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3 b ^: ]% {% X4 T& o9 }
参考书目 1 X0 a+ n, L3 `, V: v
《普通地质学》同类教材不同版本的内容基本一致,因此不指定特定教材。任何名称为《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学基础》、《动力地质学原理》等教科书,都可以作为参考书。
/ `9 X( L7 @( D1 [) h4 W1 c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1 R# x3 ]! y& E- ~ 《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 A1 Y/ ^2 ^, i/ D2 a/ S3 f2 m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入门知识体系,是地质学各二级学科或专业所必备的最基础的理论课程。本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质学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本课程介绍地质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地球的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常见矿物和岩石、各种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演变历史、地质历史上地球生物演化概况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该准确掌握地质学特有的时空演化概念,尤其对岩石圈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四维动态演化过程有着深刻的理解。 - T9 b. M% Q6 `9 E& T
一、考试内容
9 J w5 d9 f, t e4 m (一)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 ! Y* ]4 W% b6 Z+ A1 o; `
(二)矿物
& c# _+ j4 S7 ?; F9 o- M 1.矿物的定义及主要性质 9 r( i6 t2 `' d$ u1 h1 S/ |
2.常见造岩矿物 8 T: }& z% \5 Y, k- P! S
(三)岩浆作用和岩浆岩 3 }7 _$ s( t' Z- K
1.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 ; T) K- _; x+ ~5 O
2.火山与火山活动 2 {8 P1 h7 n8 Y( Y1 U, v: Z
3.侵入岩的基本特征 # r% @% I8 p% T G c/ O: o
4.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特征 5 v* `: L9 U$ {" S3 ]
5.岩浆岩的基本类型(按SiO2含量)及其代表性深成岩与喷出岩
+ I* H" E' O2 o4 l+ c 6.科马提岩、玻基安岩、煌斑岩与煌斑结构 5 M0 Y% ^) f0 Z( X# `: ]
7.常见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6 o r8 n* k( ^, n4 l! U* c5 i' B8 B (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 , ^( v9 R: F: { v# m
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 ^- Z/ ~0 Z5 S* q% u 2.沉积岩类型 7 | e" h& [6 }' ^! f# d* K
3.沉积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 A" H! C# \9 d8 Z* J
4.常见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5 H' `) y- |" w0 f1 f* l (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 c0 {7 E" d/ |- } 1.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变质作用的方式
- }, F0 {' _' J* k N5 i2 n3 A3 j 2.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 ]6 e* {* U. v4 T8 q$ n0 p* w 3.四类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 ]6 l+ Z7 y% c* w3 L
4.常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
/ |- W5 g+ J# ^ (六)地质年代学
2 k, ^ q6 _1 g- V 1.相对地质年代
* ]7 n, b3 c- X4 A 2.标准化石
' {, ^" e: O" s7 e7 k7 a! o 3.同位素地质年代、主要同位素测年方法与新进展
- n5 {; b7 ]! m, ~# d: k 4.地质年代表(要求熟记!) . A' U# V' | k) K$ U0 w
5.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和切割律的含义及其地质意义
/ o& T3 Z; Q2 \* k (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 s4 K, V: e& p* f
1.地震基本概念与地震波 . U2 J6 `* ]. l* \
2.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及其划分依据 : y7 Y0 c- k# f: F4 y$ m( a
3.地球内部主要的地震(P波)不连续面 4 X) G) B& z0 P. b
4.岩石圈与莫霍面(Moho) : H" D4 v* A! d9 {3 d4 d- H9 F2 i
5.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
+ y4 w- }2 q/ m2 W8 ` (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7 m0 C x5 _% t& t3 T3 v
1.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
C* d" i- s) H 2.褶皱与断层(断层的三种基本类型) 1 N3 Q2 _ ^) d d k% x
3.脆性断层与韧性断层
! N5 v7 e1 N( r 4.地层或地质体的接触关系(整合、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或假整合、侵入接触、冷接触)及其地质意义
* E0 X) I* q( y. o* } (九)板块构造学基础
8 Q( v$ G9 _- N4 C& C 1.大陆漂移
, [' F# }4 q- h! s 2.海底扩张与海底磁异常条带 0 K# m2 O f" ^
3.大洋中脊
2 ?" k- |( p* U1 V% h 4.板块构造学基础知识(转换断层、三联点、板块分离/离散、板块汇聚、贝尼奥夫带、俯冲带与缝合带、岛弧、双变质带、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 $ M+ h' B# D: }* W" r
5.威尔逊旋回 ' @" x; Y0 L' N" I
(十)风化作用
0 S0 s* M) i3 e# c7 p 1.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 B& Y, M' H7 V3 s* T1 M) M O
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e! J' a5 c* F
3.风化作用的产物
% R! G- Z. ^& b1 u 4.古风化壳与残积物
) ]% R) ^ n0 n0 S 5.夷平面 6 t( r( @ V- t9 I l7 a: r
(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 u: d( U" L- J y, ?
