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超级工程|“科学之舟”大洋一号:服役23年 曾横跨三大洋环绕地球

[复制链接]
' F+ W0 p) V) ?9 y1 V9 B

齐鲁网12月9日讯

& n& s$ \6 y0 j! `& Z5 M

如果把我国最先进的无人无缆潜水器——潜龙Ⅲ比作水中的精灵,那承载他的这个庞然大物无疑就是一头钢铁巨兽。这是我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已经服役23个年头,但仍风采依旧。它战功赫赫,横跨过三大洋、环绕过地球,被业内尊称为“科学之舟”,这就是“大洋一号”。

* l, l0 T+ Q' {/ K& E" O3 B

1995年,5600吨级远洋科考船大洋一号第一次下水执行任务,时至今日,它已经执行了我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和大陆架勘查领域多个航次的调查任务。

9 }# ?: N% a% c0 ^8 N/ F

今年7月31号,大洋一号奉命执行中国大洋48航次科考,来自国内24家科研单位的66名科研技术人员以及31名船员从青岛集结出发。航行任务分两个航段,历时100天,航程约1.3万海里,陆会胜担任了第二航段的领队。

- @% h( v- I0 ?) s& K0 z

陆会胜说“船员们要熟练掌握设备,不仅要自己要使用,同时还要为将来交班交给接班船员做好准备,接好班是为了交好班。”

) \$ y5 Y, v1 o* ~3 ^0 V3 u; @

中国大洋48航次调查区位于西北太平洋,该海域海山年龄古老、地形起伏剧烈,孕育着独特的深海生态系统,是海山富钴结壳资源最具开发潜力地区。

# Y( y. r0 P0 y7 Q: Q

中国大洋48航次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这一区域典型海山的综合环境调查,履行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义务。

. a9 k6 Y, T! D# S* Q

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副局长孙利佳说:“长时间在海底九小时的海底应用,可能起手抓东西,包括投放标志物,包括和其他一些动作,在海地观测摄像什么的,这可以说基本上海龙3具备了应该深度的,4000米以内的4500米以内的一个应用,具备应该具备的能力。海龙11000,它6000米,11000实际理论上说可能可以抵达大洋任何一个深度,,海沟是11088是有多少,但是他这个实验是达到了5630米,这当时也是一个记录。”

# f l0 P& s" G# J( c- X

48航次是“大洋一号”在2017年完成重大改装后,第一次执行高强度、长时间的深海调查任务,同时,这次科考任务开始执行新的团队和管理方式,船舶管理和运行保障都面临这前所未有的挑战。

9 f" c& Q0 i& P' d. ?

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副局长孙利佳说:“中国大洋48航次跨的纬度很大,十几个纬度距离大概一千公里,这次的48航次调查,一个转变,从单一的以前对自然资源的一个环境调查,转向区域环境保护性调查,就说现在的海洋环保的保护意识大家都在提高。还有包括五千六千米级的实验成功。也助力我们深海科研调查,为我进一步推动蛟龙探海工程就实施打下基础。”

9 G/ R" m, V# ]& x% T4 f; G% b

浩瀚蔚蓝的深海,蕴藏着有待保护或开发的资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以“大洋一号”为代表,走上了世界深海资源勘探和研究的舞台。20多年的时间,从设备和技术完全依赖进口,到现在自主创新,引领世界远洋科考前沿,“大洋一号”见证着中国大洋科考事业既艰难又执著的发展历程。

$ O) n, S$ T$ t% u5 O2 x* P+ o

中国大洋48航次第二航段领队陆会胜说:“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定点取样,以前我们就是取样完再定点,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还有以前我们没有海底的可视化设备,基本上是闭着眼取样,现在我们就睁着眼睛在底下选择性的获取样品,科学技术的进步,的确是带动了大洋,还有深海调查的一个一个快速提升。”

4 W" m$ l) l( y0 m/ t0 z+ l

眼下的大洋一号整装待发,到浩瀚的海洋去执行新的科考任务,为全人类和平发开利用国际海底区域,贡献中国力量。

0 `( _$ p6 i& y. @ , ]0 `" u6 E' r7 \' y( h: o0 V" C7 ^6 z/ J# O7 J( z. o7 ^1 C + g& ?( r+ a6 |, M' P9 K$ H1 N 7 g: p7 I! A% K, n, K. f+ _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汉再兴
活跃在2025-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