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构造图示例 -海底地形示意简图

[复制链接]
' S* I1 m( O( ?9 c1 N' I+ f

8 C! V2 c9 x9 w, w) i2 |# O

本文由 地理雷 综合整理,为方便广大师生使用,雷老师上传的微专题图片均没有水印,请各位转载的老师们也不要用水印呀

4 U0 ~( B. L: L$ K5 J2 w% B* D

2021微专题系列分享在“雷人地理工作室”11个群里,之前加入群的朋友们可直接去下载,还没进群的,可以进第13群:857576198,在群文件下载……

) r* U6 U& G8 Z5 V0 l

技法二 成因分析类

% b3 v. M+ s8 N" X+ b4 q7 B

命题人话命题特点

, ^' g1 N5 R. @/ h( f4 \

阅卷人说失分盲区

4 I2 M( p t5 f& R/ A" s

考查方式

# r7 r T/ y- q1 `: M

以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或变化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要素时空分布产生的原因以及某种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原因。

# Q5 S2 A! r3 q/ r# q

1.没有提取有效信息,问题回答错误。

, W. g* f# b7 p$ k; a2 i6 T+ u) K

2.不能够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张冠李戴。

4 R$ R$ u9 }, O3 S7 h7 c: g1 k

3.问题回答缺乏针对性,地理术语运用不当。

4 Q( s p& d6 i3 @3 x

设问形式

$ G: l! N' s: V

常见设问形式有“分析……分布的原因” “阐释……变化的原因”等。

0 x/ j3 K& E" D7 l: a3 d0 E

难度分值

4 ` w- X# n. L8 _

难度稍难,分值一般为6~8分。

6 {1 M& I/ H# r

典题示例

5 d8 _5 J- f0 ~( i

【例2】 (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Z4 ]$ K; t1 c( i! s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8 V* _$ j! M9 T5 }

( n3 q" w+ r: O

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

! h" t3 a2 I) i+ m7 v+ o2 S

/ @% `7 ~% }' I+ u

2 }' T8 p% c# V3 }# E: Z

答案 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5 U B( W. V* ]1 a f

 

- L" ^' i3 E9 L

成因分析答题“三步法”

3 L" b8 T6 ^0 q% R* l

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

: A6 r2 j! I5 s5 G4 i% Y* u

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5 H- D, U- G( ^, a. U' f G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

5 t. d; Y- r0 j# y; A2 g7 Q& ^

(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0 v! D1 W, U3 a! B0 {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 s4 T/ ?0 Q8 I; c! B4 O: W V4 H* d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

" X5 B! @ }0 r& c2 @7 i# S/ I U7 W

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 j/ j& a5 }, G2 |1 x0 r( x# [

" _+ n7 O9 j/ ]8 }8 }

分析角度

8 I: O& i U) o) @

答题要素

+ _3 F: O g% S7 {( u" v$ Y2 y, K

太阳辐射强弱的原因

3 F% ^) Q1 A# E' t4 E

主要抓住三个地理要素进行分析: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地势高低与坡向(阳坡、阴坡)

& e$ w7 O1 N% Q; O( \3 p

某气候现象成因

1 }' J) Y' D. m3 U# v

主要从以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分析: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③人类活动;④下垫面(地势高低、地形抬升或地形阻挡、洋流、海陆分布)

3 I# v5 F. v' ~% H# o% c' y

某地降水多少的原因

( ?! N; {4 C+ u- o

主要从影响降水的因素中选择分析: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人类活动

, ^+ W$ c: T4 [( E' Y' e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原因

& C; N3 a. U1 t [1 O( g

多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①纬度位置(东西向);②海陆位置(与海岸线平行);③地形(局部闭合或沿山脉延伸)

4 D- A( i& B" y" |, w

水能资源丰歉的原因

C- y; X/ U( q7 J

主要抓河流的落差(看地形分布和地势起伏)、河流的水量(看流域降水量大小)两个方面

, J; B& `9 [% _7 ]

渔场成因

; W* v1 L7 D# V& z

抓住以下区域:①大陆架海区;②河流入海口处;③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④温带海区。从饵料丰富程度上分析

x0 \& ]; c0 U1 _* W

人口迁移

4 ?, W7 V3 Y5 `

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②政治;③社会文化;④生态环境(气候、旱灾等)

! F4 D8 h) j& t: n4 z( ?6 ^3 H% i+ u

工业集聚原因

" k" _5 Z% {4 J" v/ ^* \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②节省运费和能源消耗;③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2 s8 ~+ F f& U8 ?