1.河流的形成
0 @/ F8 k* {0 g+ |5 b( N/ N 2.阶地的成因分类
" @( A4 j& s) i1 C' b6 G3 C 3.河流的侵蚀作用 5 ^5 G4 a& a! U: l4 i
4.河流的搬运作用 & }5 q% z' X, I) [1 s7 H
5.河流的沉积作用
4 @+ n' L1 k B( X (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
. a" o, ^3 V# p7 [- {4 `& {) J 1.海洋概况 0 N6 F! W# w# C. t
2.海水运动及其地质作用 3 P& [2 D7 K' Q
3.海底沉积物
7 H0 {' N8 u. z, k (十三)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8 O" j d' O& K( R 1.湖泊概述 9 K; k: B: n- S0 L8 k( H
2.湖泊的沉积作用
) W. k4 Q' H- m- h4 u# _1 } 3.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1 k, p$ ~ e. M
(十四)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 7 @9 K- _- c' l. @
1.冰川地质作用基础 3 C; b, t' Z3 {& R# x
2.地下水地质作用基础
7 L9 t# X! K: ^+ H+ E2 r ? 3.风的地质作用基础 + W2 O. f5 `8 q/ D% A4 z" ?
4.冰碛岩 & F% ?3 P* [/ s }! K
(十五)地球的演化 % I! i8 ?+ ~( V
1.地球的天文时期 Q+ J5 w/ j8 a# s* K C0 c* W
2.隐生宙时期 4 Y1 E% ?% |2 q# `
3.显生宙时期 : }9 K) p. f3 K! H' ^
(十六)常见地质图件的识别
) }' K* o4 `/ ] 1.综合地层柱状或地质剖面图识读与解释 9 R# u/ E* H6 ^, a0 }& ^
2.地质图识读与解释 , Z+ l; ]0 h5 K0 _, c8 ?! l
二、考试要求 2 w9 s& e/ V" b/ L: ]
(一)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
+ z$ b! Z: D0 J4 |" W/ x) O 1.较好地把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表面形态、大陆和大洋地形特征。
' ^+ s! ~* u- [1 A2 K 2.了解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7 V5 N( I( `* ?% V* F: ~
(二)矿物
7 z! E2 l% }& S$ T) c/ { 1.准确掌握矿物的定义、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及力学性质。 0 y) x( U( ]1 E# V- X% t
2.熟悉常见造岩矿物的一般特征及肉眼鉴定方法。 ; \; b6 ]1 b" Y3 x$ U* }$ I2 u2 z
(三)岩浆作用和岩浆岩
5 u! |, l, N+ b 1.准确掌握岩浆和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类型、鲍文反应系列等内容。
4 }. o$ n- `; Y" D2 ~2 U- l 2.了解火山活动的主要现象及火山活动的产物、火山喷发的基本类型、全球现今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 J E* I8 C. A$ t4 c' `
3.掌握深成侵入体和浅成侵入体的基本特点。 * X. w) c( a2 K# R. e2 @1 N* i
4.掌握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特征。
' p- H" F" u8 N# H( r2 n. g9 k# @ 5.熟悉常见岩浆岩(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辉长岩、橄榄岩)的肉眼鉴定。 6 v' X; _0 o, i
(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
P1 j+ b1 F( Y2 d$ h4 ~ 1.较好地把握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作用)特征。
1 X' L. X7 y: h5 a7 ]+ h$ ?5 v 2.掌握沉积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特征。
; H4 S* {6 f& k( s6 o 3.熟悉常见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火山角砾岩、石灰岩、硅质岩)的肉眼鉴定特征。 ' y+ F8 [2 X0 |3 x$ h6 q' W( C% K4 X
(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 y) j ]. V9 `8 v 1.熟悉变质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岩石化学成分、温度、压力、流体)。 . q- B+ \) r; C5 B6 U
2.了解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 7 ^: G2 h P! K0 V) N7 s; }/ @
3.熟悉变质岩主要的结构、构造特征。 4 C# K# w: y; ?3 U5 C
