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者》系列节目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出品,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独家合作。节目聚焦我国四位不同领域的杰出科技工作者,讲述科研故事,记录科研人生,传递科学家精神正能量,共同见证科技前行的每一步。
+ E3 l, i3 p3 V# J3 \这一期,我们讲述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管华诗。
1 ?8 u6 V; c; e* c) ^/ K& ?蔚蓝色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药用资源。已年过八旬的管华诗,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海洋药物学家、中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为中国海洋药物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 B! P8 ?" R3 I* A- ^& {) I( J* x3 [2 U, S! w9 V8 X0 w% \
7 G" z+ r) Z! [! S5 J" V
* u$ Y2 ?) i* i/ ^
他以推动中国海洋药物的产业化开发及糖化学、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为目的,带领团队系统建立了海洋特征寡糖制备与应用开发技术体系,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这些寡糖及其衍生物中,一半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已有藻酸双酯钠(PSS)、甘露特钠(GV-971)等多个海洋原创新药上市,另有3个一类候选新药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他为人类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贡献着中国科学家的智慧。 7 F g" a+ T) ~/ \9 y2 Q% V' p1 x2 g
以海洋糖库谋“蓝色药库” 由糖到药
) E1 ^% y, J# C7 m+ k7 @甘露特钠胶囊(GV-971)是中国首款原创、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原创新药,2019年获批有条件上市后,填补了该领域全球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 g. Y7 T, f" p H* q" b
, d- R# l6 p% D) v( e3 X7 {+ o7 ?1 U$ i l: n9 F: F1 r& g
+ W0 i9 O. E9 P8 D
让人惊讶的是,它竟源于海洋,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为原料制备获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其诞生乃至更早的故事,还要从“海带提碘产业化”说起。
, B$ r% O1 b: w! h7 ] G$ h1967年,全国面临“碘危机”的背景下,国家组织开展海带提碘研究,并于1969年实现提碘产业化。但新问题随之而来,每从海带中提取1吨碘,会产生10吨甘露醇和60吨褐藻胶,能否将这些大量的附带产品再利用呢?
1 t# \: u( y: {) [管华诗全程参与海带提碘产业化,毅然选择承担起“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这项科研难题。他带领课题组克服重重困难,1974年研制出了再利用的新产品。管华诗院士回忆那段难忘的科研岁月,“当时我们利用甘露醇和褐藻胶制成了石油破乳剂、农业乳化剂、食用乳化增稠剂,后两项成果获得1978年科技大会奖,并均成功产业化,现仍在广泛应用。” # Q! v8 r6 G9 H( w) b
可否将研究成果从工业领域拓展到药用领域?管华诗继续挑战科研高峰。以褐藻胶为基础原料,1982年,管华诗领衔的课题组成功研制降糖素和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制剂。由于分散剂的性质与效力是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制剂的关键,研制成功后,管华诗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灵感:是否可以用分散剂来解聚血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 K0 q. n) A% o/ e
时不我待,新的课题组在他带领下很快组建起来,来自青岛海洋大学多个专业的教师、青岛第三制药厂工程技术人员和青岛医学院教授专家共同投入这项研究。1985年8月,管华诗主持研制成功藻酸双酯钠(PSS),被称为我国首创的海洋新药,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安全、高效药物。
# z$ c+ c( }5 N' r7 n0 M, N“藻酸双酯钠(PSS)作为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问世后,给了我们很大鼓舞,认识到海洋药用资源非常难得,而糖类物质是优秀的药用资源的基础物质。”管华诗回忆道。与此同时,与胞外β淀粉样(Aβ)斑块和细胞内tau蛋白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研究引起了各界重视,也给管华诗团队带来新的启发。基于藻酸双酯钠(PSS)的作用机理与其有相似性,他们据此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逐渐构建起海洋糖库、不断完善海洋糖工程药物研究开发技术体系,并制备得到多种寡糖,其中一个就是甘露特钠胶囊(GV-971)的前身。 $ N2 m& @) N& v& W, p5 C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GV-971早期研发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此后历经20余年的砥砺前行,深度研发由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绿谷制药接续完成。其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对提升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 v' C9 `& N# H* u强大国力促海洋研究 谋海济国 / o6 S, ^" w: A" |
海洋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个事业。从学科角度看,凡是陆地上有的学科,在海洋中几乎都会涉及,有些还是海洋独有的。
