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崂山实验室更好承担重大战略任务!2024年青岛将加快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

[复制链接]
2 v* a2 a6 G! R# p, k"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1 _  r, g$ y6 t; x( g) f* H9 n1 ~# d& l- M
青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青岛市将在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等领域实施27项重大技术攻关。做大做强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渔业等重点产业,加快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养殖工船规模化养殖能力,实现“深蓝2号”大型智能网箱投用。争取青岛港新版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 g0 R  ?, ^8 G划重点——报告摘登2 N" z# F6 |+ @+ y9 F8 a# ^8 ]
在经略海洋上奋力争先
; N6 J5 j  o, G; p6 F( W) @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支持崂山实验室更好承担重大战略任务。支持驻青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更多成果本地转化。推动国家深海基因库、深海标本样品馆和深海大数据中心等三大国家深海平台开工建设。加快国家气象局青岛海洋研究院建设。建成汉缆超高压电缆综合实验室。在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等领域实施27项重大技术攻关。积极推进海上综合试验场等重大涉海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K1 M0 g: O$ ^* P& G7 c( I' A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渔业等重点产业,加快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北海造船绿色动力先进船型量产,加快中船七一二所大型特种电机、徐工港机装备生产基地建设,争创船舶与海工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工建设青岛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二期,加快抗肿瘤、抗病毒等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巩固海洋功能食品等产业优势,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应用,抢占海洋生物制造产业新赛道。加快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推动中船海洋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落地。提高养殖工船规模化养殖能力,实现“深蓝2号”大型智能网箱投用,高水平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
  Q* c4 z# y" u( J( {提升国际枢纽海港能级。争取青岛港新版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积极开展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等重点工程,实现液体化工仓储二期竣工。一体推进智慧港口、智慧海关、智慧口岸建设,全面实施“海铁直运”新监管模式。支持青岛港加快内陆港布局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打造现代航运综合服务示范区。
" H/ P% U% S: N* j, |/ ^8 i要干啥——专家解读, B6 i  {& s* S# F- O0 W" z) [
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9 \5 r4 e; k; |6 M. s, c7 z) D
■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博士 毛振鹏
% o/ B3 d9 P5 m青岛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博士毛振鹏认为,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青岛应当更加注重强化引领型、高能级、强特色、国际化4个发展导向。
% l' J8 p# H5 m& v6 ?0 ]突出“引领型”发展导向。推动国家深海基因库、深海标本样品馆和深海大数据中心等三大国家深海平台开工建设,支持崂山实验室等海洋领域“国家队”更好承担重大战略任务。支持驻青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海洋物联网、深海开发等领域实施27项重大技术攻关,鼓励更多成果本地转化。加快国家气象局青岛海洋研究院等海洋领域重点科教机构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海上综合试验场等重大涉海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青岛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添砖加瓦。
! e4 D8 J( G( T突出“高能级”发展导向。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青岛应当继续加快引进海工装备产业项目,争创船舶与海工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海洋生物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加快抗肿瘤、抗病毒等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加快开发海洋资源,重点推进中电建11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推动中船海洋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落地。提高养殖工船规模化养殖能力,高水平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 N# N. W! F' x7 L0 [: s2 x! D
突出“国际化”发展导向。应当放大航运枢纽优势和开放通道作用,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打造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2023年,青岛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7亿吨、3000万标箱,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9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青岛应当争取青岛港新版总体规划获批实施,持续提升国际枢纽海港能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青岛应当积极开展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等重点工程,实现液体化工仓储二期竣工。在航运领域,青岛还应积极争创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航运综合服务示范区。
* D! x- V& F, u0 L( C# ^4 f5 `: I+ B突出“强特色”发展导向。应当坚持以更加注重经略海洋为导向,坚持海洋特色更加鲜明的发展方向,赋能实体经济和城市更新的作用更加突出。最近,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凭借鲜明的海洋特色和奥帆文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海洋特色赋能市场发展的典型项目。青岛应当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海上旅游整体规划开发,完成旅游客运码头整合提升、增开海上旅游航线,加快竹岔岛、小管岛旅游开发,推动邮轮旅游全面恢复,做强“海上游青岛”品牌。支持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对外开放。开工建设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深化“帆船之都”建设,举办国际海洋体育大会,办好“远东杯”等品牌帆船赛事。
+ t7 e$ d  [5 c# [: P1 ^' B$ T4 `/ q怎么干——代表委员说
) H+ i5 p/ I: a! G) W, a! T) t  }! [打造海洋生物医药强市
/ k6 J" w  t+ u) Z  f2 T■市人大代表 王明刚
, D/ W5 s- z0 M; N# s7 }“近年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山东最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得到了快速发展,青岛作为全国海洋药物教育和研发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青岛市人大代表、致公党青岛市委会经济工作委员会荣誉主任、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总裁王明刚建议青岛打造海洋生物医药强市。
! Q( e% S5 l, g王明刚认为,尽管青岛近几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快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相比于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排头城市,青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还存在成果转化率低,产业龙头规模小、生态不完善以及产业资本助力不足等因素制约。
6 n3 a. }8 l# G) B对此,王明刚建议,以市场为引导,加速成果转化。鼓励研发课题对接市场,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联合培育科研人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成立公司推进专项科研项目等;鼓励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畅通科研机构与企业对接渠道,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其他社会资源为补充的产品开发新体系。
4 `) t/ j/ d$ ~1 V“要培育龙头,完善产业生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推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王明刚建议,进一步加大本地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力度,同时以国际视野和发展眼光,面向全球大力引进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项目,引进自带项目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鼓励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生态链环节项目,培育支持初创型企业,构建龙头引领和产业链协同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 x  L$ j1 [* v/ e1 R7 }" A% o
4 f  c  d. ~0 s  g3 g& r* w# W1 k$ a0 k2 X
信息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郭念礼 刘世杰 原标题:提升国际枢纽海港能级。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