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探测 -海底地层探测

[复制链接]
) l3 R' M' N3 I* s B$ l' n# Z0 a

近日,我国两艘海洋石油物探船搭载着两种海洋地震勘探国产装备——“海经”系统和“海脉”系统分别开展了海底地质勘探作业,为作业区域海底做了“CT”、号了脉。他们发现了什么,怎么才能看清海底的样子,这一节的《科技推动力》就来重点关注。

) e. A" S L1 u& R" H6 v( P
) s: W- ]+ c( S' k* ^
# y% N$ P4 b" f ! {) G( v* q) _( i
! f9 i% \+ y$ O; E1 q( A2 z

探测鹤山凹陷1500米水深海底地质结构

/ `1 M. o1 R* s( O' I t1 W
. C$ n8 f8 p; ~% F
2 S8 d0 i# @7 d
2 F; x1 H) j2 e5 W' S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这里是海洋石油720船,此前一个多月,我们的探测团队昼夜不停,赶在了台风“小犬”来临之前,完成了珠江口盆地鹤山凹陷工区内深远海海域全部的探测任务。那么现在我们来到了这一作业工区的浅海部分,水深都是在一千五百米左右。

/ @) K9 i3 V- L! r& x& q+ G8 r4 S

在这个区域计划再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1200多平方公里的探测任务。这样就可以完整地将整个鹤山凹陷,2500平方公里范围的海底情况全部摸清。

# \/ a; W6 E* y9 f0 ^. G/ Y

在此前绘制完成的三千米海底地质勘探图中我们了解到,海底地层里也有河道也有凹陷。根据预估,这里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海洋油气的勘探新区。只有通过我们高精度的测绘,将海底的“肖像图”精准地绘制出来,我们才能知道这些油气在哪儿。为未来的深海油气开发,包括钻井平台的位置选择提供依托。

; m6 X9 g3 i; u0 D9 V
( J8 `: P2 d& c4 G# } 4 Y5 W7 d' K/ t' q1 ?

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室内处理室副主任 桂红兵: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要经过勘探、钻井、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流程。正所谓“找油找气、勘探先行”,地震勘探就是对深海地层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CT”扫描,进而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分析,获得我们地下的真实结构,发现油气聚集区。

, [) w5 t4 L+ {) j/ B7 ?" \0 {& @: M
0 z( Z$ u8 x) G" U2 T9 u: i6 y
2 Y* _ U1 l1 I: z" G; k; f* p; F4 P& e
) g# u; ? {1 j( r6 h

物探船搭载“海经”系统给海底做“CT”

V" J: J3 B/ Y1 I* ]
% G/ ` k9 v. V, a8 s1 w
# [* u, i% f' q! i
1 s; u( g. B+ X; w% K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我们现在是来到了海洋石油720的四层甲板,在我旁边十条海缆铺展开来。这十条海缆,每一条长度有八公里,全部展开相当于1400个标准足球场。

3 @: k& u6 Y; F! ?( ^. z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1 p' V+ }& d- L% m8 q8 J2 h
×
9 E% G# V9 @5 N+ d
3 A3 {$ X# h& [4 Z ! h5 g' G* j) Q0 ]

海洋石油720船队副经理 张各军:“海经”系统是怎么回事呢?我在海面下制造一个地震波,它会传导到海底,海底深度、结构不同的话,信号反射回来的时间和强弱也会不同。根据信号反射回来的特征,我们就能推导出海底地质结构。

. a& k* g- F: H v
, P% W; |, p6 Y, }7 d h( n% T3 K' a& ?4 Z: ?# k4 e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我们用什么发射信号的呢?我们来到海洋石油720的二层甲板。这一排高压气枪就是向海底发射信号的装置了。可以看到在甲板前端有四个高压气瓶,每一次发射地震波信号,会释放超过130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通过这些管路进入高压气枪,再发射向海底。每一次发射,海面上都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气泡,每一天会发射4000次到6000次的地震波。

# o# g1 @% u \2 V. Z; @/ c
( w/ y2 ]" B8 R
2 r% k% I! k; [2 p$ R9 {* W8 E+ X) p7 {; [! E# Q4 |
* D- o. e+ ~# c+ A. V

打破进口设备技术限制 “海经”取得突破

+ w8 ]9 y# N9 ~$ g9 T9 y. {9 }
9 V1 v0 N/ \9 m$ r; i# c
. e( r8 c2 S$ ~2 M$ l* b9 `7 Q
Y) t2 V2 G) b" ` [5 p% n" r3 D$ J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我们现在给大家看一张对比图,上面是过去的勘探的结果,下面是在同一片海域用我们自主的“海经”装备勘探的结果。可以看出,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工作人员形容,这是一个标清到高清的跨越。

O! t: v7 K% ^! K7 B7 f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9 n5 r: H6 _9 S5 W# T! a& q& I
×
* g* l+ k3 S D5 U' J( z; d
- {# b1 a' l9 h' g/ \* X* V+ C$ J $ O- f, D5 s' K8 s1 ]3 j* c) m3 H! X

我国是从1964年开始进入海洋地质勘探作业的,那时候没有专业的物探船和物探装备,只能采用气球拉着炸药飘到海里制造人工地震波展开勘探。2000年左右,开始引入西方地质勘探装备,勘探作业水深达到了300米水深。2010年,勘探作业水深达到500米,2020年,达到了1500米超深水。

+ [4 C+ Q |7 q, Q2 Q) u
1 U4 h7 h. m. L* H4 E! J. d4 }5 a% H& Y/ u5 f z7 W

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装备研究所副所长 张昊楠:以前进口设备上有深度传感器,一旦我们设备在水下沉放的深度超过了限制深度,它们自动就停止工作。

2 s1 W/ X( \! |8 R

“海经”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套拖缆模式地震勘探成套采集装备,它的成功使用也是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拖缆地震勘探成套装备技术的国家。

8 h4 R( ~" c% D5 O" |
" ]3 y9 ~6 X; U! A' f. p* X |$ j; w% }+ y

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装备研究所副所长 张昊楠:在“海经”研发过程中,我们突破检波器、沉放深度与道间距技术限制以及高精度气枪同步控制等多项技术。其中检波器低频截止频率达到2Hz,突破了进口电缆低频3Hz的技术限制,可以有效提高地震采集资料品质。

) r+ I4 F) R1 U+ y* m

完成深海区的作业后,“海经”自主装备在国内已经得到了成熟应用和技术验证,当整个鹤山凹陷工区作业完成之后,“海经”系统还将计划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勘探作业。

: T+ p, [& E# d: W

(央视新闻客户端)

3 e+ R" C; d; C9 b " M' O' a+ o) e4 h1 l7 ?, E1 R $ P( j5 H+ [3 `2 N, }2 h 4 B" y' Y; r @2 w6 l # b8 B/ }0 t; x; O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王方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