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学家研究 -海底地质构造图

[复制链接]
3 t& w7 _* t8 Y; }8 E I* r

) K: I* p& N, r# t4 |

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 S+ i- n2 s# s" q* q- V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领海,这是一片富饶的“蓝色国土”。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秉持海洋强国的初心,数十年如一日,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为中国赢得海洋科学话语权一直在不懈奋斗,80多岁还3次带队深潜南海。  《初心如月 爱在家国》系列报道,今天(14日)我们为您讲述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的“深海梦”。 4 ^, V8 V6 Z9 w5 Q

  最近几个月,八十三岁的汪品先格外忙碌,他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南海深部计划,历时八年,今年10月就要最终完成,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对南海深海进行地质、水文等系统性科考。就在一年前的5月13日,为了探寻课题的关键证据,82岁高龄的汪品先亲自乘坐深海勇士号国产深潜器,先后三次下潜到西沙1400米海底,当时,他还在癌症康复治疗中。

( K5 |+ y( H3 v; t+ L: d

) J) M4 k! m! K: A4 \

+ L1 F% E; P* x6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有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这个95%都是我们国产的(部件),这是很不容易的,特别骄傲。

0 k1 ?" o- Q: |; u( U6 r8 v/ s

  对汪品先来说,坚持亲自深潜,除了要掌握第一手资料,也是要实现自己40多年的一个夙愿。上世纪五十年代汪品先留学苏联,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回国后参与组建了我国海洋地质学科和海上石油勘探工作,改革开放后他再次出国深造,那时,世界强国之间的海洋之争和海洋科技较量已经开始。汪品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感受最深的是差距。

7 r- E; _) I& q6 K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我第一次听说深潜,是一九七八年访问法国。世界上欧美国家到深海去,那是二次大战后,真正达到高峰是六十年代晚期七十年代初,而那个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6 x$ u5 k, h; e

  利用钻探、深潜等尖端技术,对深海进行地质、水文、矿产等基础研究,这是海洋科学的前沿领域,也事关国家长远权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汪品先带领团队开始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决心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已年过六旬的汪品先毅然开启了常年漂泊大洋的新征程。

& n5 a9 T% e. a" |, j0 H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这是我76年到96年的科研成果,96年我60岁,(本来)应该退休,这是这二十年的成果,当然(现在)超过二十年了,就是说我要干的时候干不了,等到应该不干的时候机会来了,然后(现在国家)有那么好的条件,而且(国家)也重视了。

0 y: c6 q, o, ^' E

  近年来,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汪品先和同事们有了更大底气,乘上了国产科考船和深潜器,一批批原创成果,多次获国家重大奖励。从2011年起,汪品先发起和主持了南海深部研究计划,8年持续科考获得大量资料证据,打破了南海是小大西洋的欧洲中心论传统认识,在海洋科学界提出了中国主张。

7 a1 n2 E9 J7 F r" \: K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这是我们这次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改变了对南海成因的看法,我们会拿出很像样的东西来,我们想在国际上证明,对南海深部的认识,主要是中国人领头取得的。

& Q" U! r, g: K3 o

  多年追赶,不懈努力,拿汪品先的话说,中国在国际海洋科学领域已经从小伙计、打下手,逐步成为平等伙伴。这段远程视频是汪品先的学生们从临近南极的西南太平洋发回的,在全球科学家首次探测这片未知海域的联合项目中,中国学者占了三分之一,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中国不一样了,中国现在有(技术)手段了,但有了(技术)手段你还得有脑子去用它,这就是我们的事了。现在如果做得不好,那就不是别人的责任了。

5 ~2 {1 [) T; B L

  对待科学研究,汪品先一直主张要放眼长远,耐得住寂寞。今年,由同济大学牵头的国家大科学工程——海底科学观测网正式动工,海底布网,智能采集、实时传输,这是最新一代的深海技术,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因为没有成熟路径可循,当初立项时曾出现怀疑和争议,但汪品先态度坚决,不惧风险,坚持原创,将来才能领先。

: t- }8 x8 q: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汪品先:你现在做的东西,很可能过了三十年人家说他当时是对的。基础研究不是马上就能收益的,更别想拿到钞票什么的,我们就是把这个问题研究了,把新的认识开拓了,后人会来真正认识。

. i' |& R0 V/ n! s

更多详情

( z/ R! w+ p- U" B7 [; c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电话打到办公室,他都在。

