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察站 -海洋观探测

[复制链接]
! F& }5 [5 }. a* A p
! c+ y1 g6 }" x" S( ?) N* q# D

首届“海洋潜标观测国际培训会”在山东青岛举行。 蔡亚群 摄

6 B. a" ]& y' U, G

  中新网青岛7月17日电 (蔡亚群)首届“海洋潜标观测国际培训会”17日在山东青岛举行。本次培训会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60名学员参加。学员将在为期7天的培训中学习潜标布放、回收以及数据处理等。

$ M! g R+ y; m, ]! y! Z6 P3 G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本届会议主席、“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计划主席王凡表示,本次培训班将通过文字和视频教材、海上现场操作等方式向学员传授潜标设计作业和数据处理技术,共同推进全球海洋观测研究的发展,助力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 G& G# j: p. q( F/ n- D# P/ W M

  王凡说,潜标观测是定点和长期连续获取全深度海洋数据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有力推动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由于潜标结构复杂、海底地形和海况多变,潜标的安全布放与回收和长期稳定运行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5 ]1 q1 R9 k' L( d X( O$ \! w' g9 b$ I- W, u
9 L2 B% b. n4 r7 p0 Q% ] 本次培训会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60名学员参加。 蔡亚群 摄) a7 t5 w# z0 l4 H! P* X
6 p+ c: y& S3 V! m# w$ {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时十余年在热带西太平洋建成了由20余套潜标组成的科学观测网,并已实现连续稳定运行,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大水深、长时序深海数据的实时传输,并在这一过程中创建了一整套技术规范。

$ c0 [: P) i0 g) j, Q3 f' F

  对于本次培训,国际学员们表达了期待。来自德国耶拿·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的学员施密茨(Schmitz)表示,除了潜标观测领域,她还对浮游生物的研究较为关注,期待在培训课程之余能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相关专家进行更深入交流。

6 o S4 K; a! \+ H' |- J Y) Y

  巴西圣保罗大学博士后佩德罗(Pedro)表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对潜标设计的经验和技术,例如在布放潜标的准备过程中,如何对选择观测设备、潜标深度、锚重等变量进行综合考量。

Y( r, I! _% ^5 G! d, i

  近期被任命为南非极地研究海洋综合设施研究协调员的普雷舍丝(Precious)认为,此次培训机会非常难得,不仅可获取包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业知识,还能与业内人士建立有效的联系与合作。她将此次培训视为自己海洋观测研究协调员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一步。

9 J! @+ @# A! N9 u

  据悉,此次培训会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起并主办,于2019年获得全球海洋观测伙伴关系组织(POGO)的正式立项,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推迟至今举办。(完)

) W" [+ i+ I! u9 Z3 x6 U' ?/ N& ~# {7 [ / z' E+ v$ z$ t; V- L2 H: i- A* O % d9 u9 d+ a! O3 a2 E( a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冰死铁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