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家 -海水入侵的原因

[复制链接]
/ G B2 \5 K4 ]

世界之最一直是人类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那你知道世界上最长的生物是什么吗?它其实是由多种生命个体组成的群体生物,并且拥有很细长的触手和独特的圆环形状组织;

' P& p9 |3 j% Z; `9 L

常年潜伏于海底几千米处,那么这个生物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本期子牙童趣知识局就来带大家了解管水母的秘密。

E! ^! g( H- A* o' H/ l

最长的生物

5 V6 T% X5 p, e! Q

说起世界上最长的生物,很多人第一印象是蓝鲸,作为现存的世界上体重最大的生物,也是海洋霸主,长达30米的蓝鲸自然也是被推上了最长生物的讨论之中。

' ]4 y% k" \! @- W% c7 o
\" t) D$ `' K B. U
! \: z2 z. u) Q# C 3 b- }: F% }! I8 U7 t
" Z9 {2 [( V% T: y
) L5 n+ H3 D$ \5 r |

也有海洋生物爱好者说是巨型章鱼,章鱼张开触手长度可达惊人的60米,自然也配得上最长生物这一提名。也有人提到在海洋中肯定有比这二者还要长的生物。

5 S8 F7 y0 K6 d" ~

毕竟深海的生物存在很多可能性,也许某一天人类会发现一只比蓝鲸还要长的鱼类,或者其它生物,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 L$ X* h9 N# _! j) V2 F$ x% G* i) E4 b3 Y

不过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一直都是事实胜于推理,在人类科学已经探知的领域,无论是蓝鲸还是章鱼,其体长与深海中的一种生物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 U6 o1 [' ^7 P; Z. V. ^2 |
2 e. @8 v+ i% }2 }) Y
& P h0 Z3 m) \6 u* H) w " w. A2 G6 k; u! _, H0 Q
6 L# N! P' |& |' @: D0 c
" W" c5 j. s1 m7 }

故事还要从科学家们在海底的一次探索说起。不久前,来自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域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

& n7 {5 _8 k+ ?- ~( [

当时科学家驾驶着科考船停留在澳大利亚宁格罗海底峡谷海面上,研究人员操控着遥控无人潜水器在深海峡谷中进行勘测和探索。

/ v9 ^/ ]7 o0 M& c+ d- u

在该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生物,起初科学家们以为这是蓝鲸,但是根据测试仪器传回的数据,该生物的体型与蓝鲸有很大差别。

! R7 k/ j: W4 r/ |, a
# V; G3 J( H9 B( K) Y0 L {
- |1 }: b+ {) V, J 1 p; x; L/ z$ |0 z/ E o6 g( s
0 y( { x' T& a- l
/ T4 V" J+ `9 [1 s

这个结果一下子提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随机专家们根据传回的数据进行1:1还原,结果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个海底发现的生物让在场所有的科学家都兴奋了起来。

& i6 X' j, A+ S# ^

也让他们的研究实现了突破。那么科学家在海底发现的生物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生物又是怎么让科学家们兴奋的呢?

1 o7 Z; {$ j9 F; b) |- U

体长的用途

4 ]. l5 {4 S: q; c+ P' E8 L

据专家称,当时发现这种生物的时候,整个团队都以为只是一条普通的鲸鱼,直到科学家对着传回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才发现这种生物并不属于鱼类。

' t! s+ J5 D9 f4 h- U
$ [# l6 T8 Q( H6 v3 d* A. W$ n8 d
8 T5 w" e& z" p! I 7 V; F: o" k4 B/ z
8 s, D- R7 ~' p5 K: S* S
+ d; M0 X/ b7 |

这种生物从里到外绕成了多个同心的圆环状,并且蠕动着在海底缓慢前行。根据专家的判断,这类生物应该是管水母的一种。

6 D) e8 x6 s" k$ J- X( D

管水母又是众多个体集成的群体,所以一般管水母都很大。而专家们在西澳大利亚海底峡谷发现的管水母体积甚至超过了人类已知的最大记录。

! l8 q- B- J8 E' ]* a8 \1 @

据观测该管水母最外圈生物群的直径就达到了15米,所以单单管水母最外圈的周长就达到了惊人的47米。这里拿蓝鲸来做个对比,一般蓝鲸的身长可达到30多米。

2 _/ a$ V. G4 l+ L; y; x) O
- c0 [' {( K' u) H2 y
+ h- U, M r$ | v7 m2 x ; T: O* D4 {" [9 |
' s& B( G6 v0 P, B9 O" Z
# h+ P( I. o1 Y7 G# \+ r

而管水母最外层周长就超过蓝鲸10米之多,加上管水母内圈还有一些生物,所以科学家们预测该管水母的长度可以达到110米,相当于一座摩天大楼的高度。

9 S& `8 t: K9 j. K) m" F0 m

那么管水母究竟是什么生物呢?它又是如何长到这么长的呢?事实上管水母并不能单独称作一只,而应该被赋予“群”的概念。

/ Q: b A/ M4 y- ~" e

管水母属于刺胞动物,是由水母、水螅和珊瑚群等海底生物族群组成,所以管水母严格意义上属于群体生物。

8 @! E7 o( R( ^+ L
# S$ A" {! i T9 L( ^+ R
0 j7 A( u' e7 f* Z+ `6 D' J( Z. z 6 ]* y, k1 |) N) \2 e; w m
6 X* t: G% ]- R+ N. n
) c! ^" ` U6 \: T

