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与海洋经济生态化研究

[复制链接]
. j. E/ x- J7 d' L; Q) u7 q: y1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i+ y0 a( t( l; ^2 W
6 m5 P% c7 @; f$ M+ M

5 G5 s) {* A& i  U! A6 m7 l4 n1 F& e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在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方面被公知作用巨大。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0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聚集地。据测算,地球上每年使用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约13%为陆地植被吸收,35%为海洋所吸收,而其余部分暂留存于大气中,因此,利用海洋的固碳作用,发展海洋低碳技术,推动海洋碳汇经济的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战略课题。. L1 I) p& Q$ n9 w2 g/ \' [
一、“碳汇”、“碳源”与”海洋固碳方式. U  R  v" `) D; o) q' j0 p
$ A  x% R  H; `0 `: w: u$ N0 n, m
1、“碳汇”与“碳源”' b# H" A- b  X# b* u+ d: T
4 `" O* z$ E# D3 H! }$ L% O2 H$ `# b
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区域我们通常称为“碳汇”,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区域称为“碳源”。% `* V8 N4 ]. e/ @2 z

$ @1 F4 g' @* a$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f: \8 s) _3 m% l* j: L' w) W4 b* j/ A8 v

" G; Z4 Y% k" O* v8 v- n) K海洋在调解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效应方面作用巨大。海洋的固碳能力高达4000万亿,年新增储存力5~6亿吨,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达55亿吨,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所吸收,陆地生态系统仅吸收7亿吨左右。
+ G/ H3 X# `% |7 ^% q$ F' y+ |3 _4 q

3 a0 k9 W4 O1 H"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 n2 v& ~$ H
# u# G' f) B2 z1 ~! w& M
+ @, x. o3 ?' n( E$ y7 k, X
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临海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中国海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2亿3700万吨碳,其中渤海为300万吨碳,黄海每年吸收900万吨,东海可吸收2500万吨,南海可达到2亿吨。
- ~% c# b4 J' t; x" {' q
8 a1 n' }9 c* Z+ u9 D4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 |' \4 |$ K2 H
2 P6 w/ A1 D0 `' s0 c; _$ p
! j, w3 W( O1 N# v; _! h4 X5 I3 }
2、海洋固碳方式0 D* i/ i6 m0 e( X
) R" W- w' L$ D  A% b2 b1 _
海洋有多种固碳方式,目前比较成熟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 U$ f$ t0 J. n+ D/ p海洋物理固碳、深海封储固碳、海洋生物固碳、滨海湿地固碳等。1 S/ B( i$ @, i$ W4 c3 I( [2 |
就海洋生物固碳而言,海洋中的藻类、贝类、珊瑚礁等都有很强的固碳能力。以藻类固碳为例,地球上的光合作用90%是由海洋藻类完成的。目前,大规模人工养殖的海藻已成为浅海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力。研究表明,海洋大型藻类养殖水域面积的净固碳能力分别是森林和草原的10至20倍。据计算,每生产一吨海藻,可固定1吨二氧化碳。
, u! D  A4 h5 ^& ^6 o  T

: k5 q8 i2 m+ C4 N' A, ^/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S' B! k- b1 S1 c
. Q' f0 J( X# s/ \5 |% i

+ u# [2 l' t1 S滨海湿地是地球上具有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滨海湿地面积约为6万平方千米,全球沿海湿地面积大约为20多万平方千米,沿海湿地每年碳的固定量高达45000万吨。
$ k! Z3 _3 w) L! X

+ Y. @1 ]3 r) p%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 |  d- h) J" i0 M9 J9 w
2 J$ l9 X, p* D# p- C0 Q& @
1 d9 V0 t, ^, w+ V; i7 A
3、政府固碳关注点9 h. }3 d. E# J% r' B, D' Q& i
6 E/ C6 @; P/ U, ?$ c7 p1 N/ H
从政府角度高度而言,利用海洋的固碳作用,发展海洋低碳技术,对实现我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减排战略目标极端重要,既是事关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重大承诺,充分体现了中国是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又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诠释。
; X" _; {; ?6 e* t
: Q6 t( o9 z* i1 j3 ]% H  |-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 ]8 t0 e9 i; r  h
8 S0 s' M# t& c$ W8 H- r8 {( A0 L0 G% b
政府在碳汇领域高度关注三方面问题:: a' q( C& j, ]* T/ `6 e: e$ o
一是如何科学定义和发展海洋碳汇经济;- E+ X7 m! l- a9 o" A; h
二是如何充发挥海洋生态产业的固碳作用;
% x; \, U5 w' j三如何尽快推进实施海洋碳汇交易;' B0 u3 H5 X6 |: ^. W9 i# f  G
7 n" B. \/ l: ?. R8 J* {5 @0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e) G8 `+ ~% A- Z5 j6 f. l7 v) W1 G6 |/ Q6 |. Q+ a

