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0 o7 g: z5 X 如今人们已经征服了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探索过地球上每一座岛屿,还多次穿越过南北两极,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们登上太空,已经开始计划移居其他星球。但是我们却对赖以生存的海洋了解程度却只是冰山一角。你是否想过在海底是否存在另一个世界呢? ) j4 Q1 |8 J( T0 O
" P! R2 R8 h, p8 K2 U: G2 q 截止现在,我们去过最深海底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1.1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四千多米。那么如此深的海底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水怪呢,为什么我们连月球都已经上去了十几个人了,但去过最深海底的只有3个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深海探测比深空探测还要困难?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深海探测? 3 ?( z" f" f8 M4 M9 G/ j3 P- i
% O9 j: q( C& b2 Z 首先请跟随我一起下潜到水下3米,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一个普通人在没有任何防护下最大潜水深度; ( y0 v1 f1 q" V' D. W
下潜到10至20米,我们会看到一番新景象,各种海底生物映入眼帘,鱼群们在来回穿梭,五颜六色的珊瑚礁提供了生态保障。
5 F$ u# q# \/ N/ Y 跟随我继续下潜到60至70米,这到了虎鲸的地盘,他们非常聪明和让人无法理解的社会行为,就像屏幕前的你。 - Z2 ]7 b: l, a* z. ~
下潜到200米时,海底世界又变了。生物也变得稀奇古怪。有臂展四米章鱼哥,皮肤可以随意改变,可以很好隐藏自己。还有海蛇类的祖宗巨型皇带鱼,它们的长度可达11米,而且性情暴躁,千万别去招惹。 8 j4 Y. t5 Q" G! i; v( j% L1 A2 J
下潜到500米时,这是地球上最大生物蓝鲸下潜的极限。更有趣的是,皇帝企鹅能轻易到水下500米,随意的游上十分钟,这是已知最抗压的一种鸟类。 ( `, L3 S- C8 o% y
4 K% j. e" J, r& x5 n4 X 下潜到水下1000米,视线开始模糊,同时受到的压力开始逐渐变大,如果没有潜水设备的保护,你很可能会被水压瞬间压成纸片人。
; x0 r4 p* J% \" J4 \+ X$ |+ h# Q 继续下潜到3700米,我们就看到最著名的邮轮泰坦尼克号所沉没的位置,当是造成1500人丧生,其船骸直到73年后才被发现。 & ?/ u6 `2 u w6 q4 I/ I
下潜到6000米时,我们终于到了马利亚纳海沟的开始深度,以目前的科技装备,很难在此处进行探索,所以也就成了最神秘的地方。 # M: V0 A' ^+ d6 i# C8 F. u( I* m
直至下潜到水下11034米,我们到达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此处的压力相当于海平面的1100倍左右,目前世界上只有3个人曾到达过这里。 3 u3 f" g! u- D# c# y9 o* L
然而让人震惊的是,就在这最深的海底,科学家们却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在这里竟然存在着大量的塑料垃圾,这对海洋生态环境无疑是一种摧残。长此以往,海洋生态链很有可能会因此崩溃,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必须一起努力保护好海洋环境。尤其是R国,别把自家的核废液倒在我们的海洋里,迟早你们会自尝恶果。 ! a8 X9 A# q- S; M! N
T% K- `% m9 n3 `) h9 r6 s$ T 人类至今不探索深海的原因是科技水平还未达到,相对于深海,太空探测则相对安全。有时只需要在空间站架一个望远镜就可以观察太空,但在没有光线进入的海底完全不行。更何况海底存在未知生物,涌动的岩浆,随时喷发的火山等等不确定因素对探索深海更是困难重重。 0 t& X2 J: D: V
既然这么困难,我们为什么还有坚持探索海洋呢,那是因为95%海底我们是未知的,海洋丰富的水资源,负担着全球的水体循环系统运转,甚至决定了全球的气候变化,况且海洋资源丰富,有大量经济鱼类和丰富矿产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 D9 g: g; h' O3 l; r6 K
今天的中国更加重视在海洋探索方面的研究。2020年11月,“奋斗者”号先后赴南海、马里亚纳海沟海域进行深潜实验,累计完成30次下潜,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5 o, g1 v6 ?! P' J' O V9 L
1 q2 t% _9 O) @. u: K/ u
最后,我引用一段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南海深部计划”专家组组长、82岁高龄的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曾经说过的话。 ! y/ z! P, f! o6 u+ `' O$ ]0 B
! j$ d; H) I Y: t2 c' j" W 82岁的汪品先院士曾经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深潜器,9天内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他说, . G" |# |' _' A( h7 L, m3 u
自己什么都可以慷慨,
+ N8 x) a: K* d d5 i4 t! X' M 唯独时间不能慷慨。 3 y* K' k5 k. o! J+ m: y) | D$ x f
中国面对海洋, 5 E) X% A( m3 b4 ~9 q* J
这个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
8 n. \ D* G8 L" l& r2 u( W 这个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 9 [+ P" Q0 D$ z# \' i0 _5 y
在全球性海洋开发利用的大潮中,
) H( Y7 y5 g( ` 将继续只争朝夕,阔步向前!
9 S0 K$ y" l7 V- {$ U 因此,我希望更多有抱负的青年学者能够投身祖国的海洋研究领域,作为普通人能够保护好我们的海洋环境就是最大的贡献。 # v, y' n+ Y6 s5 B# U I: o c
) r2 ?: o n$ w* d8 n
: Q2 U: o9 P- y. \7 d/ V% i2 f; k/ b7 r
0 R2 D: v6 y)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