管水母的所有生殖细胞最初都是起源于同一个受精卵,但这些细胞通过吸收母体的营养而逐渐成长为不同的形态,细胞长大后又变成多个独立的个体。

|2 e- B D/ ]9 b

这些个体在长大后并没有脱离母体,而是继续依附在母体上生长,越来越多的个体逐渐构成了管水母群,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管水母其实是一个不同生物共存的平台。

, u5 N3 v+ R5 N1 J

共生之美

' e; m4 f% y+ n& s8 \

但是又和一般的生物群体不一样。常见的群体珊瑚群,每个个体都是同族群的珊瑚,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长习性。

! W: a7 j) ?7 ?( h4 `' d% s& G
/ j. _# u& g) l. L/ g
, a; L" R1 C9 W3 V( Q : W) @ E8 ~6 ?
3 J3 _: w1 r# t5 |; A
7 ^: p6 l8 C+ k9 [7 h; l! v: l( p

而管水母不同,它有多种不同形态的个体,每种个体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就像是人体内的各个器官。

( F) Z0 k; D0 m- ~

管水母中个体又可称作孢子,这些孢子可依据活动习性分为游动孢子和固定孢子。一部分游动的孢子规则地排列在管水母顶端。

: x' Z: I# t6 @# t7 X1 j

主要任务是通过个体有规律的收缩来推动管水母前进,而这些游动孢子只有这单一的功能;另一类游动孢子拥有细长的触手,主要通过触手来捕捉食物。

% G, @2 O! m, J" U' q3 s
/ h `/ w" O- m4 e: W
4 J2 q, T' X. t, G, z! [# _ - `% `9 Q; ~5 D3 J6 H
" N2 L2 k m! _- P; Y
: D* u w5 N/ A" p2 C

然后再将这些食物输送到母体中。介绍完游动孢子,有人会思考那么那些不动的孢子又有何功能呢?管水母是否还有其它特殊的习性呢?

2 f7 `1 P5 ~. D7 g( [- b- q

管水母拥有两种类型的孢子,游动的孢子分别负责游动和捕食,而另一种不动的孢子主要组成管水母的其它部位,负责水母的繁殖和生长。

! p/ H, b2 c5 g' \- M* C+ _

两种孢子构成了庞大的管水母族群,缺一不可。自从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发现了这类管水母,引发了生物学界的激烈讨论。管水母究竟属于生物个体还是生物族群呢?

3 c/ e. T9 H, B5 }1 F
% R Y) i" L; d( B z: B
" O4 y: w7 q, h( U6 | $ h( G& a9 }! N' `! i5 n
4 ~! }- H6 S- E. O$ ?0 p* Q8 I
! m- j4 n- T N" O- q2 ~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按照传统的人类生物学似乎难以解答这个问题。首先,从管水母的进化史来分析,其所有的孢子都源于一个相同的受精卵。

' B# m' W" R2 I. c+ O4 y

把孢子的分裂看作是克隆,那么管水母受精卵则是克隆的胚胎,所有孢子共用一个克隆源,因此管水母确实是每个独立个体的基础。

# Z5 [) T* N3 ?+ |, l1 Z$ w( [

只是在漫长的进化中,管水母需要不断适应深海环境。孢子在深海恶劣的环境下选择了与母体共存的生存方式,也就形成了管水母的群体生存方式。

" Y' {- C/ d6 U) j7 E
5 l i: A* s R2 T
8 I; w. e' p9 P: ~8 i& v : i4 T0 D4 u0 z l- V1 n
$ e' G$ N9 S- q; Z7 ^
7 N/ s2 {. ^4 W; Q

不过,这些孢子具有单独生存的能力,因此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孢子也能被称作生命个体。管水母是由多个独立的孢子个体组成的生命群体。

! L5 c+ H- a) l

但是其每个个体又有单独生存的能力。只不过在复杂的环境下,这些游动的孢子个体难以维持长时间的生存,所以依附到母体上进行繁殖生长。

0 M# H3 o- E3 Q$ {) E

从生活习性来看管水母是由多个独立个体“拼接”而成的庞大群体;但从每个个体具体分析,每个个体都有单独生存的能力,所以这也给生物学专家带来了新的挑战。

( i2 s7 e& |) ?5 E2 [$ K' h
) G) f" H2 B. h6 O+ \" i/ o4 E
4 o+ }$ K. d) j- G , @% B$ W) s* Q" P5 \5 J$ N+ `0 j
, {# @2 Y9 @# u( O0 a
# }. o; ~8 I% n3 p( p3 Q

其实从人类生物学角度暂时无法界定管水母是个体还是生命群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管水母是目前已探知的最长的生物。

1 t' y/ v0 r8 r2 {6 e* q4 ^( T9 Y

这对于生物学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发现,也让生物学家可以聚焦于一个未知的领域。人类在对大自然的探索中一直在摸索着前进,不断发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生物。

2 Q" r! [3 g# `7 s4 q( y+ H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内容的动力。

3 i. G: g* S# J; M/ W8 v 8 E4 b! i9 Z' d) _- p, j& N7 A+ t. |* B# ~ 9 z- D; T) ]; q; k; K3 C8 O2 e * i5 \0 e8 o4 z" X) B/ | $ y& }& x2 L' Z. \# X7 F% R& 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盖好我的小被子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