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蛟龙”:“蛟龙号”首潜大西洋

[复制链接]
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的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目前已在南大西洋完成23次下潜并创造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
2 r2 k1 ^8 X4 H' X* k0 C) ]& X. _* v* ~  y

  h' r3 I2 s' s  }4 b4 I( h" g2 k  j+ m
2月27日从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获悉,“深海一号”船执行的中国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聚焦南大西洋中脊热液区。截至2月23日,“蛟龙号”在南大西洋顺利完成23次下潜,并创造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目前“蛟龙号”技术状况良好,已在彤管、洵美等多个环境复杂的热液区开展精细调查和高效作业,获取了地质、生物等样品约300件和环境、视像等数据约4TB。6 d- A% l+ E! T9 I2 R; m' m

9 _: c+ d4 O# q& N+ x3 B( O8 r$ [- v9 u2 z) l  P$ z" W  Z
中国大洋83航次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在大西洋开展下潜作业,也是“蛟龙号”与其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首次在大西洋开展深海调查研究。本航段首次在南大西洋彤管、洵美等多个热液区开展载人深潜精细化调查,获得了盲虾、贻贝等热液区典型生物类群,初步证实南大西洋的热液生物群落与北大西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并将大西洋热液生物区系的南部边界向南扩展1300公里(自南纬15°扩展至南纬27°)。, ?; o$ k+ q: r$ b

. S( m; v! ]8 @" h
; H7 s8 r7 s' B- y本次航段同期开展了南大西洋海山生态系统调查,初步发现了珊瑚林、海绵地等多个生物多样性高值区域,为识别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提供科学支撑。本航段取得的成果填补了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调查空白,丰富了全球深海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将有效支撑全球深海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研究,助力人类更好地认识深海、保护深海、利用深海。5 g) n+ k+ J6 j7 a3 \. @+ Y
+ L/ G7 E3 G  ?1 l/ j) ^8 G1 R

! s. n- f. O, O$ n8 ~7 A中国大洋83航次于去年12月17日由青岛起航,春节期间,60名科考队员随“深海一号”船在万里之外的南大西洋,伴随着国之重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节日。
( R3 a* p7 C. I, N5 u7 m# N4 k5 @7 G% L; B( C( `

6 S  @4 G) N# g! K! ~* C" x. K! l7 i5 O

$ }) s# q; q/ C2 T0 ~
8 N6 J5 K' ?5 P* V8 n% N1 S: K6 @6 Y9 [+ [% S4 l: a; k
, |/ d' w+ V! t$ _, H9 T
% F) x6 ^( }/ o6 l9 W
7 @9 P# k5 \" B; ^( G  i0 u

1 [. [  b& E& L$ @6 N9 [' A6 e
  G' g1 f! N3 U8 R) q3 m
* N5 @7 f4 c. V0 Q* z
9 }# p& Q$ l9 x! F
3 A7 w8 D, L5 C( [& _9 A- Z% P( T# G& _" e) N! O( r

) [  O8 z6 P( Z# i* I# E; {
- l( y  x: e! e4 {9 b2 \% y
* a# W- @+ F; n8 _
2 q  O8 V- b6 y9 ]4 Y# h4 I4 h0 D$ B
3 q+ \0 Y* V3 O/ E1 H! g& {$ C+ F6 k/ G& N( s! S# c% v
  U# M# X/ ]( z' F0 B

3 J& V  K" z5 R  q6 y; O1 Y" W
6 v' E6 Q! t4 Q9 F; h5 @4 b( j$ P% z" L& G- z
7 t/ v5 d/ p8 [# S
! H" Y$ Q4 h2 r8 D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记者 王立彬)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j86k6ro39i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