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标技术 -海洋浮标设计方案

[复制链接]
- } S8 R# B( S5 Z6 `2 u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6月30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获悉,近日该所研制的“白龙”浮标赋智升级版——“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成功布放海试。
7 n3 k4 P' {+ c
0 x* U: w0 l9 H) o# m: v! H
& H" [5 O& x+ H! D5 B1 U
% O- C' b) N* T9 e9 {
“白龙”浮标赋智升级版——“白龙”智能化浮标在青岛成功布放海试。图源:海洋一所
E+ @. E2 q* L1 _$ r& i8 t! E
“白龙”浮标是海洋一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6000米级深海气候观测锚系浮标系统,是我国深海气候观测的重要支撑平台。该浮标系统不仅可以采集海水温度、盐度、海流剖面等海洋要素,还可同时观测海面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长波辐射、短波辐射等气象要素,为海洋和气象预报预测提供宝贵的实时观测数据。
- h1 M$ F, u1 x5 g) v4 |. A% z; y
2016年,“白龙”浮标成功实现了观测数据的全球实时共享,填补了我国在深海锚系浮标观测系统上的技术和应用空白。“白龙”浮标是我国第一个面向深海大洋开展业务化观测的浮标系列,已经成功布放于印度洋和南海等海上丝绸之路周边海域的多个站位,是继美国的TAO/Atlas浮标和日本的TRITON浮标之后的全球第三个深海气候观测浮标系列。
; b2 h+ M, X' {
据介绍,该系列浮标的成功研发和应用,标志着我国业务化海洋观测系统已从近海走向深海大洋,为我国全球海洋观测网建设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奠定了重要基础。
2 n. A3 W$ c2 [% q5 P$ `# q
海洋一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此前,日前成功布放的“白龙”智能化浮标有三个方面的提升。第一,“白龙”智能化浮标能够建立关键海洋过程的模型,例如内波识别模型,可以通过浮标观测到的实时温度数据进行内波的识别,在浮标端就可以主动识别内波后进行加密观测,获取更多内波数据。第二,在引入AI能力后,能够通过安装在浮标端的摄像机进行识别,当判断出浮标附近的船和人有进一步靠近或者破坏浮标的行动后及时发出声光警告,同时把照片立刻传回岸站进行保存当做取证材料。第三,智能升级后的“白龙”浮标上有一个可以沿着包塑钢缆自主升降的剖面仪,位于剖面仪平台上的摄像机配合相关AI算法,能够对浮游生物进行快速识别和分类。
9 [( b3 @3 v2 Y9 |- m- c3 t' i" r
上述负责人表示,经过10多年的自主研发,到2021年,“白龙”浮标技术已达到国际同等水平,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模块化级别的全部自主创新。现如今,“白龙”浮标开启智能化升级,体现了海洋科技创新优势。
$ r0 o! s& Q5 M9 P: z9 g
编辑 樊一婧
8 H7 p& v0 V! m) v
校对 李立军
# M( \8 N* T3 m; D2 X b! w
" y3 e! b0 E/ P/ g# v' C# G p
举报/反馈
, U; w" }' W( F3 `! N
+ v7 @9 K6 ^3 o2 m: r 5 k- x8 w6 l6 c1 a l$ Q( I, F # L( s+ q+ @0 b4 ~# m+ a9 L; d) v% @# j. w9 H ) Q; S- u, {4 E4 V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弱水三千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