& a. r8 @ f B8 \/ K$ h我国整体实力增强极大促进了海洋研究实力的提升。管华诗说:“没有雄厚的国力,研究海洋是很难的。正因为我们国家的富强,才有了目前海洋融合研究能力的培植,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这个状态、这个水平。” : F# m6 Y0 W5 ^) F2 @$ s8 Y) q! k
/ f: ~: [% d% Q0 l! _8 K# e; R" K$ k9 c
# ~" y. U9 Z+ [2 h; ~, E. n% S) v$ J从25岁大学毕业留教母校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开始,他带领团队,克服了实验设施缺乏、可借鉴科研资料稀少、经费不足等困难,先后研制发明了包括PSS在内的5个海洋药物及多个系列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取得几十项国内外发明专利,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 , f9 X8 v/ s# q. l% s
作为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管华诗亲身经历了我国现代海洋药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已初步建立了海洋糖类药物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建成了海洋糖工程药物研究开发技术体系,以及海洋药物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基地。 4 O3 [. J0 p/ E4 [
“GV-971的成功,如实反映出新药创制的艰辛全过程,也带给我们科研人员一个重要启示:通力合作是重大创新药研发的必要条件。”他由衷地感慨。
6 C% K! W) K$ i5 m8 e$ E! D+ {管华诗认为,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最基本条件。创新药研发是一个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创新过程,尤其需要多种学科的密切配合与协同攻关。因此,他在身体力行、填补我国海洋生物制药空白的同时,在掌舵中国海洋大学的12年间,率先举起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旗帜,坚守“海洋”特色办学,围绕核心学科群,逐步形成可相互支撑的学科生态系统。目前,中国海洋大学已基本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学科体系。
. s* q8 \8 ?, {4 ~1 C
4 o. s- O6 q, q" t+ X$ H
* [% r- O: v8 o) ]
/ f, ?) {8 N k$ S! b p“我当校长这些年很有‘福气’,因为这期间国家对教育的需求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管华诗说。
% X$ x" n* |) V& A0 w) M用海洋胸怀做海洋事业 海洋强国 - s, t d$ }& @0 b! K
开发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时指出,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管华诗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 / u- y4 J: ?' `! u. _3 T l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制订相应计划,斥巨资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已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但迄今为止,已上市的海洋药物仅有16个,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潜力巨大。
. O4 M' B3 {& Z“开发海洋,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很容易得到体现。”管华诗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研究海洋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的科技行为,在这个前提下,应该更强调团队作战。作为一个海洋科技工作者,要热心主动地投入国家海洋强国的建设队伍中,首要的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5 [: }( q8 v- `3 N. H
这位做了12年大学校长、20多年院士的老人,始终把自己看作一名普通的海洋科技工作者。
5 \. f, a5 a; l1 ~6 x1 o( r( C/ x7 |4 V# ]" m+ s$ h: s
+ L- R H* B) {
( d5 v% j8 H( B) ^“因为常和海洋人在一块,我的体会更加深刻。在大海中,大家同舟共济,需要和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才能容得起大家,容得起各种学科的参与。” ( p7 {8 k3 J9 r6 d/ v- Q
管华诗倡导发起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汇聚全球顶尖人才,致力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他主持编纂的皇皇巨著《中华海洋本草》已经问世,其团队已初步构建了海洋生物资源库和海洋药物信息库,现有两个海洋新药正处深度开发的关键时刻。眼下,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正带领团队在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等6个领域研发新药,并承担着10余个系列海洋大健康产品项目。
3 H: i$ m+ ^: _: Q4 c: ]0 `7 L+ {5 F3 h
2 m9 e5 h% b; a# n, C
, o* `7 q7 a: \; V8 h5 ~5 H5 u
半个多世纪以来,管华诗在浩瀚海洋中孜孜以求,身体力行见证着中国“蓝色药库”的兴建和丰富,践行着中国科学家的使命与担当,为人民的健康幸福、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光和热。 1 P4 N+ y' Z* `# p9 o
7 H) h+ S7 V; W3 P
( J% m+ b0 M8 e4 m+ w<hr/>来源:新华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