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对海洋有着特殊的感情。* o# m/ a: c" l3 A6 p0 @$ _9 G
: {2 L1 X% {) X( f5 ~: E
) V( r% ?/ Y! D, _早期,山东人向海洋要食材。在距今7000多年的北辛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牡蛎壳,这说明当时山东的沿海居民已经开始大量食用牡蛎。
3 ?1 M" `3 r. ]8 {
+ H, j, K/ _0 [, V
' i% W7 S% Z; b3 P6 }' M后来,山东人向海洋要资源。《尚书·夏书·禹贡》中称:“厥贡盐絺,海物惟错”。意思就是说青州的主要贡品是盐和葛布,这里的海产品非常丰富。这说明,在《尚书》成书时期,山东已经开发海盐。齐桓公更是凭借鱼盐之利,成为了春秋时期首位霸主。
: q6 w1 ~( S9 l: d* _5 F& Z# n! X6 M% y6 M$ i# m
/ r" n5 @) r6 _! _现在的山东正处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在全国、全球竞争的语境中,海洋再次聚拢了山东人的目光,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B" ]/ `0 v7 Z) ?7 W5 d* w6 O
* G& k* F/ t! u$ h
6 F8 U$ C C9 I8 f" N* j' I# \' S山东的海岸线超过3000公里,总长度占到全国海岸线的六分之一,拥有海岛589个,毗邻海域面积接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基本相当。
3 [# ]; \* Q4 z1 [: M' [0 \
+ b; p8 j1 [+ G% S- p7 ?' m% Q0 r" T0 A6 ?! P" A' Z9 D3 D
海域如此广阔,自然容得下更多的选题与更大的冀望。, s" r1 u4 g- M$ V% z( Q# Z7 ^
% h9 {% a- C9 e; \0 a
' [7 l$ D3 O1 C" l. O自从2018年山东全面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以来,山东持续做好“港口、产业、生态”三篇文章,聚焦陆海资源统筹开发,向大海要资源、寻财富、求发展。“经略海洋”的探索,正在为山东擘画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t* |/ y) E) `# H& x
! Q9 J! w0 v, ^! C: e) o5 L
$ m& W$ G. i$ \2 p5 [% N: ]2022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6万亿元关口,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等七个海洋产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一;
4 o2 N- z- |9 Q9 d+ X! h" A1 o- \3 x0 [
8 M& e; a; d, |! P9 x/ L全省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位居全国首位,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一;$ g3 d. l7 Y- Y; R5 k( x
, w9 n2 o$ R8 t, I/ W C" K" z
' N. n' g" k# [! ~6 X
“蓝鲸1号”“深海1号”“耕海1号”“国信1号”等国之重器投入使用,山东人海和谐美丽海洋建设,已见端倪……& F) I( X! G; B' x& C% ^6 o" U$ X8 ]
- C! B* Y# V4 t3 Y8 U
3 N( X7 |- V( H* y: S回首过往五年,山东海洋强省建设之路熠熠发光,山东海洋强省建设成绩鼓舞人心。我国经济正处在回升向好关键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身为经济大省,山东被赋予了“挑大梁”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山东需要进一步发挥优势,在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方面争取更大进展。
. D8 ?( c2 n; S( `4 i+ E& @2 ~
" ? ~$ ~( V3 z: g/ ^) @2 k% I8 \: z& L4 J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围绕“港口、产业、生态”做好“新”字文章。正如中共山东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出的,“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不断塑造新优势”。5 S# \9 f0 C0 U/ a% g+ d( W9 J
3 y/ r: y& V4 S. Z
1 u8 m* n. M0 X" M2 [+ ^7 r. J从目前来看,山东人在“新”字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 u* Y# X# R6 D$ Y
a! G) o+ M- p4 ^% `
, n+ {: ~9 u! r! H在港口方面,山东正为港口建设注入新动能。目前,山东正实施新一轮港口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通过健全集疏运体系,推动铁路专用线“进港入园”,加密国际海运航线等方式,“焕新”港口面貌,“锻造”港口新能。; B6 E0 g) A' x; K
+ u5 j% V2 d9 X. J
1 a* ]" i( e0 f! O1 O: o1 A在产业方面,山东正为海洋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新动能的重要来源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推动海洋产业的变革和升级,提升海洋产业的竞争力,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如今,山东正培育壮大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焕然一新”的海洋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 i$ P) Z1 }7 }! b$ c l. m! C2 M- p6 Y, O9 A+ T
2 h t5 L" t7 R/ @% H. L在生态方面,山东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出新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是统一的。在开发海洋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当下,山东正推进“美丽海洋”建设,编制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加快建设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打造千里海岸观光廊道,为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努力奋斗。
$ z1 J t( J/ R8 k; \4 q( h* m p6 h% D4 d2 G2 u
, D( \" {* Q6 G3 _4 y5 j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让山东经济的“海味”越来越浓。+ I5 X! \9 j' E+ G6 {
9 [, T- i$ m: {1 v/ ~* J: P6 X
& G9 B- q, u( N; ~
" I* V2 I. I7 c3 `. }, M% m; i来源:齐鲁壹点(评论员 朱文龙 责任编辑 张泰来)/ t" v% n, }* T8 B
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