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护组织 -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组织

[复制链接]
. `2 I9 H& U1 o' Z2 R
. j& \, t( q2 p6 e/ E

前言

3 B. S. L; L8 s0 J; a4 F- D
% x& {9 G8 U- }0 T( R
' j. ^% G, d3 v' W" q' f1 e; I

舟楫为马,耕海牧渔,海洋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蓝色粮仓、资源宝库。渔业资源尤其是鱼虾类等游泳生物,作为海洋资源重要的生态链环节,关系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展现渔业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功能的重要意义。

1 s0 T" Y8 G+ t) m3 N
0 R p; |# T3 x$ N' _) \# s
+ x, Q b, n/ Y: {1 m

深圳把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海洋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新路。

8 b* G. [1 L3 C: G8 N
7 M' C9 l) K' J5 l' [$ P: F
! c' P. _9 M! C/ J/ H

6月6日全国放鱼日到来之际,深圳市开展系列公益、科普宣传活动,组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营造全民亲海爱海、严格保护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浓厚氛围,助推建设美丽粤港澳大湾区。

4 Q0 A& r" K4 s- F! R) z
) k0 E& F- q5 n# r, h+ Y+ L8 E' m
9 G" A6 j$ b, J; F9 I" I5 a9 a

濒危绿海龟救护野化重返万顷碧海

8 F5 e5 @+ A3 Z" q( D" u6 b
3 C- Q1 v3 w( t' _9 Y+ Y: `
4 U/ H2 @. @5 _# l

大亚湾畔,海风轻拂,海浪轻逐。

- A7 L3 z0 `& S6 J6 T; A6 b7 Q
" j( y; G/ v/ m, \6 O" c
( N; q+ n1 x+ ?6 N! P5 `5 N

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主办,深圳市渔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鹏管理局、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水产行业协会协办的2022年深圳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6月6日将在深圳东部海域七星湾码头举行。

5 R9 n9 [" @2 T' F
5 o! Y- O# e6 i5 F
' i% u6 S$ X% O% `

一袋袋斑节对虾苗,一盆盆黑鲷鱼苗,将由活动参与人员缓缓倾下,放流湛蓝的大海。活动还会安排一对特殊的“小明星”压轴登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濒危绿海龟“海海”和“强强”。

2 Q7 c/ e D; e' l }, u
+ v# x! m4 N1 p! y+ {% t+ P3 m6 q
# M3 f/ l& G2 L# `* l" f
S& ?/ K. r4 C! e" B
v3 F- j8 t: k0 G/ Q/ {# s
. Q7 e! e) H9 N/ C3 j, s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在大亚湾海域救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海龟。

: Q2 p# M# S, f B" S b) ?& l
9 `5 t2 ]9 s, R2 o6 A O% k
7 [9 r' @" l$ K% ~7 b/ i

2020年1月,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专家在大亚湾海域先后救护了一对受伤的小海龟。当时,它们体表有不同程度伤痕,没有捕食能力,活力低,食欲差。救护团队及时施治,精心护理,使小海龟慢慢康复,并在接受2年半时间的野化放归训练后,经论证评估已具备野外生存能力。

* g4 [) c: C: \9 y- t) {2 H
+ i/ @5 L' @& v0 E& L
' B- u6 R$ p, y$ N" a) t

朝夕相处、呵护备至、情谊日深,这对小海龟被救护团队昵称为“海海”“强强”,寓意深圳实现向海图强宏伟愿景,早日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 g$ C6 {9 r' w; j" S" _
* W* L1 W& Q' K2 p3 E* P
8 R6 v( l/ G9 V

回家前夕,“海海”和“强强”在沙滩上演练放归步骤,爬行动作憨厚稳重。湛蓝的大海就在前方,那是它们通向自由、呼唤野性的放归之路。每一步,饱含深圳人民的爱心,凝结救护团队巨大的心血。

: Z( ~1 F9 k2 v6 e
2 Y2 C- c0 U) G: h0 b
E8 G9 h- }) l5 W: l

科学休渔增殖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3 K+ b- x2 q N' _
" z7 I! y0 c% y/ B6 h
; S! P/ _& D" ~& I: @6 x

渔业增殖放流,是恢复海洋渔业资源可行且有效的措施,有利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渔民就业增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促进海洋渔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7 V0 o. x3 i k B. f
( \" N: u9 r" t; B+ H
O- e# K% S9 V5 t; }

从1987年至2021年,深圳市持续、广泛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仅市级海洋渔业部门就累计投放虾类40389.11万尾,海水鱼苗2721万尾,贝类花蛤196吨、扇贝2500万粒、鲍鱼47.4万粒。

* ?" D0 l5 w; M ?2 g
7 F$ b" V1 G3 Y* E# N
) k, |7 X9 T, c) Q

今年,深圳市级部门继续在东部海水水质较好的海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投放130万尾黑鲷鱼苗、412万尾斑节对虾虾苗,让百万“虾兵鱼将”护送绿海龟“海海”“强强”重返万顷碧海。