4.了解各种主要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其特点。 . x% s9 r! d! I4 s$ `/ }7 b# T
5.熟悉常见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糜棱岩)的肉眼鉴定特征。 ; ]" X' w& c& k9 [; J. z B0 r
(六)地质年代学
7 Z5 t2 b" c# E- E; Q; g 1.准确把握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标准,包括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穿插关系律。 ' U3 l/ t( M( G1 c/ h1 u1 p. P
2.准确理解放射性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概念,掌握放射性衰变定律。 9 F/ I s* @6 N3 R
3.掌握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的关系、岩石地层单位的概念。 8 [, m l% E/ I! T% e
(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 `# T6 `7 V# M; O3 y/ O 1.掌握地震的基本概念,包括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源距等。 / `6 W4 r# `( j: A9 v) J
2.掌握地震的震源深度分类、成因分类。 4 Y& ?; E: @( D' U
3.掌握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确定方法。
- L; K( [1 _, W Q& ~ 4.了解全球现今地震分布规律,包括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 6 i5 B3 s$ x, `
5.了解地震波(纵波、横波、表面波)的基本特征。 * o+ j) S3 e9 Y* T- v1 `/ Y
6.通过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主要界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康拉德面)、地球的基本圈层构造(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软流圈、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各圈层的基本物态特征。 ' r. @6 y0 Z0 {$ z/ s( v
7.了解大陆地壳的双层结构特征、大洋地壳的基本结构特征、地壳均衡概念。
- T8 q& r+ L2 x* c$ w; t+ W (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 F' `( P9 R x3 H* F; h
1.理解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基本特点。
) }! K" \/ O, i5 [5 ? 2.熟悉岩层产状的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 i( B5 t+ {/ e/ K 3.掌握褶皱的几何要素(枢纽、轴面、翼、核)、常见褶皱类型及特点(基本类型:向斜、背斜;按照轴面产状、枢纽产状划分的类型)、褶皱的识别及形成时代。
# q, B. r! M+ A) X& e 4.掌握断裂构造的基本特征,包括节理和断层、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面、盘、位移、断距)、常见断层类型及特点(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断层的识别标志、确定断层形成的地质时代。 , z0 E; J/ S/ h1 @5 ~ Y7 Q6 T
5.准确掌握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侵入接触、喷发不整合)的特点及其地质意义。
! D+ o x9 H/ W9 z- g5 s (九)板块构造学基础
: W& @; P, O: S 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思想和证据。 n! |- F7 M* y
2.了解大洋中脊、洋脊地震带、洋脊沉积物分布特征、两种大陆边缘、洋底海山及火山岛链、热点等。
4 C: Z, o- s3 B 3.把握海底扩张的证据,包括古地磁学(地磁场转向、海底地磁异常条带)、海底年龄、转换断层。
: s: T1 v8 T7 q+ }- T' Z 4.掌握板块构造的含义、板块划分的依据、三大类板块边界(离散型、聚敛型、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全球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可能的驱动力。
/ m; r! a+ o" u$ }* G 5.了解板块构造与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造山运动、成矿作用等之间的关系。 7 J+ p( N8 Y A8 d' ~ A
(十)风化作用
" `- T- q8 q; q# [2 L3 s 1.掌握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4 c2 d$ @. q. V5 W; d" X5 l: _6 U( u 2.了解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岩石特征。 ' I I( F3 \9 Z3 j
