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B1 o V/ [% ^ n2 \9 V2 R5 y" d
% S( L7 E) p8 g
* D$ X! S2 ^5 J
6 s/ x) C' X d( v* s2 ? 4 f; `$ F# K. L; l0 r
/ F3 w. C& {: r' t' ? S 黄昏时分的苍山洱海。朱金宜摄 , f2 w! A1 d. l) @
# c+ f8 R* L/ V% O
/ K! E4 O) A# g4 g! w. d2 H K- }% c& s' Z9 b7 r* o1 D! g. t
8 L' A) C$ X& a5 F8 X- T
+ _; n) k% y" g1 |: l, _1 J- A 大理市双廊镇水天相映,白云悠悠,风景如画。张洪科摄(人民图片) / ]$ u/ ^% i5 v# @# q
春光渐浓,云南省大理市的旅游热度不断升温。在大理市双廊镇环海东路上,不少游客骑行于洱海之滨,与苍山合影留念。“苍山洱海有蓝天白云的映衬,显得更好看了。”游客吴女士正在一处观景台上拍摄写真,她告诉记者,这次来大理是为了度蜜月,“我们运气不错,赶上天气转晴,才来第二天就跟美景撞了个满怀!” 5 g/ n8 a! e! L4 R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是大理发展旅游业的生态本底。舒适的天气条件、独特的天气景观,则是提升旅游体验的加分项。如何让更多游客像吴女士一样“幸运”?记者近日来到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对当地气象工作者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守护生态环境、服务旅游发展的故事。
' o8 q4 l" A0 O% }) ]2 v 观测一湖碧水 ( G4 U# O) \7 I( F' _
洱海水质为优,水体为中营养状态——生态环境部4月23日通报的今年一季度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洱海水质保持稳定、持续向好。在洱海近岸水域内,3套生态气象观测系统昼夜不停,时刻关注着一湖碧水的生态动向。
p1 ?$ v1 j. y, X/ y 在大理市挖色镇康廊村,一座观测平台屹立在洱海近岸湖面中。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副台长徐安伦告诉记者,搭载在平台上的洱海生态气象观测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可以监测湖面常规气象要素等指标,第二部分可以准确测量湖面至特定深度的水温等参数。 ' y$ X: F/ ~( u6 `
据介绍,另外两套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分别布设在洱海中部的银桥镇磻溪村和南部的海东镇向阳村。这样一来,一张覆盖东西岸、包含南-中-北点位的气象与水环境综合观测网就在洱海上建立起来。“观测数据将用于洱海湖-气相互作用研究和水质研判分析,为生态环境部门的决策提供支撑。”徐安伦说。
( y& c6 B& G' U5 ~ 作为云南第二大高原湖泊,洱海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容易受到蓝藻水华的侵袭。不过,近年的洱海水面上,蓝藻水华的踪迹减少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生态试纸”海菜花变多了。“蓝藻水华的出现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我们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技术,持续开展蓝藻水华遥感监测的气象条件分析与趋势预测。”大理白族自治州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主任高志伟认为,气象对高原湖泊水质影响十分显著,今后还将继续研究气象因素与洱海水环境之间的关系,让清澈的洱海长留于云贵高原。 9 Q0 Y5 j: s' K- f; \) w6 ]& {
读懂下关的风 8 X/ v; J M# U/ ?6 H
今年春节,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带火了拍摄地大理市凤阳邑村。记者看到,来凤阳邑村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老院子里喝下午茶、佩戴民族特色头饰、在电视剧取景地“有风小院”拍一张“主角同款写真”……文旅与影视相结合的新玩法,受到年轻游客的欢迎。
2 a) ]: x6 t! D# q1 ]: _6 V' H B “大理之所以被称为‘有风的地方’,正是因为常年吹风,风已经成为大理的一种自然景观。”大理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杨澄告诉记者,大理市下关地区位于者磨山和苍山南端的风口上,当气流从青藏高原奔涌而来时,遇到南北走向的苍山,一部分气流会从正对着苍山南端和洱海南端的下关峡谷拥挤而出,形成急速的峡谷流,也就成了“大理四景”之一的“下关风”。
3 O/ ~1 k( v% z8 z9 D# G 如今,“追风”成为大理旅行新体验,游客们不仅想追电视剧的“风”,更想感受“下关风”扑面而来的畅快。在小红书、马蜂窝等内容平台上,“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成为大理旅行攻略中高频出现的金句,不少网友对这种追逐自由的旅行观念产生共鸣,到大理旅行的意愿进一步提升。 ( u! j$ } m2 L2 u* k- D
杨澄表示,从对大理的风产生好奇,到研究大理的致风机制,自己正在从事一项充满挑战与趣味的工作。她希望,通过气象科普的方式,把“风从哪里来”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相信大家在了解风的形成过程后,会更加喜爱别具一格、气象万千的大理。 # G0 {! {2 U$ _5 y: R* m) i
预报天气景观 1 c$ `1 {4 _, N4 z& e5 ^
苍山西耸,洱海东卧。苍洱之间,“望夫云”“飞碟云”“火把云”等千姿百态的云朵,构成大理特有的风景线。“夏秋之交的雨后初晴时,苍山的半山腰就会出现一条带状的云,这就是‘玉带云’。其实,‘玉带云’是洱海蒸发上来的水蒸气沿着苍山爬升时,与冷空气相遇凝结而成的。”说起奇异云景,高志伟如数家珍。
) w- N) n3 T! V0 {* O* b4 Y 天气本身就能造景,气象资源也能变成旅游资源。精准预报天气条件和天气景观,既有利于让游客安心出行,又能实现“景不走空、人不空走”,让美景与人开心“相遇”。记者了解到,云南省气象局积极研发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可以提前向游客报送梯田云海等天气景观的出现概率,预报观赏星空、湿地观鸥等特色游览项目的观赏适宜度。 8 j) g/ l# W; X `" d" O/ _$ g
此外,云南省气象局还在旅游智慧平台“游云南”APP上开辟景区天气板块,接入全省129个县市区、337个景区的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天气预警等产品。云南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做好旅游气象服务工作,让天气气候“巧绘”欢乐旅程。(记者朱金宜) 8 w- r2 \6 R/ A e2 P( b$ A. h, t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4月27日第 11版) ' k! Q* R8 m4 O$ u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 O% ^8 o" r0 X( R*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9 T l" L0 a- ]/ T! }
" {: R) J0 G% ~% U, J/ N
" [" b8 ^4 {. W6 f0 `, F
+ f8 Q, O( h6 b! x3 p0 O; L
! m3 c5 v# ?- z# F
# R$ ^9 P h+ s& G! q7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