- E- t- I0 M u3 u% |3 N$ z
2 Z1 Z6 b- G' y n
0 q% w8 j4 d& ]+ J

为补充深圳西部海域优质水产品种,深圳还在蛇口渔港、大铲湾码头等地,先后组织政企、市民等各界共同参与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5 u' s+ k9 `" U/ L. A
) T7 r9 c: R6 H% G4 V
0 M5 P8 F9 L/ O M( z, [# q

增殖放流的鱼虾苗,需先经过深圳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的严格检疫,合格后才能提前放进试验基地的海水网箱中,适应过渡相关海区的水环境再放流入海。为放流鱼苗搭建步入海洋的自然步道,可提高放流鱼苗的成活率。

f0 H% u2 b( u/ t/ x, o
4 @1 f4 b' V; a8 |% h
) w) i; w, F; N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逐步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目标定位清晰、布局科学合理、管理规范有序”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体系,各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将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开展水生生物经济物种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申报、评审及报送工作。农业农村部将通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信息系统”,统一对外公布各地报送的苗种供应单位及农业农村部确定的珍贵濒危水生动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展的规模性放流活动,水生生物原则上应来源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苗种供应单位。公众可通过上述“信息系统”查询已公布的水生生物苗种供应单位相关信息。

: q" l( q; n0 P' s k; C. Z
3 u" y- l6 [ S. v! a2 \6 I
6 h# ?! k5 \# Q u7 ?/ q

增殖放流的科学放鱼、有效放鱼,对规范民间放生,防范生物入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稳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 c, ~ u7 P' Y# H) U
0 S2 ]. {. ]7 u6 D1 [6 U5 A
$ d2 [0 j; ]- e$ E' ^. I5 w S

强化海洋资源保护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

0 F5 H2 \" k/ J
U3 |/ M: L; S2 {/ j! w# S
3 C Z+ T5 K/ Y

“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人工鱼礁、海洋牧场试点建设,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放利用。

0 B: Z1 N5 h$ m4 u/ t
) M% c9 b3 ^2 k9 A6 t& ?; F& U
. g. u+ |- a3 h% K, y9 u

2003年,杨梅坑、鹅公湾和西涌设立了3个人工鱼礁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这是当时深圳最大的海洋生态项目。第一批投放的640个人工鱼礁,沉入大海深处,如同“海洋森林”,为鱼类、蟹类、虾类、虾蛄类和头足类生物营造栖息家园。它们在这里索饵、繁殖、窝巢。

+ V$ K3 T. A% o; O! I) M! s
% Y, Y2 R% K( Z; }* \+ Y) V
" J1 f8 X* @/ ~; m0 q

2022年底,历时4年多筹备就绪的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将正式开建,在大鹏湾海域投放人工鱼礁。这将是全国首个以珊瑚为主题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 s; J7 ?* l7 M4 K
8 Z* P$ n8 d9 q/ w' W; M4 M' R% v
" n$ u; Y- x/ t- n
! b7 c) M" U3 ?4 p3 f
" ]4 T! o- U; i( `2 o- w
) C- M# k2 _* Y

深圳首个以珊瑚为主题的国家级海洋牧场2022年底将开建,图为深圳东部海域美丽珊瑚。

3 H7 O4 r0 A4 U* O! K
9 \$ E6 g' z& T U$ B- _) x
. P( W2 D$ f5 x2 c

据深圳市渔业发展研究中心对东冲-西冲海域2019-2021年的3次渔业资源联合调查,显示深圳伏季休渔、人工鱼礁建设、增殖放流活动等渔业资源修复工作,使相关海域渔业资源有一定好转,海区的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和游泳生物量有一定增加,海洋生态资源得到一定恢复。

# u2 S% g$ {' y1 g: L' C3 r
9 Y3 D2 w# K; H' f9 O' l. i
# |& D& r5 K h0 w5 Y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2008年至今,深圳强化海洋资源保护力量,严格执行禁渔区、禁渔期以及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制定实施一系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措施,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差异化保护利用海岸线、重要滨海湿地、沙滩、珊瑚礁、海洋生物资源等,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种群资源增殖,保护维系生物多样性。

% I; Q7 B# V a. d7 e
- b7 U& i% \, z' j8 b
. [- s/ C, m0 {# [

海不语而万物生。截至“十三五”末,以渔业种业、远洋渔业等为代表的深圳海洋渔业,在全国全省建立领先优势地位;计划“十四五”期间加快建设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高标准筹建深圳现代渔业(种业)创新园等,促进海洋传统渔业产业转型升级、蓬勃发展,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形成海洋渔业经济新增长点。

0 q( c/ y& f- y
, o! Y. `- q. w( o* h
, {9 Q) J) I2 w

(广东海大深圳研究院 供图)

. J# x2 }. ?: s& g% \7 F
4 M$ z. P6 M; C2 ?: T& t
' f% l: X K) a2 f" z/ \
举报/反馈
; x7 W% w' t) a) B+ X# k. i, _
$ _5 U- }% l/ J! w/ b8 D" ?8 _4 w / N. a A3 I4 i' }' x : X7 |! `( d, ^5 Q% H3 [ $ A$ f; u- H9 \ ) A5 v+ f; y* {' M. f% F. ?) G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天阶雨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