7 K4 f: J" e/ R6 K% E1 N

这位把办公室几乎当作家的人,就是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本应颐养天年,他却仍然坚持每天早上八点半进办公室晚上十点半回家。

) l% E9 u" m& l, G- P/ H" S. o1 ^

2 o& m. [& o' h/ a* n, D

e: t) P" ~1 n, O) k

0 Q' @/ z0 }2 E: ^( P. d

  探索大洋40年的他,今年终于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上最年长的“乘客”。

- k% U; C l+ D8 m

: r7 J D( C$ {/ N

, a0 [9 m) s2 m0 E! M: F

  5月13日,下午5点多, 82岁的汪品先经历八小时“探险”,成功回归,他纵身一跃,跨上最后一级阶梯,自信地走出了深潜器。

7 Q2 W5 ^5 P2 A7 I

  如雪的白发和红蓝相间的潜水服在辽阔的南海西沙海域,如此耀眼,他把左手紧握成拳,放在胸膛前,沧桑的脸上露出坚毅的笑容。

& L, R9 A) t N2 c0 ~) i

( b) ^: j* r$ Q2 q) z4 ^" H

  这趟深海之旅,是他等了大半辈子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之旅,他通过3次下潜到1400米水深以下,亲眼观察到甘泉海台冷水珊瑚的“慢生活”和海马冷泉动物群的“快生活”。

. _( b' O4 t7 x# K! y9 K

/ L: ?4 z+ Z& X G1 M

  其中,冷水珊瑚林的发现对研究海底生物有着重大意义。

/ L, l" H, U- E9 J3 Z- q x

  “以前,大家认为海底岩石是没生物的,但是现在看到了冷水珊瑚,而且这些珊瑚全部长在石头上,那么就说明,岩石质的海底是有生物圈的,这在中国是没有注意过的!”当汪品先一走出深潜器就怀着激动的心情说道。

1 Q* ?5 I8 {# \

8 i, r7 N {' o; q

  82岁的汪品先在这趟14天的南海漂泊之旅上,尽管被大家当作“大熊猫”,每天护士都来给他量血压,但是,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有自信。

) H" r" U% f3 `5 T

  他有时5点多起床去海上抓拍日出,白天和大家一道进行学术交流,晚上开会听取下潜人员的汇报,安排第二天的下潜计划……

& [2 A! V3 J9 k [* h& W, _

9 T$ T: B6 C" D

; i0 J6 a- P. i% c! | z

  那碧蓝无垠的海面让人不禁想起了1999年,那是汪品先的第一次南海科考,作为首席科学家的他已经63岁,临行前,汪品先给夫人留下了一句话,“能活着回来就算赢。”

B+ }( s1 l. b

- K% n" f2 L L

( K+ G6 k) l* i3 M7 c. w7 N

  汪品先和他夫人孙湘君在莫斯科一起读书,从相识,到相知,最后相伴。

# q9 Q# A1 t3 c5 k

  学成回国后历经30年两地分离,从青丝到白发,因此两人格外珍惜朝朝暮暮的时光。

0 x/ l$ t! }+ c3 `; f9 b# x& u

. `3 V6 S+ ?+ S1 M/ W3 L) l$ N

  直到现在,二老的还经常一起去学校办公室,然后分头工作。孙湘君刚来上海时,同济大学给安排了办公室,但她不愿意去,把汪品先办公室的隔壁会议室当作自己办公室。“她就想和我一起办公。”汪品先的脸上漾起甜蜜的笑。

1 v- I2 Z/ ?9 E/ t1 x

  现在,对汪品先来说,生命中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他珍惜和老伴在一起的时光,“对我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我是倒计时的,别的都可以慷慨,钱我也可以慷慨,时间我不能慷慨,因为我没有了,我在时间上是很小气的。”

" W* H: ?( V9 x' j2 R; B' Z; r

  这位对时间“很小气”的院士,经常开玩笑说他:“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我现在能拿得出手的作品,都是60岁以后完成的。”到了晚年,才挖到了深海研究的学术富矿。

& K/ p) p+ `5 L& y5 d0 i

8 d4 ?4 R$ k; z( }

  有时候,也许年轻时有的事情想做做不成,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这是一种骨子里的执着和信念。他心里总是有种遗憾,觉得自己最好的年龄没有用于搞科研,后来又没有条件和资金,只能跟外国人合作,丢了“海洋”好多年。“趁我现在还走得动,一定要去看看。”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

, o [2 G" S/ q, s3 u! ?

