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学研究项目 -海底地质学研究项目名称大全及图片

[复制链接]
- z; ]& G2 \. G0 V/ g- b9 I

# ?# a* o- S& _) d0 `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局

* g, Y2 `; k9 i \' q4 ^

中国-东盟-CCOP海洋地学研究及培训

时间:2017年8月15日地址:广州活动介绍 ' d5 t0 q9 ^. j+ d. v' Y

2017年8月15日, “中国-东盟-CCOP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倡议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技术培训班”在广州开幕。这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展示海洋地学发展成就,深化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交流的重要活动。

' o3 l1 @0 o% q" J

2 E* ~2 N8 i% Y" h. Y1 v

研讨培训班开幕

. n4 Q0 M) A2 D

0 d7 K5 o; j- W

深化地学合作  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x: [: W* D2 h

本次研讨培训活动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主办。来自中国以及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6个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专家参加研讨活动,共同交流海洋地学调查研究进展,共享科技进步与研究成果,聚焦合作方向,规划后续合作路线。

: r/ {6 }9 _) u/ c& c0 w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P. K' X' L G

叶建良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地处南海之滨,与东盟国家同处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区域,与多数东盟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东盟倡议项目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年多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盟国家的相关部门,相继开展了海域联合调查、天然地震联合观测、海洋地学学术交流等,取得了初步成效。他表示,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的大门已经打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愿意与东盟国家的相关部门一起,为贯彻落实“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打造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平台,在基础地质研究、能源矿产勘查和海岸带评价与灾害监测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提升中国-东盟海洋地学水平。

8 W+ w2 _1 ^8 e5 f# v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主持开幕式。

- ?+ R0 K4 s+ W# e* w

. k+ _0 F. G5 H3 }+ |

叶建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q$ G9 i( f' Z5 s7 H8 [

5 g1 H% A5 c% b

杨胜雄主持开幕式

6 s! D, ~7 K/ o4 Y! D

相关链接

0 ~0 D4 i" |8 a% J2 T/ l- L2 f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并于2015年批准设立了“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的倡议”项目。计划通过项目合作使中国与东盟国家共享一批地学数据,共同提升地学认知水平,提高科学预测、防灾减灾和评价海底能源资源潜力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研究使中国海洋地质学家与东盟国家海洋地学界建立广泛联系,同时为东盟国家培训100名海洋地学人才,促进和推动本地区的海洋地球科学发展,并带动其他领域合作,实现互利双赢。项目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及东盟国家相关地学机构为项目承担单位。

3 @- ~! |: Q2 F9 n& R) w5 G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处长费玥出席开幕式。据费玥介绍,本次研讨会暨技术培训班,是“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的倡议”项目2017年度的重要活动,其目的是,总结一年来,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发展成就与项目工作进展;深化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交流,聚焦合作方向,规划后续合作路线;中国继续为东盟国家培训海洋地学人才,提升东盟国家海洋地学能力。

- `/ j/ W6 c/ a a2 Z

4 \0 I) m7 @/ Q7 f! P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副处长费玥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6 W- x: o/ T. a. w2 X# C' e3 e

研讨培训活动得到各东盟成员国及东盟秘书处、CCOP技术秘书处的积极响应。有37位政府官员和技术专家参加研讨和培训。中国参会代表50名,主要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科学院的青年地质科技人员。 

- m/ c( Z) f6 K4 p" u' V

" M1 y+ w8 }( X: f* N% E3 x8 I4 A

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技术代表参加会议

6 [3 S4 q8 l4 I. O# Y D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高级专家担任培训老师开展技术培训。并安排了海岸带湿地保护与利用,以及丹霞地貌与海岸带变迁地质考察,广东地震台网中心观摩学习及地震仪器现场培训等。

|- n. v" c1 @% U. `) q

期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将向与会代表展示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进展、1﹕200万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等多项海洋地学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及参会东盟成员国,将展示一年来海洋地学调查研究进展、挑战与需求的国家报告,通过会议交流研讨,共享科技进步与研究成果,规划后续合作路线,共同提升技术水平,服务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研讨培训活动共历时8天。 

& l/ `6 \6 [5 ^- Z

- Y& W. _2 Z7 E7 N s- @

会议现场

+ }4 R) D. H+ A3 H5 U- I% p

据了解

- e$ V$ [ a& L# j: Q/ V* R8 l, _

中国和东盟成员国主要为海岸国家或海岛国家,同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复杂构造区内,自古山水相连,古代丝绸之路和商贸往来把中国与东盟国家联系在一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面临海岸带地区的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减灾防灾方面问题与挑战,需要开展区域合作联合研究。 

4 |0 l, j5 c; }, t

2016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广州主办了首届“中国-东盟-CCOP海洋地学能力建设和减灾防灾研讨会暨技术培训班”,取得了积极效果,搭建起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平台。

0 c1 ]& n; t: x

近一年来,中国与东盟秘书处、CCOP技术秘书处、有关东盟国家密切沟通,交流合作,取得初期收获。中国与老挝签订了天然地震观测与深部构造研究合作协议,在老挝布设并运行了2个流动地震台站,持续获得天然地震观察数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柬埔寨签署了海洋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启动了海岸带环境与防灾减灾合作交流与野外考察,开展了地球深部构造共同研究,在柬埔寨联合考察选定了两个流动地震台站布设站位;中国与越南实施了海上地质联合调查和海岸带对比研究项目,取得了大量实测数据与初步成果。中国与缅甸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主办了两次海洋地学研讨会。

7 B) P9 J* d) }0 i o4 ]

一年来,中国以多种形式为东盟国家培训天然地震观测与应用研究、海岸带环境评价与灾害监测,以及海陆地学编图人才50余人。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良好局面已开始显现。 

随着中国-东盟海洋地学合作平台的建立,合作的不断深化,今后几年将按照规划的合作路线,积极推进合作项目,并不断拓展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合作领域。 & b8 P: e1 T& C: U6 l4 e# Y

`9 E. }, \9 C% H6 A4 j

稿件:王嘹亮 朱夏

- u$ F& q" n6 t u/ X* z2 O5 b/ k

编辑:曾文娟 朱夏

1 U' L: a! A% B3 b, x, n) ^

校对:薛俊辉

( P) E; m( k* Y" e+ g* x

) y E' U5 Z+ n- ]. r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 Z8 j' {( l* G* C2 l) }9 O

请为广海局点赞

( w! B1 W+ F! @ 5 S" O. B0 [' I9 k: } - f5 v+ g6 B' G0 {, o& M/ W 2 _3 s# Y! E# [# B, H8 ` 7 \- g& H+ D# y- P% x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原来可以笑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