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山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省长周乃翔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2023年工作回顾;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2024年重点工作。. L" S& O S0 `) R0 w _, m: ?
* d6 R. M% G% y8 G1 `6 H4 _, ?0 M1 E9 p* F/ y/ q3 L! h1 V/ T
青岛是山东发展的“龙头”,青岛海洋发展在全省海洋发展工作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省政府报告在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时,多处“点题”青岛海洋发展,赋予青岛一系列重任。% T/ S0 N0 D7 @! r2 y# X
- L$ N& G3 D: t+ e E3 N" [
% I1 V2 J0 k) U2 F- I( U围绕“全力服务保障崂山实验室建设”,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实验室体系支撑作用,全力服务保障崂山实验室建设,新创建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8 X6 j0 s3 {1 T# D* @6 T2 a% X' K7 x7 X
- v" g% _! _$ O6 H) c实验室是产出前沿成果、突破关键技术的重要载体,国家实验室是代表国家科技力量的“国家队”“梦之队”。崂山实验室是中央批准成立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海洋领域新型科研机构,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海洋战略中坚力量,崂山实验室不断整合优化海洋科研资源,实施重大战略任务,有利于持续塑造青岛海洋科技创新新优势。+ m0 n4 V* d! O6 r1 z, H
( L! ^; X5 n' I+ `7 j
+ B/ }3 v# y8 c6 ~! k3 I围绕“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报告提出,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j ~6 b+ T. t) X4 B% p
( O9 z# N" A& M. b4 W% a
5 Y% \8 j% z7 V7 l1 N, A& s) u; P
未来产业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必争之地。近年来,青岛突出创新策源,积极布局七大未来产业,并出台《青岛市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在基因与细胞、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技术、海洋物联网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企业,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发展策源地和未来产业增长极。
6 l" d O0 J" A: p6 s! ~' \- m7 u! T. x. _; h
8 A6 e% A4 p0 I- x n, n) i围绕“建强用好三大平台”,报告提出,建强用好国家深海基因库、深海标本样品馆、深海大数据中心三大平台,持续壮大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海水淡化工程。
* P! w) t6 s O k( @5 m! K: w, Z, S% J! B2 ?2 o3 w2 J* }. t% A
! t* @1 [- W2 {8 O建强用好“三大平台”,整合资源优势,打造集深海标本样品、数据资料与深海业务活动要素深度融合的国家级平台,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深海业务活动与深海资源保存、利用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 z1 o5 O- V4 b
1 @ O1 f. [6 |& n+ |: |
6 i( X. Q6 e/ R6 a: j围绕“加快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等项目建设”,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加快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等项目,一体推进智慧海关、智慧港口、智慧口岸建设,沿海港口吞吐量力争突破20亿吨。
9 O! r# T) P- \+ U- ^
2 S9 Q& }4 l* i+ P( [6 z r1 h- O- M
港口是陆海联动发展的重大基础性、枢纽性设施。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是青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等项目建设,是青岛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 [7 ~, X1 N7 i) _: `5 T
2 ?. u8 j1 `6 T. t1 g" u4 K# G9 L3 V3 v5 J
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青岛海洋发展任务,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青岛海洋发展的关心和重视,也为推动青岛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青岛将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谋划和推进海洋发展工作,抓住机遇,拼搏实干,奋力争先,在现代化海洋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 o3 x# n {2 U, P$ y8 X
% ^& _' ? M; H y9 j' Z$ @. O& |. p' p% V% X% U# L* p
产业兴海,当好蓝色增长的先行者。加快推进海洋重点项目,集中推进总投资2100亿元的140个海洋重点项目,组织全市海洋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开展“亮绩赛绩”综合考评。瞄准“7+2”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持续引进落地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水产种业“强芯”,编制水产种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现代渔业种业企业。加大深远海养殖及三文鱼养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制定国家级海洋牧场管理办法,提升海洋牧场建设水平。有序推进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全球首座单体重量三万吨级别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加快抗肿瘤药物、抗乙肝药物等海洋新药研发,举办青岛海洋生物医药推介大会,争创国家海洋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
) Z' D- a5 Y" D+ P" z% ?+ I9 l# W9 j# d0 {6 d
9 e- d' v1 T9 g) q3 ~. `$ F. b8 L6 {9 l科技强海,当好创新驱动的引领者。推进涉海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建立海洋高层次人才库,组织开展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评选工作,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高水平推进崂山实验室建设,加强机制联动和人才整合,打造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海上综合试验场、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等涉海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推进省海洋共同体、省船舶共同体、市海洋监测共同体、海洋专业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促进更多海洋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落实《青岛市关于实施海洋之星企业倍增计划的18条政策措施》,建立“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开展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加快培育一批引领性、成长性、创新性强的海洋企业。
' C" ]$ t6 E8 \+ \! u$ ^( m" c C, [: w8 d, p( y/ G9 n
! `/ z# t9 Q( o以港通海,当好航运枢纽的联通者。加快推进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工程、液体化工仓储工程(二期)等项目,支持青岛港集团开展自主可控自动化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海铁联运、河海联运和集装箱多式联运,进一步提高航线数量和覆盖范围,打造沿黄物流大通道。做强“日韩陆海快线”“上合快线”等服务品牌,打造辐射胶东半岛的区域性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制定支持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系统方案和支持政策,推动落地一批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快构建“一港三区”融合发展格局。
+ g& ^, h$ e" |% f
+ E& `; ?# Z+ D5 `+ y2 J9 C# S* V! ^' C1 m& N7 m, T
合作向海,当好对外交流的开拓者。高水平建设“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设立“海洋十年”中国行动项目和青年项目,深化与各国在海洋科技创新、蓝色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合作,积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依托上合示范区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洋领域务实合作,推动青岛自贸片区海洋领域11项深化改革试点任务深入实施。提升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和东亚海洋博览会办会层次。持续放大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平台效应,打造全球水产市场高质量产品展示和服务平台。依托联合国海委会“海滨之城”平台,着力构建以海洋友城为节点的蓝色城市伙伴关系网络。
9 T$ T# A" B& y/ ~- l( S; o" [
* y8 |; M8 o% u: v) M+ L0 H0 m* q7 ]+ K: y- ~0 j. c
生态护海,当好美丽海洋的守护者。全面落实“湾长制”,探索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灵山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建设,推进崂山湾评选国家级美丽海湾。制定《青岛市海岸带及海域空间专项规划》,守住自然岸线保有率底线。加大互花米草治理力度。加强浒苔治本之策研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优化前置打捞模式,算好“经济账”、打好“增效仗”。开展海洋碳汇本底调查,借助“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等平台推广渔业碳汇相关标准。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海洋碳汇金融产品,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源进入海洋生态投资领域。5 k" z& R* Y, P3 d% M
$ C- W. [% g8 I$ G1 t
& ?6 d7 r0 L9 H7 }9 B; y统筹陆海,当好发展安全的组织者。积极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确权,深化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出让试点。全力做好重大石化项目、董家口港区、海上旅游等重点项目用海服务保障。持续加强涉渔综合专项治理,实施依港管船制度,强化涉渔“三无”船舶整治,持续加大渔船更新和减船转产力度,坚决防范和杜绝涉外渔业事件和重特大事故发生。编制《青岛市海洋发展2035远景规划》,制定《青岛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打造鼓励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 U: _! A7 j& D/ q& t9 X# h: P1 s3 m7 R6 y/ O8 c
6 m& z+ x, `7 i" |* y0 C来源:青岛市海洋发展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