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新华网举办的“2021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网络公益对话上”,多位嘉宾聚焦“集约高效 人水和谐”分享观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作为嘉宾主持参与了对话。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 v9 P2 ^# g* }9 p% Z
8 L+ b A9 }% b1 V: ~, z我国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
/ @' I' c' l2 J0 Z/ D7 [) S : {' S+ s3 B5 u, f
“十三五”期间,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我国水资源节约、保护、利用、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F" c7 x( k* e) [+ ~- ?& G J! H: C2 B( p( Z! Y
通过参与相关课题的评估以及调研,常纪文亲身见证了相关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他介绍,水资源费改税对农业资源集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西北地区一些农村已经开始大力推广滴灌技术,工业领域也在促进节水和再生水的利用。
6 i% q+ Y( t) Y8 I2 a! r8 I' @% a
3 {* N. V3 @2 ^$ S) k谈到污水处理和污水重复利用,常纪文呼吁:市场要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把成本降下来,更具经济性;同时,现阶段,地方政府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3 @5 j/ H0 E" K/ a" F7 H
( h& B; x! m/ [) O, G+ U
城市、农村都能找到水污染治理和节约的方向9 `( G; i6 I z$ o
7 p: p8 z& M# Q9 L6 w; C
随着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颁布实施,我国城市和工业水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形态多样、人口相对较少的农村在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循环利用上怎么做?
! G0 ?: n( d( V& }' O F. Z ! `9 V" Q/ `0 S0 H* A
常纪文认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水污染治理和节约的方向。他举例称,宁乡市菁华铺乡陈家桥村通过几年自主探索,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相结合。该村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企业,集中处理养殖污染,将养殖污染做成肥料。该村还改水、改厕,雨污分流,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目前节水效果非常好,村民可以直接取处理回用的水洗菜、浇花。" p6 E; G( t/ |, ^6 u v
. C5 A) ?. n z( n在安徽、江苏等地,也有将初级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再利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既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加强了水资源的利用,一举两得。
B* [* E- C$ S' C0 T8 e. l1 n 3 p( a) `& A6 n1 e( d
污水治理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大有可为
: A& X. l+ H; {9 U" p' x1 M* K5 I& A
' J; X6 D, Y+ u( x1 L, t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了各行业低碳发展的新动能。常纪文表示,在环保领域,碳达峰、碳中工作也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技术革新,降低能源消耗。' x% G) @3 `$ W
" u7 Y8 Q" {# i
比如:再生水中的能源就能有效综合利用起来。常纪文举例称,污水、再生水冬暖夏凉,冬天可以取暖,夏天可以制冷,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污泥还可以用来作沼气发电,有效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工作。“在聊天中,我竟然发现我们中间有的企业在污水、污泥的能源利用方面,做的比西方发达国家不差”。常纪文说。
: H! W0 _: o l) O; i7 c' y& G N- g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b* Q( _! h4 r' `4 s& D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