多排雷方式,比如通过无人水面舰艇来探测水雷,通过搭载的声呐和磁力探测设备来识别和定位海底雷,在确定位置后在遥控水下机器人或水下航行器,来进行精确排雷。既然有更安全的排雷方式,为什么我们还要依靠人工去排雷呢 9 D" T* d3 q! z! c' p
广告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W& K1 s; c, J M5 G* n
× " a7 t. Y; v4 _; w5 ?; I
1 ^5 N) F# U v& {- O+ Y- Y8 ?
虽然现在排雷方式很多,但是水雷的类型也很多,接触雷、磁感应雷、声音触发雷等,这些雷可能埋藏在海底沉积物中,或者以其他方式隐藏。每种类型的雷可能需要不同的探测和排雷方法,人工排雷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来处理不同的类型。另外就是海底环境比较复杂,除了水流的影响以外,还有海底的压力,水压是随着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加的,大约每增加10米,水压就增加大约1个大气压。因此,在深海作业中,水下机器人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那在设计结构和材料强度上要求都比较高,造价和维修自然不便宜。
( o8 W, z& _! q6 T; A- E
$ L0 } b: X' a) Y) ^3 m 因此,虽然我们有了现代化排雷方式,但是依然依赖人工的原因。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排雷的风险也越来越低,比如,利用舰艇拖曳的声呐阵列来探测水下的雷,通过大面积搜索进行位置确定,在分析回声信号来确认水雷种类,蛙人就能更好判断排雷方式。 ) N; D7 P {% X {1 I2 Y8 c
当然我们也希望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可以研发出来能简单应对这种海底杀手的装备,让这种海底刺头轻易变成海底捞。
0 r9 E( C& f6 i0 ?) H9 _5 f# b* g1 l) J8 o1 u" y$ `" ~; [
+ ]- w, L2 S6 G J8 Q* I
. y- Y! d4 k7 t! v v5 x4 z( m2 E, o- B5 l(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