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u' B4 c' C: @3 o/ N; Z4 i
) u* _! M# L1 V/ c0 ^9 \! [" V 2019年元旦我树立了要考厦门大学这个目标,经过年底的初试、次年5月的复试,2020年9月11号,我终于成为了厦门大学海洋化学的一名研究生!基本上一年的时间我就做了考研这一件事情,所有事情都是围绕考研、考上而做。 ( x" _0 y( e3 @+ B7 u% Z* Q
9 m, {9 W; F9 x3 Q& i. v # D' f% Y' P" [. |6 b" }, H
先大概说下我的基础情况,我属于学渣一类,大学挂过科,最差的一次考了我们班22名(总共32个人),因此基础属于特别差的那种。我要说的是考研与基础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这一年你想付出多少、能付出多少、最终付出了多少。下面我就从选学校、选专业、初试各科复习、复试以及一些小问题来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和教训。 8 H$ m& k0 S4 v" K
3 e% E$ q- F# \! y: o6 v
$ k& y4 p0 R' K1 t% S9 h5 V: W 一、选学校 . Q, d. z$ m/ M# _6 \0 n
: X- e: m5 L8 h 6 T5 @5 B0 ~. M( I# [/ R
我出生在鲁西南地区,但从小对海洋流露出了好奇与向往,因此本科报考了海洋科学专业。经过4年的学习,感觉自己依旧兴趣未减,并且更加想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揭开海洋神秘的面纱,所以打算考研。因为我本科学校为山东省属普通一本院校,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说出来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别人都不知道,因此研究生立志一定要提升自己,上海洋科学国内知名的院校。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当时选学校我的要求就是沿海地区的 985 或者知名科研院所。从大二开始,我基本上一直在搜集感兴趣的学校的情况,我从34所里面初选了厦大、中海洋、浙大、复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非34所选了中科院海洋所以及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然后就筛选专业课,必须是两门课(因为我基础差,4门或者更多可能复习不过来),所以pass了一批,然后结合我本科院校的历年的报考情况,最终保留了中海洋、厦门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海洋物化专业课考的比较全且出题较偏,自己物化基础并不是特别好,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吃透那么两大本书(傅献彩著);中科院要考分析化学,虽然比较简单,但它与我而言是没完全有基础的一门课,如果选择了该院校以后,专业课学习要全部重新来过,况且海洋所是中科院统一出题,难度也会较大;只有厦大专业课比较合适,考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并且历年考上的学姐学长也比较多,可以从他们身上取经。所以最终在2019年元旦就确定了厦大。再加上厦大本来就是高考未实现的目标,这也就更坚定了我报考厦大的目标。 8 P# A+ a ~6 V% j/ s! D8 t- ]
, c; u1 E0 Y( r& ^ ' `3 [8 h/ r; D5 L
下面说说我这个学渣为什么敢这么霸气的选这些牛逼的学校。首先,我认为考研与基础没有多大关系(这个基础可以用本科的分数来衡量),并不是基础好就能上,基础差就上不了,当然基础好可以帮助你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即使基础好,战略上也要重视。我认为考研能不能上取决于这一年的努力,我相信我这一年得到的值得上自己付出的。其次,我觉得考不到一个比本科好的学校就没有考的价值,原地踏步就是退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人都祈求上进。况且如果最后考不上,于我而言只要过国家线就可以调剂回我本校,因为自己几个月的付出再差也能达到国家线,本校只要有名额就会接收你,不至于让你变成“孤儿”。因此在我选择了之后,我并没有报着像很大一群考研大军一样无所谓的态度复习,而是决心一定要考上。因此从2019年寒假开始,就一直以要考上的强烈愿望在复习,看书做题。 0 F5 i$ g' p& s T( |) u
. W" a) C0 P" C# |& j) G1 ~
