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依据其掌握的各项数据,发布了最新版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以2018年指标为准)”——报告评估范围包括全球152个国家、地区的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的能力,技术深化和升级水平。
3 s3 C( T; {0 p
1 E6 @* `1 v, N4 `3 u/ Q9 m( T- d以及“各国、地区制造业在全世界的影响能力”等三个维度的综合指数,并进行整体排名。该报告显示,德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依然稳居全球各国、地区之首。在三大指标中,德国的“生产和出口制成品的能力”非常突出。
0 M6 c4 G4 L4 ^0 O; U9 A) h* `但在“技术深化和升级水平”和“世界影响力”方面,以中国、韩国的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在近些年有了长足进展并脱颖而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地区,虽然各项得分也很高,但正在下滑。9 x( F4 @% v' m P& K" G/ d
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已升至全球第二
! g0 `8 j- P9 h, b' N报告认为,与2012年的数据相比,咱们中国(指的是中国大陆)的制造业竞争力已经由全球第五名,提升至第二名——咱们中国已经是当前世界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完成的行业GDP接近4万亿美元。
) _# Z8 o- z; q7 u& L5 k( s
/ t4 k# V# n0 U" V x+ T, I7 \' K6 R大约是美国、德国、日本,这三个发达国家制造业规模的总和——我国的汽车、电脑、手机、空调、洗衣机、冰箱、彩电、钢铁以及其他多项产品的产量都稳居世界第一名。不仅如此,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
' A8 B% i' j( M- C y- B6 b4 |7 \换言之,我国巨大的制造业不仅满足了14亿本国人口的需求,而且还满足了数以亿计的其他各国、地区居民的需求。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更是成为多数国家对抗疫情物资的重要供应渠道。
+ p3 l& M( w5 [) _: {南生还注意到,除了规模庞大造成的世界影响力突出外,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也非常迅猛——已连续数年成为专利的最大申请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智能制造也在不断深化。% E3 Y) x7 i0 O0 \7 Z; w; V
2000年以来,以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AI)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相关群体性技术突破不断涌现。虽然部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有待突破,但我国制造业推进转型升级的进展是不可低估的。
4 }$ V+ O0 H: g, K! B- f7 e% p, L, m8 ^! _- j* o
韩国的竞争力也上升了,美日均下降+ U) f& Z2 [7 W3 Z' {% i9 J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德国制造业竞争力全球第一,我国第二,韩国排第三——与上期的第四名相比,也提升了。主要是依靠在全球保持最高竞争力的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石化、动力电池、造船等主力产业。
' K$ O0 g% q- M" I6 ?2 K2 }2 b. d报告显示“生产能力的位置和灵活性,生产和出口结构”等,美国都在下滑,其整体排名由之前的全球第二,降至全球第四。即便如此,北美地区依然是与东亚、欧洲并列的全球三大制造业基地,并且依然掌握着大量核心技术。
* s S, o7 G/ ~: b/ V, r( C0 E2 d1 e8 ?+ A
日本由之前的第三,降至全球第五;爱尔兰(ireland)由于引入了大量优质科技企业,其排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六名;瑞士排第七,我国台湾地区排第八,新加坡第九,荷兰降至全球第十名。
$ I4 N' B: `1 a( P相比之下,排名较低的大多数国家、地区基本都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非洲大陆缓慢的工业化进程和严重不足的投资能力,导致了该地区的商品生产能力严重短缺。报告建议,该地区需要通过实现国际市场多元化、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式加以应对。# ~- p3 y3 T: r; 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D6 o& D0 U8 m6 @. Y% }( V% a- a% d$ u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