交通选线原因

+ L, e+ ^% r6 ^3 t% B) p/ I, Z" w

①线路施工难度,投资多少;②沿线的人口、城镇、资源分布及经济发展状况;③线路里程等

! N0 H! C" l$ A8 a0 s% m

学以致用

( g' D/ ]7 Y! O: i, Y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 `' l+ L; ]8 M

班公错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阿里地区,雪山环绕。该湖是构造湖、内流湖,湖面海拔4 240米,东西狭长,东西部的湖水盐度差异较大。下图是西藏行政区图和班公错附近地图。

; m. B9 q/ p3 k

/ C+ g8 a4 }/ T' W3 }+ {7 r' l

(1)班公错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________。判断班公错的地质构造,并简述班公错湖的形成过程。

8 |3 z$ X5 J a) a' I" E, S2 `

(2)班公错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班公错湖水盐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简述其形成原因。

; a! S1 |$ N3 z$ }

解析 第(1)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班公错位于青藏高原,雪山环绕,湖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该湖是一个断裂构造湖,其地质构造是断裂构造。简述班公错湖泊的形成过程,要抓住其形成的每一个环节,分别表述其最终积水成湖的全部过程。第(2)题,根据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分布,班公错位于青藏高寒区。观察图中班公错湖泊附近的河流分布情况可知,湖区东部的河流数量多于西侧,注入的河流淡水量更大,稀释了东侧的湖水,东侧湖水盐度相对较低;该湖泊的形态东西狭长,东西部的湖水不易交换;班公错是内流湖,湖水中的盐分无法排泄。

2 d2 u# R* f" a

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 班公错的地质构造是断层。形成过程: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隆起抬升;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湖盆;高山冰雪融水汇集,积水成湖。

5 N' A/ X* H* N

(2)青藏高寒区 东淡西咸(或东低西高)

$ K* N w) d0 @( g

成因:该湖泊为内流湖,湖水主要以蒸发形式排泄;湖区东部有河水注入,稀释湖水;湖泊东西狭长,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湖水交换。

( Q5 d9 ]3 \2 p) B4 G

大题高分练2 成因分析类

7 h) d v* c1 ?% S2 @/ W( M/ `

1.(2020·皖江名校联盟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N; R3 N4 j- L& ~9 `5 `

安哥拉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平均气温24 ℃,相对凉爽,有很重的雾,被人们称为“雾季”,潮湿无雨;10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平均气温33 ℃。安哥拉年均降水量约400毫米,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 500毫米,而南部纳米布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安哥拉矿产、森林,水力、农牧渔业资源丰富。

3 @) g- r3 H$ R5 P' g' u n/ [

O$ ] Y$ g* q3 V/ g# f1 i

(1)南部沿海地区气候干燥而温和,分析其原因。

2 c( V* c$ M9 \' r; T$ A0 A% U

(2)该国每年5~9月是旱季,但又是“雾季”,分析大雾的成因。

# Z' E) N( }. s8 Z" b* G1 I: E3 d

(3)该国渔业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

0 U6 B0 a1 W& u7 Q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我国许多工人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哪些问题?

0 s& g& ^- z' \' F$ C! P, O% h

2.(2020·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i$ C& s, A! @0 g

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的程海,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程海曾经是一个外流湖,湖水通过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1609年前后程海水位开始下降,逐渐成为封闭型湖泊。

4 m+ H+ ?8 M. i& Q

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8.6 mm,蒸发量为2 040.3 mm。目前,程海面积多年稳定在77.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5.9 m。

; e% w- y: R3 ?6 j" L; d) K

/ M: d' s% P) }" w

(1)程海曾经是一个外流湖,推测其成因。

" y4 |9 {+ n, }6 p( w4 a

(2)分析程海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的自然原因。

! D0 ?; x) f! P" Q2 { @4 \7 ~

(3)程海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倍,但湖泊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试解释其原因。