% g5 |0 m; }3 f9 W/ s9 D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学校的一些条件,比如985/211或者地区限制,或者选有国家重点学科之类的,或者自己有认识熟人之类的,或者自己以后想要工作的地方,或者只是为混个文凭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几个目标学校,然后再细化,具体了解信息,最后找几个专业课相同的学校,根据自己复习情况来决定十月份报考的院校。在这里建议慎重选择或者不要选择一些找不到真题或者参考书目的学校。(各个学校专业的报录比、推免情况、报考情况一般在中国研招网、校研招网、校研究生院网、学院的通知公告栏、学院的招生板块可以找到,也可以加一些该校的考研群进去水水,咨询学姐学长,当然也可以咨询卖资料的店主问题,一般会告诉你)
5 j5 S. U% x* D- m0 A 4 x" s1 z/ T( {3 _5 n1 W* l2 }
1 b$ H+ I4 K: y 二、定专业
! P, y1 r" D0 S1 D) {% K+ ~
; Z: ^$ N% P' B/ o . l3 ]/ H( O4 [
由于本科是海洋科学专业,且学习内容偏化学,因此在没有打算转专业的情况下,我就直接确定了考其下设的二级学科——海洋化学。我找了上一年的分数线如下,然后分析了这个方向的分数线情况。上一年录取最低分为370,这是相对而言比较高的一个分数了,如果今年我考的分数超过370,那就基本没问题。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根据今年分数情况,海洋化学报的人应该是比较少的,而且还扩招了名额,因此分数不仅没有超过370反而有所降低。
, I2 i- r: o1 v$ p2 k" B# \0 } ) ^2 Z @, \0 t9 C6 u' e( @
* O. Z4 k# a, e% a* w& _4 p
- a2 I% ]& U) W/ Y8 M- X/ r 8 I* \! x1 F4 s" r r; y
. I0 K$ A2 ?+ j: t$ I7 @ 各位在选专业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要不要跨专业考研)、招生人数、统考录取人数、报考人数等作出合理选择,怎么找信息我在上面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9 o" V y; ~% h E. ^3 i: q) v5 p
7 e. j/ p+ S; K5 g 三、初试复习经验
& Q; H1 m7 a$ S( W' u 9 X) S+ f4 z- k
7 @8 z* y# F4 J 1.思想政治理论 2 ^6 k3 k0 C' r
5 c' i# n, C; {) b$ e$ [
$ X9 V$ w5 O% G5 u: j 首先政治其实我感觉也没啥好说的,作为一个从小接受红色思想教育的中国人,如果担心政治不过线那就很过分了。说一下我的经验:
9 J5 R7 {+ _$ R# a% ^
0 P; x) P; F3 Z 2 p" P/ ?: a2 e, |
刚开始请跟好徐涛的课。他的课听起来比较有意思又有助于你理解、记住一些知识点,这里可以用他的书,书和课相配套对应地看起来比较轻松。我政治课其实看的比较慢,暑假白天重点都放在专业课,晚上就放在英语跟政治,直到10月初才看完政治课。在大概看完马原、思修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写肖老的《1000 题》了,这是也是一章一章地写,建议第一遍不要写在书上,书可以写第二遍。然后等全部看完政治课后就可以开始第二轮复习了。
* p# x2 W* n! Q! n6 l/ r" D * ^/ M/ s0 W% I) `/ _8 r/ K
% r( r1 m. \ l3 B+ k: t8 C3 C8 F
第二轮大概也是就着1000题跟书,写完对答案,然后回顾课本,有知识点不理解的再回头看看视频,等1000题刷完第二遍就可以准备开始写真题了(视个人情况而异)。肖老的《讲真题》我个人觉得还不错,这时候重点也是放在选择题,主观题多半你也写不出啥内容(可能我比较菜,如有冒犯请多多包涵),真题也留一两套近几年的,考前可以模拟。具体就是写题、对答案、订正、写题、对答案、订正。后续等肖8出来后就可以着手开始主攻客观题,自己先看一遍题目然后试着写一下,或多或少都要憋一点出来。比如马原有些知识点其实答案是A你写了B,但有时候能擦边,言之有理老师也会适当给分。最后考试的时候主观题时间其实还是蛮紧的,多想多写,写得满满当当让老师去找答案。最后考前就是肖4了,这也是很多人的救命稻草,主观题我觉得肖4肖8其实都看看基本就能都压中(徐8个人感觉题比较一般,没有肖8出的好,但徐背诵的的押题书可以买一买,二者重复的地方重点背诵)。
- ^' d! m/ B/ r* T) l1 I( h
# X+ U% W9 m( w, J - b1 W# G" {+ g3 [
2.英语一
! D p+ Q8 l2 C, m
% K3 V. m/ p9 f7 L1 `6 ^ # s; W2 I0 K; ^5 X" t: @' P7 f) O% c
一开始肯定是考研单词的背诵,单词我是参考的学长的经验,每天用扇贝过100—700个(第一遍因为比较陌生,一天只背100,后期逐渐增加到每天700个),我是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开始背,背到睡着,然后早晨醒来继续过剩下的,偶尔中午也会看,反正是在闲时间看,所以背单词不占用我考研复习正式时间。到12月我换成了每天定额背400个,因为晚上回来要看政治大题的答题套路和小黄书。考研单词是需要每天都背诵的,我考英语之前还背了自认为核心的400个单词。