  不在乎年龄大小,不断探索生命的厚度和广度,汪先品不是个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明代作家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画家齐白石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 P+ a1 q4 l2 c, K

6 ~, E$ r' e# P0 \) G: Q

  在人生的竞赛场,他们坚定地一路小跑,比年轻人还充满了活力,不仅仅跑赢了时间,也跑赢了自己。

G4 J+ l! {% y2 {# d7 p

  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自身的价值放在历史的维度去衡量,将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也因此,生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 l, o* E {" D$ M* R* f4 Q7 Y

- j. I' q$ C$ v5 @0 G

  爱因斯坦说,“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要去实现,这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是在有了物质或者精神的满足之后,社会价值才是我们终极追求,是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标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 m( r8 @: t' k

: M1 F7 o4 f5 G/ ^9 C- ?4 k5 W

  很多年轻人或许听过这样一句话,你不能改变这个社会,你就只能去适应这个社会。这样的论调和姿态,透露着一些消极和宿命。殊不知,将个人与社会连接,将个体融入时代的进步,年轻人就能不断改变世界,实现自我。

" Q4 G( D- o8 c! q5 B: [4 f8 |: [ s

相关内容回顾

: D/ c/ D. a1 D# b J

7 x9 z2 j0 z/ i s

 汪品先院士:大洋钻探计划的前世今生

2 F) i2 o* e' a+ n

+ u5 V( ~, p8 Q

 【人民日报】82岁高龄下潜1400余米水深 他是汪品先院士

2 C2 E; L) Q+ Y5 V; m

( A! r: b/ G4 ~8 \

 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我拿得出手的成就,都是60岁后完成的

1 @+ X" m) N; G# K# r- s

, f0 @& P% e v4 x9 H

 汪品先院士:科学与文化之间,不能“两张皮”、不能“断头路”

$ d2 q( F2 i+ M5 [4 b+ q# c

- r8 j3 L/ r3 v. x4 m8 H

 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八旬深海“勇士”的慷慨和小气

4 Y1 q& G0 X" h

9 l j. t0 U, I

 同济大学“深钻、深网、深潜”团队 | 汪品先院士领衔,一直瞄准深海研究的制高点,积极推动我国“三深”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J1 u$ W, m! ^3 [; V* k& s

" ?. n' h9 u0 _

 央视《面对面》专访 | 82岁“深海勇士” 汪品先院士谈科学精神:“要爱科学本身而非它背后的钱” ……

END信息来源: 央视等# ~$ y2 `& ]' `3 _$ X) x% b S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4 I! Z( ^/ f! W5 g" B
大家都在看9 j7 h5 k% d% y$ P

: `* R0 |" S5 V" S, W

历届规模最大!一场海洋盛会“2019海科展”即将拉开帷幕!六大展区 亮点多多……

: \( [1 h* A1 g& g( X+ ] F

移师深圳!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 将开启“中国海洋第一展”的新纪元

; O6 U3 e: o6 @6 {

►2019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东亚海洋博览会即将召开!| 2019年9月4-6日

4 q- I7 n n) Y. b! f$ h/ t' V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

2 U9 O5 K8 E, s1 x

►《10000个科学难题(海洋卷)》全网独家首发

% x+ c/ t% z7 d0 ]$ u' N# h9 g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e, d5 `- M2 L3 k& o8 j' o

►《物理海洋学导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董昌明教授主编 

% P1 h6 Z' p6 i G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2 Z) D9 X2 B$ ]2 ]

《海洋和海岸环境塑料污染与治理》骆永明等编著

9 A7 I* i: M/ I- s, w

►《珊瑚礁科学概论》余克服教授等编著

/ l# `+ ^. { v4 P1 N* s

. V5 [- I* p& ?

: U F8 Q! A1 t( Q; p

海洋知圈

; M0 v1 Q# t1 O& |" d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g3 @& w" d- L9 X8 c: n* {; h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 N2 j, Q8 ]& b4 M, n( N P+ r

% G% }0 T* I% i. C; }. I! x7 R5 V

9 u! G( u8 q, m0 |% v; g' g* o1 K) l " ^& _0 `3 ]& ?- x! W5 D0 ?# P+ e5 E2 m * S* q/ K& ^; {3 r5 _* `. j - g, z2 F* t& F4 Y/ r* h) A; a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尖叫的土豆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