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J1 m! [/ r* j) B0 T 什么是“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 6 l5 c- N& U* X2 Y' R3 `
根据山东省招考院消息,“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是新高考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专业(专业类)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专业类)为志愿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不同于以往以院校为志愿单位投档的院校平行志愿,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直接投档到某院校的某专业(专业类),不存在专业服从调剂,考生也不用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8 |! c- n( k% `& k4 c
为什么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 . v, ^$ c0 o% f
从院校平行志愿到“专业(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体现了以考生为本的高考综合改革价值取向。一是充分尊重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可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考生的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专业的问题,让考生“录其所愿”“学其所好”;二是有利于推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有利于改变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现象;三是有利于强化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吸引更多考生选择自己擅长并心仪的专业,增加其学习动力,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国家相关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5 F: H+ h% L! _& v 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后,志愿填报有什么变化? : r+ d4 E5 ^+ y* k6 K
我省在普通类的常规批、艺术类本科批的统考和联考专业、体育类的常规批,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与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相比发生了变化。
. y! q1 U4 C6 Z( y# U 第一,填报的基本单位发生了变化。以前的模式下,主要是以学校为单位,然后在这个学校的范围内选定若干招生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新的模式下,考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选择更加精准,突破了学校的限制,更加突出了专业的关键性和基础性。
. G1 v+ i# e* ] F- M, H( p- y 第二,填报的个数发生了变化。志愿单位的改变直接带来了数量的变化,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志愿数量更多了。比如原来的模式下同时报考山东大学的数学类、哲学类2个专业,只需要填报山东大学1个单位志愿;新的模式下则需要填报数学类+山东大学、哲学类+山东大学2个志愿。 7 K; m7 a+ y; b1 c8 U
第三,增加了选考科目要求。在原来的模式下,考生选报专业的时候,在同一个科类里,除有特殊要求外,考生基本可以填报所有专业。但在新的模式下,考生需要关注每个专业的选科要求,看自己是否符合选科要求。
0 R( {" C, q! W% q 第四,取消了“因不服从调剂而退档”。以前的志愿模式下,部分考生因不服从院校的专业调剂而被投档院校退档。“专业(专业类)+学校”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不必担心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考生也不会“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
7 Y9 s/ a2 C( `, L& Q% }& C! c (综合山东省招考院)
- e; Y5 d7 i2 d! r6 o5 c
) w, R& \$ @& m4 b5 E4 H$ K( P. N9 }
6 b# Z8 O/ w$ u* G8 h( Q" W% M; ^1 S. {, s
$ o$ n5 z$ t1 S! o. e; ? |3 k
/ _) H+ C/ D1 B# Q8 L! q k( j9 W! a7 K u3 V
, [; l; l3 q1 g( F, }- d, d- N$ ^0 `* [
* j! \3 f3 p( R5 `3 o8 H4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