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o# E1 I% F7 T4 d4 N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超岷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获得一个能够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海洋微生物菌群,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危险材料》上发表。
$ Q2 I2 l, e9 r" \) {' r6 ?* M/ Y 海洋微生物是把塑料“吃”了吗?它们为何好这口?有了这项研究成果,是否意味着海洋塑料污染将不再是问题?
. n( a0 C; R/ M0 |6 B: Q$ x 海洋微生物为什么会喜欢“吃”塑料? ( G# K5 i$ q! l5 U3 i
塑料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的统称,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等,其形成的“白色污染”给全球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1 O9 R0 _. L+ l"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超岷表示,海洋塑料污染大多源于陆地塑料垃圾,例如,废弃的塑料大棚、农用地膜、塑料袋等塑料垃圾会顺着河流进入海洋。据统计,每年流到大海中的塑料垃圾大约为830万吨。这些塑料垃圾在经过分化之后,会成为微塑料,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0 l5 \; r. G6 x W 而微生物经过与塑料及类似物的长期共存,逐渐演化出一些类群,这些类群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孙超岷团队从2016年开始,在青岛近海采集了上千份塑料垃圾。经过筛选,他们在一个塑料垃圾上发现一个菌群,其在塑料(PET和PE)表面具有很明显的定殖和降解能力。这个菌群在含有塑料垃圾的培养基中能维持良好的生长能力,推测其应该是通过降解塑料获得额外的能量。 # d; p( Z* ?* P% a3 B# n! a2 v
孙超岷表示,大量塑料污染对海洋环境的侵占,迫使海洋微生物进化出降解塑料垃圾的能力。一方面,大量的海洋塑料垃圾侵占了微生物的生存空间,“适者生存”的法则迫使海洋微生物不断适应海洋塑料垃圾,从而得以生存。另一方面,大量的塑料垃圾成为了海洋微生物的营养源。微生物通过降解塑料垃圾从而获取到自身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由此,海洋塑料垃圾成为海洋微生物青睐的“食物”。
! w; v2 v9 F) z& |- m 不过,孙超岷指出,尽管海洋微生物为适应环境不断演化,但是,一方面,塑料生产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而海洋微生物降解能力的演化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另一方面,海洋微生物种类繁多,并非所有微生物都进化出了相应的降解能力,在大量塑料垃圾中找出能够降解塑料的菌群绝非易事。
) O. o! [) i, u; U' {' i 海洋塑料污染未来还是问题吗? 1 z2 C6 |6 s" K& b
这项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研究PE降解机制及发展PE降解生物制品奠定了基础。但是,孙超岷也指出,这并不意味着海洋塑料污染不再是“问题”。目前能够降解塑料的微生物非常少,即使能够找到这种微生物,其降解的周期也非常长。即使该微生物在最佳条件下进行降解,仍可能需要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整个降解环节。此外,目前能被降解的塑料只是海洋塑料污染的“冰山一角”。 % S4 `# h" H, b3 h! R$ `/ m F
因此,孙超岷表示,我们仍旧需要从源头上保护海洋环境,减少垃圾排放,打捞海洋垃圾,加强海洋环境监管与保护。
% m5 R/ t- U8 G1 _4 H 监制:梁悦 ( E( Y5 D0 ^5 N1 n! R/ g/ p
记者:富赜
' J6 ^0 b8 J$ R0 b R 编辑:刘飞 潘雨薇
3 P4 B# [4 j: q; ]* U
- U0 }# n/ `7 Z. [( V. s; m( b4 `4 }" }6 O/ H" T
) U! K4 ]( q; Y) k2 t5 V# F
4 S! S, H, k5 S/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