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5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十六期中国海洋发展研究论坛暨“中华海洋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集美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中华海洋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主题,旨在借鉴历史,启迪智慧,深化“丝路”沿线国家在海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密切合作,更好的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由中心和集美大学共同主办,邀请了6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海洋大学、集美大学、山东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大学、海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的60余位学者参会。会议开幕式由集美大学文学院国家重大学术工程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曲金良教授主持。
2 f( W# W0 h+ h3 T! B2 f9 _$ B% C# i7 l7 R4 ?) c* z+ L
会议现场 6 ?7 o0 ]# _- v& }- P
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出席会议并致辞,他介绍了集美大学的概况和海洋文化教育研究情况。指出,中华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下了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合理开发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政治互信、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 U5 M7 V2 [. H' D6 M1 u9 K( e, ?, Y
曹敏杰副校长致辞
6 h' l7 W9 Z7 b3 E7 Y* a7 V9 D: u0 j2 s x1 K中心常务副主任高艳在致辞中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优秀基因,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对海洋强国建设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海洋强国的本质要求。本次研讨会专家云集,是一场海洋文化发展研讨的思想盛宴。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以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智库为目标,围绕海洋战略、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生态文明、“一带一路”建设、海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不间断地开展研究工作,至今已设立了500多个项目,聚集了上千人的研究队伍,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交了20多份建议报告,建立了融咨政建言、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智库平台。
" M6 Y! \+ v% p* [+ |: }" Z7 u$ r: F: o! A6 h8 w# Z# F4 y- S+ [
高艳常务副主任致辞
! S$ O6 e5 [1 L) f$ f“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经贸往来、人员互动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我国海洋文化研究领域的多位顶尖专家和众多学者,研讨主题丰富,设立了1个专题研讨和5个主题研讨,涉及“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海洋文明史、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等多个方面。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学术报告、评议、研讨等方式对中华海洋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遗产的当代价值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取得了重要的学术共识,为我国海洋历史研究以及海洋遗产保护和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0 ?/ ?7 N, U4 I: z9 z
G1 Q. ?- l# i# L; |& g/ Q# f3 _% s' K# W' ~5 W, O/ I
在专题研讨阶段,曲金良教授作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报告,指出海上丝绸之路是海洋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提出环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研究的“3+2”框架,即环东海、环南海、环印度洋,以及琉球群岛和台湾岛,开展海洋文化遗产主题、分布和现状的研究,从而形成国际共同的认知和保护。海上文化线路遗产,是一个巨量的文化线路遗产存在,一头在中国,一头在海外,对海洋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必须是国际性、国际化的,既要从我做起,还要依托海外华侨华人,与印度洋沿线国家合作。与会专家针对报告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认为摸清我国海洋文化的“家底”十分重要,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强重点问题研究。
+ T" u( ^5 C$ O- w1 A
5 T( _, ?' H+ ?* D* t/ C曲金良教授作报告
: o- t2 ~# u4 t: _: a2 ]/ [" ?5 L$ q- \" p* c5 J
1 c( e" |1 H6 b* [! c3 j- c* T