: q& L) B  ]1 g5 g9 G1 \- w二、海洋低碳技术推动碳汇产业发展- s7 A) g" V9 b: G8 g3 p! `. l7 H
/ w( e+ N) z: v( l* c
1、目前从技术方面关注度比较高的有四个方面:  C$ ~" p: i9 w3 T; N
1 ]- _# t+ ^* ]) O) {
如何科学测定碳排放量;
8 y2 E' P+ G0 y2 M* G4 h如何对碳及其化合物进行收集利用;
+ P% O* o8 U! R( L! ?# n如何将碳及其化合物进行有效封储;9 N1 H2 h/ z2 T$ S2 W- _2 }  g
如何能让碳及其化合物稳定地固化。
( E3 W2 ?2 Q6 T# r" v. x5 `
0 ?+ p% L( x(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p( Q" J, s3 b0 F
2 C/ y) y9 A  j, b; t
+ _' P8 i5 y' O# @2、目前比较成熟的海洋低碳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T/ w7 `6 g3 @- U/ e, l0 H
# y1 ?8 `! J1 U0 y# y  Z! a) ]) W一是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
" ?9 V( g7 h& C) y0 R- Z/ P! N" R二是海洋碳汇渔业技术;
- ]! Q/ B- u# `$ O  N三是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z9 u3 |2 t; [1 w4 S, f$ m& b
四是海底植物再造技术;) o3 r' z/ ~0 H& q3 ~
五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0 T7 [+ b( z) C+ ~# q
  v) ?0 B- m+ d, a9 t  m$ t( G,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C& c! ~7 N- F/ f# W, \. B+ m- k2 {$ F! O  Q" f3 l9 t* G/ _+ O

0 A# B( V8 n6 p5 J$ ?9 H三、发展海洋渔业碳汇经济潜力巨大
5 U& `) ^0 l& S' t
/ M+ b8 ^% I$ k) u中国近海、浅海贝类和藻类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优质食物和高档蛋白质,同时又为减排二氧化碳做出重要贡献。从全球的角度看,我国四大海海岸线长海湾多、岛屿多,是海洋藻类和贝类的主产区,发展利用空间巨大。如果在现有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实现贝藻立体养殖和贝藻混养,发展贝藻底播增殖区,建设海湾海底植物“森林”,即可以大幅度增加藻类和贝类的产量产值,通过贝藻光合作用既改善了海湾生态环境,又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渔业生态循环经济,创造了利国又利民的碳汇价值和碳汇效益。中国的海洋碳汇渔业发展前景广阔,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福建的泉州霞浦应该成为打造海洋碳汇产业的航空母舰,荡海中国打造蓝碳的排头兵。近些年来,由于海水富营养化等原因,东海、黄海浒苔频发,如变害为宝,把浒苔灾害转化为碳汇产业也是个亟待研发解决的大课题。' B0 \$ X- z$ H8 T) {4 d

' }/ a5 \5 C5 K3 a$ D;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t  S1 }  [& ]+ k! b

9 @2 _/ M1 w5 a/ T2 ^! a  e- o( `6 k8 g3 A
四、强化海洋湿地生态修复,建设一批海滨湿地碳汇示范区: f. ?8 [$ W7 K1 b' C