' `9 G+ z+ N: F; r( [- y. A

(4)根据现今气候条件,预测程海未来自然演化的趋势。

* a1 o* }: u4 p L8 _5 g

参考答案

* r3 V4 X& {3 S. R0 ^

1.解析 第(1)题,结合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的寒流加剧了干旱,所以气候干燥。虽然该地位于低纬度,但在海洋调节作用下,气温变化幅度小,气候温和;沿岸的寒流,降低了气温,也是气候温和的原因。第(2)题,该国每年5~9月是旱季,但又是“雾季”。在旱季,降水少,多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高,夜间降温快,导致大气下冷上热,产生逆温现象;距海近,水汽多,地面潮湿,早晨气温低,水汽凝结成雾;沿岸地区由于寒流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雾。第(3)题,该国西部沿海地区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走,沿岸盛行上升流,将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因此海洋渔业发达;该国中部和北部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水域广阔,淡水鱼也很丰富;该国地处低纬度,气温较高,水温较高,鱼类生长迅速。所以该国渔业资源丰富。第(4)题,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旱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雨季湿热,应注意防蚊虫叮咬。热带草原区野生动物繁多,应防野生动物侵袭。该国是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不高,要注意防疫病或疟疾;等等。

+ g/ M: s% Z5 r+ m

答案 (1)干燥原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的寒流加剧了干旱。温和原因:虽然该地位于低纬度,但在海洋调节作用下,气温变化幅度小;沿岸的寒流降低了气温。

/ x" \* v2 e+ X8 Y8 n

(2)在旱季,降水少,多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降温快,导致大气下冷上热,产生逆温现象;距海近,水汽多,地面潮湿,早晨多雾;沿岸地区由于寒流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雾。

; M1 t# Q: z' x4 Z

(3)西部沿海地区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沿岸盛行上升流,将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海洋渔业发达;中部和北部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水域广阔,淡水鱼也很丰富;地处低纬度,气温较高,鱼类生长迅速。

. Q- t1 o( [/ y3 m/ a

(4)旱季太阳辐射强,防晒;雨季湿热,防蚊虫叮咬;野生动物繁多,防野生动物侵袭;医疗水平不高,防疫病或疟疾;等等。(任答两点即可)

0 h6 A8 S$ `5 \( Q! a! d* F2 ?9 |

2.解析 第(1)题,根据程海位于横断山区峡谷中,可推知其形成时流域内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流域降水汇积成湖。结合程海南北狭长,东西湖岸平直,湖水深度大等信息可推知,程海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的。第(2)题,运用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从湖水收入(降水、径流)与支出(蒸发量)的对比关系角度,分析程海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的自然原因。第(3)题,程海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说明该湖泊水量收支大体平衡。程海处于横断山区峡谷中,位于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背风地带,在焚风效应影响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属干旱气候,地表径流缺乏,地下径流不断注入补充湖水,促使湖水收入与支出相当。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受焚风效应影响,程海及其流域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日趋干旱,因此该湖泊将经历水位下降、盐度升高甚至萎缩、干涸的变化。

7 E/ \" f7 ]* M6 }* X6 d {! R

答案 (1)程海地区受断裂(层)作用下陷成谷地;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积水成湖。

' u) V5 c" h. j/ I

(2)程海地区气候从湿润向干旱转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湖泊水位大幅下降,程海从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

% A* Y" b O+ S# d- @

(3)目前,程海属于内流湖,湖泊面积和水深保持稳定,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程海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此,程海水源除降水补给外,还有大量的其他水源补给;程海流域地处亚热带干热、封闭山谷,水源补给应以地下水为主。

3 H* j, Q, p3 w. ~8 Z

(4)程海位于横断山区南北走向的峡谷中,不利于东南和西南季风的进入,受背风坡气流下沉影响,焚风效应明显,属于亚热带干旱气候。因而,程海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将经历从淡水湖转变为咸水湖,咸水湖到盐沼,盐沼到完全干涸的发展历程。

. c1 G5 _0 m; i' f; A

亲爱的你在看吗?↓↓↓

# f2 d8 o+ N9 @9 F0 h+ |- d 2 ?- H2 f7 M2 y! R' S3 N. [) l% q8 T" z3 B8 B' p0 B* \3 Z' f7 I ) [8 X2 k% H& L( R$ F. W7 E6 @+ a' E. u( W( O2 o' }( F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穷矮挫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