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沉积 -海底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复制链接]
" |1 H8 S) Y5 P; R6 ]! ?

海底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界面之下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流体活动。海底冷泉是探寻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标志,是研究地球深部生物圈的独特窗口,也是全球变化和全球圈层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内容。上海海洋大学冯东教授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地球化学研究,在冷泉流体活动的沉积记录和冷泉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领域开展了较系统的工作。

1 ~' l, s6 a4 i1 b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2023年9月5日查询)数据显示,冯东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

8 o( r Z A& B8 b# C. G' k

第一篇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seaes.2018.09.021), 是国际上第一篇有关南海冷泉系统研究进展综述论文。

" f# y) L. e5 f+ ^; v

第二篇论文发表在Deep Sea Research Part I: Oceanographic Research Papers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dsr.2017.04.015),是国际上第一篇针对海马活动冷泉的研究论文。这些工作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冷泉沉积地球化学领域的发展,也助推南海成为了国际上冷泉研究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1 r) }. ^ b6 t/ E, } c

) U$ d$ B- x( g% m" H4 v* y# E

2008年至今,冯东教授团队在PNAS、Geology、EPSL、GRL、《科学通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冯东教授担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学分会理事(2022-2027)、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2025)、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2017-2021)、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会理事(2013-2021)等。任Geology(2020-2022)、《海洋学研究》(2022-)、《沉积学报》(2020-2024)、《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2023)等期刊编委。荣获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2018)、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等。

: L7 C) R, j# T% }/ T

5 v. D- M& `' w0 p/ e

冯东与团队在工作中

2 N+ g9 `; s3 o- \+ A! a

2009和2010年,冯东教授两次受邀参加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等资助的科考航次,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远程遥控水下机器人“Jason II”对墨西哥湾深海冷泉进行了实地探测。2013年,冯东教授作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首批下潜科学家实地考察了南海活动冷泉。2016年,冯东教授通过“海马”号水下机器人考察了海马冷泉。2018年冯东教授参加了“ROPOS”号水下机器人南海科考。

7 J0 x% w" ^! H+ n/ b( W

/ I# E7 Q% S) S% u* j

3 V3 A6 Q4 `4 W) {/ Y! Z n3 g

- M' E/ h9 |( r2 ]% v

" r1 H& x5 M7 V9 w# {

原标题:《海大这个团队深海探秘,推动我国冷泉沉积地球化学领域发展!》

% \# }3 |+ k" n" D5 ~7 T. y . F# P: M. G6 [- I5 E * [4 }; k. ~% O$ M$ k: w( E! T/ O# e & t' M6 E" _( X! T$ P" N! Q: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茶江鱼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