, d' {( _0 q8 r4 l5 h$ T( O ) \4 k# N* u! |; W/ `
! {6 a; z2 g5 M- P0 ` 语法是从三月份每天看的田静老师的语法长难句(只看视频),然后学习长难句的套路,慢慢自己学着理解长难句,后来我开始做了考研英语1997—2004 年的阅读理解,做一篇听商志老师讲一篇,老师会给你分析长难句、出题套路。之后直到暑假开始,我才开始做2005—2017年的考研真题,打算一天做一篇阅读,一篇需要30多分钟,而且一错就错三个四个的样子,很受打击,做完就对答案,听老师讲解析,错的不多就自己看课本解析,然后分析长难句。
, D# N) K# }4 H! {8 ^& S ( x+ i) r2 w, l. u
A! B4 ^. `3 d3 h 翻译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是直到11月份才开始做,那个时候感觉已经做不完了,而且要背政治,我就一天做一篇,然后稍微看下解析,这样是为了有题感,保证上了考场不慌张。然后后期看了一些冲刺班,讲什么技巧之类的,我个人感觉那些技巧还是建立在一定实力基础之上的,对我并不适用,所以我就按照自己以前的方法来做,保证有那个做题感觉,不论对错。作文我看别人背的什么好多范文,而我是一篇都背不下来的,所以考研作文我和舍友合买了一份模板(考不同省份的学校),买来之后每天抄一遍,然后读一遍,一两周之后才能默写出来,这样每天都抄写,考前一天我打印了几张答题纸,然后在上面默写。23下午考英语之前我也默写了一遍。上了考场一气呵成,30分钟搞定大小作文。但我要说的是作文写模板有风险,别看那些老师和淘宝店主吹得能考多少,被发现模板了有可能是特别低的分,这个风险我也考虑在里面了,但是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用于阅读,阅读40分,得阅读者得天下,本来时间就不够,写出来那些不堪入目的句子,费时间且不得分,所以我就直接选择了模板。
( d [2 a5 Q& N" R, T. `6 U5 Y
+ m- r+ h: C7 O& C/ d
' {: p% {, `1 Z) m; f, D- B 下面我说一些英语备考过程的教训和心得:
3 t7 V' a0 Z( t: a$ @6 h( \8 s. K 9 S! i6 r+ C1 u6 r: m; y+ w. v, S- y
3 F! Y- j* Y/ Z
①单词一定要早点开始背,从决定考研那一天起。 # z! k! N! l" l* I4 n, u
3 y- I: [- P7 _
/ R5 Y2 `# \0 I/ X3 I" H
②作文写模板有风险,能自己写一定不要用模板。
2 p: K. V+ ]& \& C0 o" r( q" e 4 p% i2 K; [, P1 Z, p0 U. o4 ]5 J
; }# g1 w# N* } ③真题要早点写,别像我那样到现在还没写完。 . y+ X$ l0 W- Q) t ?) N6 z
4 [' B: V" A* ^4 {) N
0 J) b# a3 V+ }9 ^, P 英语资料:1997—2017年英语真题(黄皮书)+何凯文考研单词书+田静语法课+商志阅读理解课+作文模板(模板慎重用)。 . F( w3 _: p2 u, R0 {5 n0 ~# {8 I
' ]% L3 }4 \+ e- z$ c; b4 t
6 N- Z0 ~' d: O0 W7 @, s( [) s
3.无机化学
" z; D( U2 L: J) K4 D
/ q7 s9 E* b4 o7 g5 e " i6 X8 A! h2 f% r) W3 r
无机化学上册基本上高中+本科学习的内容,不是很难。我在3月—7月只看了上册的与结构化学有关的部分和配合物,总共三章,其它章节就简单看看书直接做课后题(其它几章内容都类似于物化的初级版)。然后暑假开始在网上找了无机化学配套的视频课,配合《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开始系统的复习。书的讲解体系比较清楚,看一章做一章课后题,第一遍做课后题基本上还是得翻书,做完我再背诵课后题的知识点。这样直到十月,课本刷了三到四遍吧,于是我开始做真题,从2008年开始做,一套真题给1.5—2.5小时(因为考试可能会紧张什么的会占用一些时间),不超过2.5小时。做完之后先对答案,然后翻书把每个知识点的细节写出来再背诵,基本上是4—7天一套真题,直到考前基本上刚刚做完一遍。真题可以找学长学姐要或者去淘宝买,基本都会买的到。
2 S) T8 M5 W8 V! V5 I
9 d9 g! N/ W( e- W1 E5 X 4 ]1 _0 ]3 e% R: P! o) l
教训:
% d& w5 f3 M4 q# q7 {. _
. O; j& ?: C1 _/ k
' q9 ~ W+ R4 x/ K ①真题早点做,专业课真题最好多刷两遍! ' D* T- m& N$ `$ W D. ]4 _' T
6 D, f+ P7 W5 M( n : o$ e* G2 E; T* T9 \7 G
②无机一定要整理自己的笔记,在看书一两遍之后再整理,否则就变成抄书了,没意义。
/ g" |0 C7 b2 V) d( \' w
+ q0 H4 V5 ^ A% n& J! L
4 M- a! t0 N& t' ?3 _ M; \ ③元素周期表要记住,除了锕系和放射性元素,其他元素要记住,要会画元素周期表。
+ @' L: [6 _4 U& n# T1 \4 p ' V5 g* ^- S0 _% G$ m+ ?
