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学家 -海底地质条件复杂

[复制链接]
- c8 d6 P% {' ^/ g

原标题:著名教育家、地质学家张一伟塑像落成揭幕

+ h9 S: d6 m" u) H' D, H6 b1 o3 e / M9 }" K1 c3 F$ C( A, X

科技日报记者夏凡

7 O3 j% T' H* B \! o1 `% E. D5 k

为铭记和缅怀老一辈教育家的杰出贡献,继承发扬优良办学传统,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庆祝建校70周年之际,举行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张一伟先生塑像揭幕仪式。

) y2 B2 l0 N5 q+ H

# I3 z( H6 L, i1 D: j- {- d

张一伟1962年获得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到北京石油学院任教。1986年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1989年担任石油大学(北京)首任校长、党委书记,并在此后一直担任石油大学校长、校务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石油大学理事会理事长,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和学校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凭借在石油地质学界新颖的学术观点和广泛的影响,1997年被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科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地质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2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 {, R4 W* e

塑像以锡青铜铸造,刻画出张一伟睿智、儒雅、自信、坚毅的精神气度。花岗岩底座的正面,以中、英、俄三种文字刻录了张一伟的教育理念:“人民的素质是不能引进的,只能在这块土地上培养。”

% f0 v( m h: a)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王同奇介绍了张一伟的生平事迹。

, _3 E+ t( e N. b2 Z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张一伟多次强调“什么都可以引进,唯有人的素质不能引进,只能在这片土地上自己培养”。他用辩证唯物论指导人才培养,提出“不断完善人类”应是教育的本质和基本问题,强调培养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注重综合素质。他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培育了一批能攻坚能吃苦的高层次人才。

! Q. c8 I; P! ~+ k+ w6 ]

作为笃行科研的地质学家,张一伟多次带领科研团队参与多项大型应用基础及基础应用研究的科研攻关,发展了“地壳波状运动”学说,特别是对板内含油气凹陷的形成、演化及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有重要的意义;张一伟在国内率先开展油藏描述攻关,并提出“以地质为主体,多学科一体化研究”的新思路,首次在国内成功地研制了一套针对我国陆相、高度非均质性、早期注水开发断块油藏的精细描述方法;张一伟推动和组织了油气成藏基础理论研究,在“脉动式和突发式油气运移及成藏”认识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9 Z7 Q. ?) V% g7 E$ L% m2 Z+ M

王同奇希望,广大师生校友要向以张一伟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教育工作者学习,让教育家精神点亮校园,让科学家精神永远闪耀,不断续写和创造学校发展新篇章,为建设中国特色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a" {( X- s a" R

4 b9 R1 a" {8 f9 \* ?& W; Y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石油大学(北京)原校长罗维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宜林共同为塑像揭幕。

7 `) R- u- d% ], {6 Y+ R# x* s; \

(主办方供图)

1 x j7 q2 L" k6 g9 J. k C' s/ ^

(来源:科技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4 J+ g1 m4 S) ?+ R1 q) [6 l' V4 `( L. c8 a

责任编辑:

1 \: L0 Q8 F( o! D/ i c 6 c: a# y! V: z- B' g4 N$ x7 ]3 q % x" Q v# B S) K' ?5 B. ^8 w3 y# j 6 [2 O: f4 y; w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往事淡如云烟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