5 p" L2 G0 Z* M! D我国沿海湿地、沼泽、滩涂资源十分丰富。“南红北柳”是著名的湿地滩涂生态品牌。山东的昌邑市有4万亩的柽柳,过去不被重视,冬季农民随意砍伐做烧柴,当时我是分管厅长,通过学习广西红树林的保护经验,在省海洋厅和当地政府的积极争取下,2007年被国家海洋局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以滨海湿地柽柳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其生态价值、科学价值、综合开发价值、尤其是碳汇价值越来越凸显。为了强化海洋湿地生态保护,强化耐盐物种的保护和繁育,把湿地保护区打造成“研学教育旅行”基地、湿地科普公园、湿地综合开发碳汇经济区,国家应尽快出台滨海湿地生态示范区的扶持政策,为打造湿地碳汇产业高地创造条件。. h. J+ L& Q* U" C' Y& P" ]
2 }! r. `9 j, J% w7 b; X- u4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5 t8 t7 V, @, J/ ^- u
3 g9 X7 K; Z0 t9 ^# Y

; m! A- b" I% a; E3 f0 Z+ i' E五、海洋经济生态化的主要特征和使命# E/ n0 `+ q& p" a+ T2 ]
" K6 P+ i" {: }/ U# `
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是海洋经济生态化的两个主要特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可持续发展其本质上源于人类发展与环境支持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发展区域型生态型经济为例,生态渔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生产方式,它是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规律而建立的生态型渔业结构。现代渔业生态学讲究并强调的既要发展又要保护,既要利用又要养育,特别强调要不断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海域的生产力。' ^8 J; l. k+ \1 h( `+ ?1 ]

" ]" c; g0 e, r! g+ `6 S!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x7 N# ~  u5 y* `- q
1 r2 Z% D4 \7 u+ M

- z/ j3 u3 ^' x. I7 |  T) r$ B要实现海洋经济生态化的目标,就要积极探讨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更好地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统一行动,加快构建海洋生态型经济体系,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N% k: v! P* v; c, i5 c0 W% y

+ j- s5 O- H9 r/ I8 l: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B* p, }! z: H2 `. J1 W- I
: C0 Q8 B: Z& u& w* F3 ~
; r. p( v- k0 z$ `: S4 `6 _
六、海洋经济生态化呼唤加快海洋碳汇试点
( `* J0 \7 J3 L! S" ?# e1 Y* E3 z' q- f# J& Q/ B
海洋碳汇价值核算是推动海洋碳汇市场交易、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发展海洋生态经济的前提和基础。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时,提出中国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要实现该目标有两种途径,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即节能减排,二是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容量,即增加碳汇。陆地和海洋是碳汇的两大重要载体,陆地碳汇交易已市场化运行很久,为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将海洋碳汇纳入中国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进一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洋碳汇方法学和标准建立是发展海洋碳汇的基础,而海洋碳汇的经济价值核算是推动海洋碳汇进入中国碳交易市场、优化海洋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7 X& F# q+ U* e  t4 p+ m

! T4 L& g4 u3 j3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r- T0 r! s9 j
* Z4 e0 B9 H1 V
; q0 m0 F, R3 K$ F2 K7 f) N3 M在建国70周年的前夕,国际海洋生态会议在山东威海南海新区召开意义重大、使命神圣。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生态修复、湿地建设初具规模,美丽现代的威海已成为鸟类的天堂,生活的乐园,海洋湿地生态城、海洋蓝碳科研中心、海洋蓝碳创业大厦、海洋蓝碳基地也应运而生。这是中国沿海省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生态文明、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缩影。
% T' b9 e0 V4 n* T8 r6 U+ Y

6 y7 }8 L' y1 j&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 N8 A; _2 W( S  y: h# w
3 e3 P( N5 e  {8 N/ \& j1 E' e  M8 F$ X3 E0 d6 q6 Z* M$ z
“生态海洋仙境海岸”已成为我国发展海洋生态经济的最大亮点和优势。海洋经济生态化呼唤加快蓝碳科学技术、蓝碳政策、蓝碳储量估算、蓝碳标准体系、海洋碳汇机理及计算模式、交易机制等深度研究。9 w* C% g# N- A0 F( ?
/ {, O: t5 W! S9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3 P' E- N3 z$ n0 n1 v( E1 L( A
0 }( k# |7 N: g7 u, |+ R  v/ ?- a2 \% Q& V
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海带养殖碳汇方法学》已取得重大进展,择日发布,可喜可贺!期盼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及国际海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在威海破题开张。(2019威海海洋生态经济国际论坛)% |) X2 Z7 y+ G2 L4 N- p- [3 j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v$ u$ U! C; S+ e; Q& I. D0 k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