+ L2 H2 \2 ~! W ^- i% x 无机化学资料: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上册+无机化学2008—2017年真题。推荐书目:无机化学(宋天佑)+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 q+ X% N" o8 e5 |0 g+ w% H ( p! ]$ _4 {8 b1 I
2 J) Y! G, F2 d7 _
4.物理化学 ( U) d" Q3 O* Q4 k) U
; Q( ~, u" w `" l6 d; X, u
; r2 A. I% S9 {& l$ H
物化我是从考研开始一直看到考研结束的,因为我看学长他们说的经验里面都强调了物化很难,而我的基础又比较差。基本上每天都有看物化,3—6月我看的是南大的物化课本,因为那本课后题相对厦大的简单一些,看一章做一章的课后题,然后把不会的圈出来。南大课本过了两遍之后,从暑假开始我就用的厦大课本+学习指导(中间也把南大的错题刷了一遍),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我就参考物化思考题1100题,里面对概念的理解挺深刻的,有助于理解。还是看一章课本做一章课后题,我用的是学长的经验贴里面介绍的方法,就是第一遍做单号题,第二遍做双号题(这样是为了保证每轮复习都有新题做而且保证能覆盖到该章节大部分知识点)。
6 R7 Z9 t5 q0 y/ }! O$ |8 i4 E
9 H; s: O! e9 c3 u; f" J4 S
. E3 O6 Q0 u- ~3 c x 物化第一章气体和统计热力学那一章从2017年没有再考过,所以我认为它不会再考,就没有看那两章,2018年的真题也没有相关知识点。各位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判断。题库和真题是十月份开始做,我做的是2005—2017年真题(再往后买不到了),3天一套,做完看答案,分析解题套路,有些特别难的我就放弃了,因为如果实在弄不明白,与其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不如把其它题型巩固扎实保证不丢分。然后到考前刚刚做完一遍,本来想把错题再过一遍,最后过了部分错题。由于物化都是考计算题之类的,不需要额外背诵什么东西,所以我平时都是做题库,把下册的题库刷了一遍,上册的没刷完就考试了。我那年的题感觉简单一些,所以我自认为考的还算可以。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物化下册电化学部分推荐看南大版本,因为厦大版本讲解很难,而真题根本考不到那个难度。其它具体的以真题为主。物化资料:南大课本+厦大课本+厦大学习指导+物化思考题1100例+厦大物化题库+真题。 1 Y: R2 ^' q/ j8 z* M7 c
" Q. T% u$ Z! R) d- `% i
" c, N6 P' |( Y5 }6 z0 E- { 四、复试和调剂
( ?% }$ k1 N* L" ?- S2 x 7 y% ?6 P3 x) C" u! @2 N
2 X+ S8 F# g% h5 \. q 我个人观点是除非你初试分数特别的高,否则都需要关注调剂信息,然后调剂信息不要关注太多,有一个保底的,2—3个想去的就行,太多了兼顾不过来,而且复试时间也可能冲突。下面我简单讲一下我的复试心得: 4 n* v$ Q/ F' O: \ m
, F* {5 _3 o; U8 {) A
8 @6 M. A2 r& B( E6 x: e" { 厦门大学的复试相对算比较公平的,不会说因为本科出身好分数高就一定要,复试还是主要看你有没有做科研的潜力或者能力。海洋化学复试分为实验和面试。
/ E2 o, Q! ]4 ~5 ^3 F
2 w& Z& m( L+ G! f1 y+ S# e $ J& C+ n3 S6 j) r; c
实验:每年都会有题库让你抽题。进去之后是自己随机抽号,抽到哪个就进对应的实验室做相应的实验。(一般在做实验前一天晚上会把要做的几个实验贴出来)。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提前做一下实验。另外进去给的仪器不一定是书上的那个仪器,这个时候可以咨询老师(要注意方法,和老师交流不顺利可能会扣分)。