3.了解风化作用的产物,包括风化产物的类型、残积物、风化壳剖面、古风化壳、土壤。 5 v2 y# {0 j' o
(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 A( m, U* f" s( B& C
1.掌握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式、侵蚀作用方向。 & l' x7 A3 U1 y: Q1 D
2.掌握河流搬运作用的方式、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2 B/ k. z3 q0 C* Q$ w4 J 3.掌握河流沉积作用的一般特点、沉积的主要类型。
0 Y& `; l! |& }0 r3 ?& C 4.熟悉阶地的成因分类。
: G/ A6 S2 o) S: O8 H" ~' ^! P (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 8 q: i/ \: P. v; ~3 U, X
1.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海洋生物基本特征。 0 H) q3 u! _3 G! P3 R, X# f9 D2 [
2.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浊流及其地质作用。
* r- l' I" F# J; }2 o 3.掌握海洋沉积物的来源。了解滨海沉积、浅海沉积、半深海沉积、深海沉积的基本特点。 6 A) [ Y v/ G% E9 n. c- a+ ?5 V
(十三)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 Y! F! o/ ~; a; s
1.掌握湖水的来源、排泄及其化学成分、湖泊的成因类型等基本知识。
6 u3 K/ B$ d- _6 o, |# F 2.掌握湖泊的机械沉积作用、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 k7 W4 C3 I% K" t
3.掌握沼泽的成因、沼泽沉积作用及其矿产。
! ?- s* M# a/ q+ y# a (十四)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
$ n3 L- H! T4 A5 @4 o 1.准确掌握冰川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成冰作用、冰川冰、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冰期、间冰期、冰川活动的证据。
$ N2 W b& A$ r$ s- g1 I6 d 2.掌握地下水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孔隙度、透水性、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面、潜水、承压水、喀斯特地貌。 4 I, d3 t( U- v* U
3.了解风的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吹扬、磨蚀、风积物、沙丘、沙漠、黄土、沙漠化。
; j! D+ y) ~/ d0 F- X4 _7 V (十五)地球的演化
2 E( q t' ^% V. {& f% ]0 f 1.大致了解地球的天文起源假说。
) d% `* ^$ g( D6 ]7 I Y 2.了解隐生宙时期大气圈和水圈成分演化、陆核和地盾的形成情况。
5 S; y- e. ~0 S8 |/ z 3.掌握显生宙时期生物的全面繁荣和快速演化。了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演化特点。
& F! C( _) c+ d- u1 D 4.了解古地理变迁特点。 " X3 z9 E# M0 |0 b, ^
(十六)常见地质图件的识别
! J! F/ b2 X' o5 o 1.了解综合地层柱状图的一般内容、地层单位及其相互关系、地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岩浆岩与沉积岩层的相互关系等。
# y/ f, B! a9 a, O5 |7 T 2.了解正规地质图的构成(图名、比例尺、国际分幅代号、主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图切地质剖面图、图例等)。能够从地质图上读出区内地层、构造、岩石主要特点,通过读图能够总结出研究区区域地质发展史的信息。 * R, Y) r* `( B6 ?+ P4 Z1 r
三、主要参考书目
9 ], [: s" j8 N( d6 D 《普通地质学》同类教材不同版本的内容基本一致,因此不指定特定教材。任何名称为《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地质学基础》、《动力地质学原理》等教科书,都可以作为参考书。 P( X1 y8 p. k4 @! D7 Z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2 m0 A ^- }: |* ?
# p. x/ \$ ?3 V; s8 p6 c+ [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整理,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 ~# E9 W" a' e1 e8 Z1 f
' E/ g5 H2 y/ j2 n$ p: K* U
7 L7 b5 o: D# A& Z( X' ]) s, n
0 t/ S/ g! v( n8 f0 c/ c0 P( U- u r' c&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