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石头,承载了中国首次南极科考的记忆

[复制链接]
◎ 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 b" y; j- S- I7 P& t

+ [! x/ M2 Y! J8 e8 g( E$ y# @
视频制作:杨雪 洪星 陆越

8 V; _( [$ m, r; R  H. Q( p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所史馆里
$ t  z1 \# c) y" Z% I
收藏着一块特殊的岩石

/ e5 U/ @+ e! A/ f+ p9 k
它是中国首次南极科考样品的其中一件
1 f5 ?9 a: |5 j: i) B+ [' d+ |
是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青松把它带回来的
* e4 f9 ^' d4 y9 m0 M  z
" ~/ l% ^) W( s; F+ H)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 t* [" ~- h5 x( T/ b3 ?6 X
1984年首次南极科考采集的岩石标本 (本报记者 洪星摄)

% Y$ U$ S  U% J" X
1980年1月6日
2 ~- p! p9 t' T* f- z1 c
张青松和国家海洋局的董兆乾

% Z1 Y* Q# Q8 `' i4 a
被中国政府派往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访问考察
2 y* Z! i2 r) _% S
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登上南极大陆

' {3 D; E) k9 ?8 D% o0 r' |9 n# _

! E: H1 k  P1 ~0 c2 z(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U0 U3 p& R+ t  e8 Z# G" T; ^

  C0 ^6 r( O8 s8 n9 E# v% _' P  ~* \2 H: a- R; Q" p" m7 y
1980年1月12日,董兆乾(左1)、张青松(左三)
/ |$ g% K$ t6 g2 K  n; u
准备飞往南极麦克默多站 (张青松供图)

, }; _: z) u: E$ t
75天的访问参观
3 n; |0 U7 ?! f3 w
张青松和董兆乾深深感受到

1 d- X- a  O+ W
我们中国落后了
) Q& h; @" a8 N3 L
当时已经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
6 I! I8 P3 {* r3 Y# X3 }2 f" D
回国后

* Q/ j) c5 h# H2 q- i+ O& N
他们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了考察报告
( q$ p' n) ~# q2 [0 u" I
为我国开展南极考察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9 m+ h9 y6 X. v) A; F( U; O
张青松不顾南极考察的艰险

1 X- S: r" g7 r8 p6 u, G
又主动申请再出征
2 B1 ^" q( B/ f8 a3 c. Z- a& p
1980年12月—1981年12月

6 K. a0 D3 x! k7 D
在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进行了越冬考察
+ P% ^# e6 I, d) ]) G
一方面进行地貌和第四纪环境研究

) }& w0 Q& {4 \) a8 X
同时也默默学习建立和管理考察站的经验

8 c9 e, s2 `. m8 N6 ^! I4 j
# n6 d9 b! k/ G, {  B# Y" q6 c!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_: d* b4 r  L$ G4 u: Z$ x: @
1981年1月,乘坐 “纳拉顿”号前往戴维斯站 (张青松供图)

/ d2 h& R  J/ t) F0 X6 Q7 F
这次南极之行

# ^( G) U; v0 H) |4 T
张青松收集了8箱标本和样品

7 H/ z" t! g- s0 v. O& J5 _
与所内外专家合作研究
& W/ V( N' d. \
获得了我国第一批南极研究成果

3 r# F" v* P( p0 S- h
: p+ o  x+ b- F1 H8 b( s7 S  X5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q2 g; I( O4 D6 G" N( c, n
1981年7月10日,戴维斯站又见初生的太阳 (张青松供图)
" S  G$ T6 q: A+ Q' y
1982年8月

4 |- f; K0 }+ q! s
张青松在国际南极地学讨论会上宣读了2篇论文

, _4 O: M7 p. k
但外国学者只承认这是张青松个人的
; o( N& W5 \7 \8 _: }' z1 M
不承认是中国的南极科考成果

5 s/ B+ D, e7 [+ `  Z
因为

( F5 M3 E1 F) u0 X$ E
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考察站和长期科考计划

4 G5 ?0 i" `6 a0 ^
在给国家南极考察办公室的报告中

' {  r" |" @' |0 E& V7 A3 _3 F
张青松提出三个可供选择的建站地点
5 w. N5 ~. K0 S' W. \' v  C' U
南极半岛、拉斯曼丘陵、和阿德雷地
3 @5 r" P7 n6 u
如今,前两个已建成长城站和中山站
& e& L1 K) C0 x6 i
第五个南极考察站

! E1 E% I  W; X& @, j- s" k
正在阿德雷地附近的恩克斯堡岛建设中

& b, {* C: L7 U) k5 ]) [

& B" \$ n: z" h& Y* k9 u0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 F% {0 g' t2 y: O; Q8 j5 L" N
乔治王岛地形和长城站位置图 (张青松供图)
+ m9 `9 k) A% k+ P  [" d
1983年

0 R5 x; r3 y4 W4 t: A3 K+ E( Q
中国加入《南极条约》
; U5 K; q: h' D/ o1 [5 V
但没有考察站
$ d2 |; {* N% |" n" U+ m/ Y4 p
我们在南极国际事务中只有发言权

- `* @% C# J5 Y/ x. F. @
没有表决权和决策权

* E. D, i* Z$ t) X1 R" P& f4 ^7 [
1984年10月

$ Q2 s, H' E3 a% E4 A- i1 }2 l
张青松和董兆乾作为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副队长
' b  j/ J6 B+ U1 u+ q( I- E
再次同赴南极协助建设长城站

2 A; d+ p' u6 M7 ~& H8 b
文章开头的那块岩石

  g. X4 c7 o0 ~9 z+ N, M( Q4 ~
就是张青松在这次南极之行采集的

) r( L7 |6 R% M
成为中国首次南极科考的样品之一

+ W* _9 O/ M4 c+ U& K$ G
1984年12月30日
" B$ R" I: @  E5 b  [* x
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南极乔治王岛

  K7 s% s. h) c2 y' F5 q: b
1985年2月20日

6 N& q% B% f' g8 G- R# D) P) K0 Z
长城站落成

* \  B# p$ l( t  ]2 K  T: |. Y8 ^
同年秋天

- Q0 r. N- E$ R
中国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

! Z+ I% D1 X+ M, v* p
和“南极科学委员会”成员国

: {- V% o7 h" p- c: H# q! `4 J
从此

3 {+ k4 e' c) C5 O4 t
我国开启了独立自主、有计划的南极科考时代

4 g8 |+ \4 Z# w6 N

) D' M. J, Y( V( \/ B*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 m6 Z, h- i5 h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张青松供图)

  ^* k0 k; Q0 O9 w
来源:科技日报
( Q6 T0 ~' q  [& |1 Z  D.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d) I: ^! y+ s$ [: ]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