# W" j& s) w6 x+ d! |
4 o# K! z% R' l$ a( Z; j1 I 8 Y* p( c$ G% Y- z
面试:主要有英语文献阅读和翻译+自我介绍(主要是科研)+老师详细问你科研情况。英语文献阅读是进去先在一个盒子里抽签,抽签之后上去打开电脑上对应序号的PPT,然后阅读一遍,再翻译,翻译的时候不会了可以问老师,文献总共2—3句话,比考研阅读简单多了,难在它有专业词汇,所以要提前背一些专业词汇,有常用单词。然后自我介绍就是各自发挥了,因为我科研经历比较少,而面试过程一般15分钟左右,所以我自我介绍是比较多的,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科研什么的都讲了一遍。然后就是老师问问题,主要是问做过项目的原理+实验过程+项目背景+一些小细节。
) c8 g% J$ x) H6 }
( B; D7 p' a) [: d8 G
! c3 O- t3 s* @/ H* L' P 五、一些需要补充的小问题 & n# ^ ?" {2 o2 n% c' y; u
: Y* e( M. E$ J2 {8 ^
4 a, {9 n* \# G% q# `4 L (1)打星号要看吗?书上哪个知识点看还是不看,个人觉得以真题为主,真题有的必须看,真题没有的选择性看。
5 W* R3 k* w0 w0 d$ l0 |
+ ^% I% y$ Z( z3 ^
$ \2 Q2 p2 j5 h7 s4 \- `$ C6 k) J+ { (2)现在担心复试害怕被刷怎么办?首先进了复试才面临复试被刷的问题,所以要做的是把初试考好,争取有被刷的机会。其次复试可以在初试考完之后准备,完全来得及!
2 k, D3 H9 c, M- o 5 q9 q* ]8 P2 ], G; b4 I, l. n
% d# U/ H% T3 m
(3)什么时候开始看专业课?选好目标院校之后就可以开始!
2 b: j7 w/ F+ X% H& W 8 C2 L, u1 C( ]* ~- c \$ w' ~+ J1 [2 W
) \2 v0 H- i0 O3 u) L (4)××科目难吗?难不难自己去体会,别人说的参考价值不大。 ! ]4 \: ]9 t5 }' l
F8 \3 F$ [2 U& | Q: ? - o3 C2 C( h( @5 j$ }2 T% Z
(5)报海化的话,可以选考无机+物化或者海科导,那我选哪个容易拿高分?完全看自己的情况,自己觉得哪一门基础好,然后把真题拿出来,自己感觉一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之后哪一门能考的高,就选哪一门。
( \- L% h" a( f4 Q5 |. z- z; K# t4 i
3 S+ e' _) ~& S: `
1 p. F5 F0 s. @5 D, x" E! @ 六、最后寄语
# Q' {9 |6 |/ ?+ h
% @/ s" ?, i2 }2 |4 A0 H$ Z! Y
1 x7 ~* U* ~" p! K# D8 r) R 考研的路上会有很多障碍,包括别人给你的压力和你自己给你的压力。但请记住,做自己!累了就抬头看看天,想想自己的规划和前景,不累就看着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稳,走扎实。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你每天很小付出最后也会有收获。也切记,不要给自己多少太大的心理压力,考个研而已,是你自己在没有任何外界催促下自觉的想要提升你自己,不至于把自己学抑郁。你只管努力去做,累了痛了,你的身后还有很多人支持着你。只要自己有梦想,考研必胜! / E! d( E- \4 v; g
1 f: ]- T( t `
1 v9 W, Y( y1 j$ _. T
4 i9 F0 n8 J- f5 d 9 b. L- c& g; ^3 X3 Q7 H; C
' e* g5 {; H2 t4 c0 Q, ^$ G
举报/反馈
% ^6 D" N, C! D Z2 R
$ y% G" E" S) d# G% K
. K* N0 W& Q, j( X) i3 N5 e. L7 Z0 n) ~0 R
: O1 ~' ?; L T
1 Q- P t. U*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