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成|海洋牧场:一个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

[复制链接]
(此文在"求是"杂志2011年10月第19期刊发,作者:王诗成)
8 V0 L8 U( B' C# A" \5 F

' u) N+ j! o8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v0 h: j" T9 n- W, M" d9 M# x9 y
* B5 q* n" ~, H; p& x! S
. }- t  e- g: E- D' G* |; S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7 B  \# p7 |# ]. v' Y0 D, q

( {8 P& W; Q7 d% \"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R" d! A9 r5 ?: o5 V- F

& m6 E& B* j" P' v" [& ~$ v5 I- s  O: k* D2 T5 M- N
  实际上,海洋牧场就是一种大型人工渔场,依靠大型人工孵化厂,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对海洋生物进行全自动投喂。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改变了以往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方式,基本解决了局部污染和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近海养殖引起的病害加剧等问题,是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建设海洋牧场,既可以提高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还能够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生态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 @1 J" b8 l" ?
, I+ d- g. |( B. r& ?9 v: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C0 ~9 h3 P8 ?3 `. r  A( J9 c$ X/ z8 h

. |2 P6 V: O5 U( b, Q  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海洋牧场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兴产业。“十二五”时期,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刻不容缓,需要从产业定位、技术突破、筹集资金、配套政策等方面着手,进行合理布局和精心谋划。( x  H3 {: s6 {. L4 V

8 L0 R6 A" g* w# Y* u'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 T2 M1 j3 \

7 I/ |* |- M( p
7 n  }/ y$ W5 P4 a! @  坚持立体利用和深度开发。我国拥有辽阔的海洋国土和广袤的近海渔场,如果能够实现立体利用和深度开发,建成相互连片、各具特色的海洋牧场,海洋产业的发展潜力将极为巨大。沿海地区要继续加大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的力度,以建设近海渔业增殖功能区、人工鱼礁区、海底藻场、种质资源保护区和休渔区为主要内容,实行生态、立体、综合开发建设,有效改善我国海域生态环境,大幅度增加近海渔业资源。
6 ^" T) J% r* n

* O; ]0 p! g7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2 Y. J3 M6 ^/ T3 u& I

* N5 ^, _( R2 W8 P: `! `& F7 Z8 j. `0 X
+ ^! i3 Z: L: y  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建设现代海洋牧场需要高新技术的有力支撑。一方面,依靠自主创新,力争在深海养殖技术、渔业增殖品种选优改良技术、人工放流及增殖管理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继续搞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学习引进挪威等国的深水抗风浪养鱼网箱、人工渔礁设施等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要加大自主技术创新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提升海洋牧场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
' w% v  j! H/ u' t4 h, Y+ n

0 Q9 Z- V7 ^' f% q5 \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U6 y5 W7 y* V- T% S
. M: F' c6 ?' Z
/ J6 C+ G# K- L( ]! b! u  坚持拓宽融资渠道。要积极争取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积极投资海洋牧场建设。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组建政府投资担保公司或会员制担保公司,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信贷担保。同时,探索设立国家海洋牧场建设基金以及海洋牧场创业投资基金的可行办法,尝试利用彩票、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多样化融资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 Z' p) ]+ F

2 e: E. H) c' z6 c9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 J. l; c6 O6 w  m. S$ t. V) E1 i

3 c9 o& p3 G, P( G  坚持保护渔业资源。经测算,一条受到保护洄游产卵的鲅鱼,可产6000万—1亿粒鱼卵,正常成活率为10%以上,如以现价计算,每投入1元即可获得高达20元的产出。因此,面对海洋捕捞零增长的形势,我们要切实转变重放流轻保护的观念。当前,我国要探索试行海洋资源限额捕捞制度,严格落实各项休渔禁渔的资源繁保制度,建立有利于资源养护的保护体系,提升捕捞渔货鲜活度和增殖放流实效,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 n$ S  E* J  M" P( u% K8 M( L0 n
* p- Q/ w$ s/ Y6 U' ^/ I" @*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3 k& N8 q+ N; e5 b, ?, f  ^
智慧海洋
, _& ~8 J* x9 w- c1 j$ z- b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9 S5 y+ }! s$ j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