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L B9 U' f
江西地名研究 ! l7 X3 A9 l |* W" h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 I2 y( P+ J; [, Z! D
4 R* _' B) L ], n 近日,我国首部以中国管辖海域海底地理实体研究与命名为主题的专题图集—《中国周边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图集丛书》,由海洋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发行。该套图集丛书由海洋二所海底科学实验室吴自银研究员牵头,联合国内相关优势单位历经多年联合攻关完成。
2 M# V) p5 d2 M3 b  1 w* n! i0 a4 }' v
海洋覆盖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覆盖之下的海底地形地貌多姿多彩,既有平缓的海底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海岭、高耸的海山和深邃的海沟,其复杂程度不亚于陆地山川地貌。如同陆地的自然地理实体需要赋予名称一样,位于海底的地理实体也应该赋予名称,可用于航海制图、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管理等多个方面。海底地名是国家海洋领土主权的标志、民族尊严的象征,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生产生活、传承弘扬优秀文化、助推国际交流交往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 ]- l5 S# P. ~- @$ C+ E8 f 《中国周边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图集丛书》包含《渤海 黄海 东海和台湾以东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图集》《南海北部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图集》和《南海南部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图集》共3册图集,共计1040页。全书采用平面图、立体图和信息表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呈现了我国周边海域历次命名的769项海底地理实体命名成果,包括各项海底地理实体的中、英文标准名称、精细地形特征、界限和中英文命名由来等信息。
: w6 ~3 `1 D" V% U" I 为研编该套高质量的图集丛书,科研团队系统收集了近30年来在中国周边海域获取的多波束测深等新数据与新资料,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统一的软件平台,对来自不同项目、不同年代、不同设备和不同格式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化的处理,使其达到统一的精度标准。在其他非多波束勘测区域,收集了大量出版的海图和海底地形地貌图件及部分公开数据,并采用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对复杂来源的地形地貌数据进行了有机融合处理,从而形成覆盖了中国周边海域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数字水深模型。在图件编绘过程中,团队对不同来源、不同年代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校正、改正和归一化处理,在质量评估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数据的网格化成图,保证了该图图集丛书成果的准确性。
" I& o$ i7 x3 t& {; M: i1 w- L- Z8 g: w% h0 V# P* ~
《中国周边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图集丛书》的研编与出版,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建立了中国管辖海域海底地理实体与地名的“新华字典”,规范了我国周边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及其名称,为我国涉海地图、著作和论文的规范出版提供了海底地名标注的科学依据。 2 J0 I+ z- W* m: k+ ?/ z
 ) }* {2 A2 H* ~- v
来源:“海洋二所”公众号
0 \% ]: U, C4 X2 y' y7 g5 M 选稿:宋柄燃 6 C1 I- ^1 a2 u
编辑:宋柄燃 & @" ?# B; g. D. T: I a5 Z

0 G7 d( b" w% f& l/ {# Z Q3 S 微信扫码加入 % o6 A8 @, K9 D+ h& D. F& p, x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5 ?- ~4 Y m4 z5 K QQ扫码加入
* ^0 ~ ~& C: C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 j" ]4 x0 h3 h3 r( M% k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 `& x6 c( k, i# L# D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 W( {& c; s8 k2 Y8 V
. u: F, v1 n' z( }: W! G1 ?8 Z
& f1 k9 h2 n& \; Q. P
6 D3 m1 C. g! v2 N4 Z
: [! H3 |+ g6 V* \9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