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F% I5 Q9 @( L2 D! { 11月3日,“南海I号”沉船总体保护项目启动活动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顺利举行,这宣告了“南海I号”古沉船船体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南海I号”事业重心正式转入全面保护、研究阐释、活化利用、展览展示、学术交流新阶段。
2 f: K3 h* H. ?/ S: {' X “南海I号”船体总体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活动现场 ; C* S8 X# ^3 T" Y, P. h+ @4 P
考古发掘历时整整10年
+ L, u4 l& F' m 据悉,国家文物局于2013年11月启动了“南海I号”全面保护发掘工作,10年来,“南海I号”考古开创了“整体打捞、异地发掘、异地保护展示”的保护发掘方式。
0 o8 X* h1 x. _! A7 e" p2 b “南海I号”保护发掘数字化采集项目荣获2021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和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银奖,项目成功入选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广东省新时代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打造了中国水下考古的行业标杆,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的沉船总体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让广东成为全国水下考古发祥地。
# G, r1 Z) t: \, u9 a “南海I号”沉船整理保护现场 % O+ M/ h/ I Q: ^ G/ n
活动现场,“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广东省文物局局长龙家有首先通报了“南海I号”在历时十年内的考古发掘成果和经验,并就做好沉船总体保护阶段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 A% J' i) d- I( R1 m8 u 随后,考古队向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移交了船体。 % z& w% E2 G8 X$ k. V7 }! v+ B
项目施工方代表广州打捞局副局长邝镜明就船体长期支护工程作了表态发言。他表示,作为沉船总体保护项目中负责船体长期支护工程的承建单位,广州打捞局将始终秉持诚信为本、双赢为愿的理念,严格遵循优质、高效的标准,从局骨干力量中派出有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主管、总工程师组建“南海I号”沉船船体长期支护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用一流的材质、一流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做好船体的长期支护工作,确保“南海I号”的沉船总体得到有效的保护。 9 W) x5 K* M& j( ` q; k- Y! x
提供沉船考古发掘和保护的中国方案
R. G8 @9 T# d 据了解,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的方案,在完成当前“南海I号”长期支护建设后,明年将拆除陪伴船体十多年的沉箱,让公众更近距离,从更佳角度一睹“南海I号”的真容。 P. S/ V; q: h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是“南海I号”沉船总体保护工作的牵头单位。中心副主任王大民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南海I号”考古发掘和现场保护等任务,取得了沉甸甸的成果,丰富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史料,向21世纪的世界展示了800年前国际海洋贸易的生动画卷。
% {8 a3 W: y3 z( ~0 Z+ G 王大民指出,“南海I号”项目引起了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特别是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木质沉船整体打捞和保护的技术创新以及各种高新科技手段的应用,向世界提供了大型海洋出水沉船考古发掘和保护的中国方案,在考古领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 Z. \1 e! N6 ^# J$ X3 z6 e4 m: j# j' c
“南海I号”沉船整理保护现场 & q9 c. E( ~7 \) i5 s
据了解,海洋出水木质沉船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南海I号”沉船即将进入船体及出水文物的长期保护、研究与修复过程,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船体以及出水文物病害还未根除。
# V1 ~* ?- |$ k6 D 在未来几年里,要努力完成船体硫铁化合物和可溶盐的有效脱除、填充加固、脱水定型及复原安装等工作,并继续开展各类出水文物的深度清理、完全脱盐和保护修复工作,才能最终实现“南海I号”船体和出水文物的长久、安全保存。
. m2 z) Y' g/ A# d% ^6 h, W 保护工作将完成四大核心任务 Z2 h+ i8 Q* f4 G
王大民表示,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考古中心会同广东省考古研究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单位编制了《南海I号沉船及出水文物保护规划》,明确了南海I号沉船及出水文物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技术路线,业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同意。作为牵头单位,考古中心将会同相关兄弟单位,努力将这个保护规划执行好。
* w6 F) d# d% h3 S7 }4 [ 未来几年的保护工作,将要完成四大核心任务:
+ N) n) O( ~2 m& q( @6 \ 一是将现有支撑体逐步替换升级为稳定性支撑结构,满足安全及工作的全方位需要;二是搭建整体喷淋系统装置,对船体进行清洗脱盐;三是完成船体填充加固及脱水定型;四是对船体进行修复复原。对于船载出水文物,按不同材质分类,完成清理、脱盐、修复、稳定保存等保护工作。
" h1 A) R$ G7 d7 n: Y$ f0 A2 a7 K9 c “南海I号”沉船整理保护现场 , A! N1 C4 [ @+ u
阳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波在致辞中表示,“南海I号”保护工作受到各方的持续关心和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都提出支持“南海I号”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把广东海丝馆作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的重点培育对象。
( I b$ ?7 o2 g) l 阳江市委市政府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按照市委“433”工作安排,一如既往支持“南海I号”事业发展。 - R( r. s( U" p" h; ]" A8 f
在国家和省文物部门的指导下,精益求精做好广东海丝馆与广东水遗中心的一体化布展工作,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打造世界级水下考古品牌和世界一流博物馆,并以“南海I号”为核心在美丽的海陵岛打造海丝文化产业园、海丝文化目的地。
$ c7 s2 o2 ^* n( K0 | 文|记者 文艺 戴灵敏 通讯员 李剑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提供
6 a1 J2 p1 t7 I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 T2 y# T/ K* c
责编 | 梁善茵 + `, L- C) j$ c: ]3 F% L5 t
" E% x4 P. E; L" {2 \! [: ~
4 C8 R) I6 }9 x0 Z! R" X9 c2 `; m ]" x! f' t* Q
" D* M/ c) P" m) S/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