主题一:中华海洋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 v& q( K5 q$ _* h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张开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纪丽真,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金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朱建君,福建教育出版社编审杨桂丽,分别以《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华海洋文明——以广州泉州宁波扬州及郑和下西洋为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洋历史文献研究》《妈祖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与分布》《“海丝”交通交流遗产体系、价值及其保护利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研究》《中国海洋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出版与传播》为题,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献记载、文化遗产保护等角度进行阐述,提出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在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性贡献,围绕海丝突出普遍价值进行保护利用,重视妈祖文化精神在传输中华文化价值中的作用。( I/ R" b& w7 w4 b# u
4 u0 @( p7 W, }3 y, n8 f: M" b7 E7 m
$ L5 I$ |0 f5 J; y, h & r5 S9 m1 _5 W/ z. K* Y* r
主题二:南海文明·更路簿·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保护+ | S3 J k7 }3 q* g* u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彩霞,海南大学更路簿研究中心教授焦勇勤,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郝志刚,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侯毅,广州大学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元林,海南大学更路簿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阎根齐,分别以《海南区域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趋势与现实意义——以土地神为中心的考察》《现代海图对南海更路簿的影响:以海南渔民韩善光藏海图为例》《南海海洋文化遗存的区域分布格局》《南海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广东海洋文明与广州牵头申遗海丝现在之检讨》《南海与地中海文明的比较研究》为题,讨论了土地神在南海区域向海洋性神灵功能的延伸,韩善光藏海图对南海更路簿的影响及更路簿在近现代的历史变迁,南海海洋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建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活态传承与活化利用开展南海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海丝文化遗产申遗工作,以及中西方海洋文明的比较。# D6 d& r( H! s3 t) M* Y( }
5 {8 S- i5 v: e! Q" u
6 C5 L) Q4 B: n7 q2 {1 | s0 R8 Y
) R* ? ?8 k P$ d) u1 t+ I3 d+ L/ X3 i- ^
主题三:闽南·闽琉·闽台·南洋华侨海洋历史与文化遗产聚焦8 m$ J$ ^. h& a/ k9 J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耕,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修斌,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赖正维,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郑亮、夏敏,分别以《闽南海洋历史文化初探》《琉球汉籍及其流布管窥》《明清琉球贡道历史遗存调查与研究》《“茶船古道”与“海上丝绸之路”》《“代天巡狩”下南洋:“王爷”信仰的神性转换》为题,介绍了闽南海洋历史文化变迁的六个时期和闽南历史文化内涵,琉球汉籍的目录、文献及其生成和流布,中琉关系历史遗迹贡道调查的成果,以线性文化遗产角度整体评价福建茶船古道的文化价值,以及“代天巡狩”符号下“送王船”仪式具有的新的文化内涵。
9 p: _5 ~" q; E5 @6 ], Y, B4 _, B/ g4 \
# q0 q1 _ T0 T& u. ^. p% O
4 L$ |2 T G' r: m; g8 Y5 M
% c7 C5 t O. W+ {主题四:中华海洋文明史问题解读2 g! n3 F. {% B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马光,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义杰,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利侠,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厦门理工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芝凤,分别以《嬗变·渐变·因袭·北方海洋史视野下的元明鼎革》《<从万历台海形势图>看明末台海局势变化》《海洋文化视阈下的马巷叙事:<马巷厅志>的文化解读》《中国拉美海上丝绸之路:史的分析》《中国东南海洋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为题,通过解读元明鼎革之际的北方海洋史、《福建海防图》、《马巷厅志》、中国拉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国东南海洋史等,提出海洋历史文化研究的新认知和历史文化内涵。; W" v2 F5 s4 D
; B; e2 L6 L: [) }8 Z1 \; A
3 ~4 m. H( ]% U6 i S4 e" ?8 Q0 m. F; C( [5 z" ^' @9 P9 Y
4 x; m6 _' H u0 h2 e
主题五:中国海洋文化发展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 ?$ m5 z. E o" q- V山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徐文玉,中国海洋大学博士朱雄、戴靖怡,分别以《海洋文化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东亚海洋文化的生成演变与未来走向:基于历史的考察》《乡村振兴视域下庙岛群岛文化遗产的整合利用研究》为题,交流了中国海洋文化在“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发挥精神纽带作用,推动东亚海洋文化融合,振兴海岛渔村文化等的思考和构想。( N2 @7 g) g) F0 g1 ?4 c% |) |! c
7 k A% ~% N9 x
' N" |% v5 o: Q. i/ s1 T& w
, r' K' S$ y' [& }2 e$ H; M与会人员合影
! G) L; O+ l* R2 H3 Z0 v据悉,“中国海洋发展研究论坛”是中心重点打造的高规格、高级别学术交流平台,旨在围绕国家海洋发展领域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展开交流研讨,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 Y- s1 _& A4 n% w2 e1 u(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9 k) t# z+ I1 m, _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