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K1 X) j5 g, I1 j3 e- X
 地理520公众号ID:dilizhishi520 阳伞效应READING阳伞效应·定义阳伞效应又称微粒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阳光,减少阳光的入射,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起着保温作用。两者相比,前者大于后者,因此总的效应是使气温降低,这就是所谓的阳伞效应。
9 A7 g8 a% H- _% r 大气中的颗粒物来自于大自然和人为原因,如土壤、岩石粉屑、火山喷出物、林火灰烬、海盐微粒等自然之物;人为颗粒物有化石燃料燃烧、露天采矿、建筑尘土、耕种作业等。也有来自二次污染物、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大气中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的产物。
- }0 C8 ~* ?9 b V 大气中尘埃等物质大量增加,使大气中的气溶胶物质增多,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加强,削弱了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气温下降,就像是一把太阳伞一样遮挡住了太阳,影响了地面气温变化,所以这种作用便称为“阳伞效应”。
: I) {; _8 Z+ ~4 r( u" G 
6 {- V! [- _) M3 l 沙尘既是气候的产物,又对气候起着控制作用。科学家把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在1微米至100微米的固体、液体微粒叫做气溶胶,沙尘气溶胶便是沙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阳伞效应”及其他途径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 Q/ p- N, q8 i3 T 此外尘埃还有吸湿的特性,可以把其四周的水汽凝结在自身的表面,进而促进云雾的产生和增加,而云雾产生之后又会阻挡和减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从而使得地表的温度发生变化。 4 W2 X( o# v: U/ E# ~
烟尘粒子同样具有强烈的“阳伞效应”。据相关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包括人类活动在内,所产生的烟尘粒子造成的“阳伞效应”,其降温值相当于全球大气温室效应升温值的20%。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烟尘粒子的“阳伞效应”,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幅度将更大。 " J4 o% e5 b- E* M
“阳伞效应”的影响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另一方面,这种现象的存在,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帮助。 / t1 R: T+ ~/ z( v1 J/ s

温室效应READING温室效应·定义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4 |6 S' l9 q( H+ v/ k: L }
太阳的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地表增温;同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又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减少地表热量的外散,使气温升高。 & N E2 m5 M; k; q7 G! T7 p- f& |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 [7 m; i% C7 U* M/ b7 R/ V

温室效应的影响 气候影响
9 {' u- c3 F5 U4 @2 u4 Y1 e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大气对红外辐射不透明性能力的增强,从而引起由温度较低、高度较高处向空间发射有效辐射。这就造成了一种辐射强迫,这种不平衡只能通过地面 对流层系统温度的升高来补偿。这就是“增强的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3度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 / f8 G$ r" v' v; p; I/ F
在2006年公布的气候变化经济学报告中显示,如果我们仅以2006年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有50%的可能会上升4摄氏度多。同时,英国《卫报》表示,气温如果这样升高就会打乱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甚至全球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全球发生大规模的迁移和冲突。
3 }. T# Z0 |3 |, L: d B 环境影响
6 q' H% ~$ N/ R: i) ~8 O" e0 j1 i& V ①全球变暖 , r8 I- v" R; s+ {
②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 l* S8 T7 Q: p ③海平面上升
3 |( |! k3 J, W* j ④土地沙漠化 d) S: n- M4 @0 H; I7 @
⑤缺氧 . _+ z; c2 X7 S1 o+ ]: K! J' \
经济影响
( U$ }' ?8 s- t7 k, m% s/ B ①农业 1 b n- f( ^5 c' o1 [
实验证明在CO2高浓度的环境下,植物会生长得更快速和高大。但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可能会影响大气环流,继 而改变全球的雨量分布与及各大洲表面土壤的含水量。
/ F5 v7 R1 z0 |$ |) g: ^0 u# U1 r ②海洋生态
$ Q6 ]) ?' F' d/ | 沿岸沼泽地区消失肯定会令鱼类,尤其是贝壳类的数量减少。河口水质变咸可会减少淡水鱼的品种数目,相反该地区海洋鱼类的 品种也可能相对增多。至于整体海洋生态所受的影响仍未能清楚知道 , y3 E9 e6 g& i- e5 Y# f
③水循环 & {5 U; @3 o8 T' K [" S0 Q
全球降雨量可能会增加。但是,地区性降雨量的改变则仍未知道。某些地区可有更多雨量,但有些地区的雨量可能会减少。此外 ,温度的提高会增加水份的蒸发,这对地面上水源的运用带来压力。 3 s1 r' t0 r0 {/ g9 ~2 m; ?# C
④男女比例失调 . z; f& _ `4 J8 q8 Z) h' K4 a2 u) |
高温环境容易创造男宝宝,低温环境容易创造女宝宝。研究人员比较担心的是,在全球温度日益增高的温室效应下,男宝宝出生的机率会越来越高,可能会造成男女比例的失衡。
& B# c# X+ w5 v3 y7 v ⑤农地积水疟疾肆虐
6 D4 N- Z1 ^& I" O2 p0 [' B 穿着传统服饰向来乐天知命的卡特瑞岛人,几百年来遗世独立,始终保持着传统生活模式,但他们却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全球暖化,令他们将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命运。
; T7 X, x/ O+ |9 o1 y0 W ⑥亚马逊雨林逐渐消失
* K# V' r+ y& _ 而位于南美洲、全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正渐渐消失,让全球暖化危机雪上加霜。 : G) R) c3 D% G/ [) Z6 S
⑦新的冰川期来临
: F4 |, w9 {0 E* k+ q4 {( k 全球暖化还有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冰川期来临。 4 D( \! |/ s# N( G
南极冰盖的融化导致大量淡水注入海洋,海水浓度降低。“大洋输送带”因此而逐渐停止:暖流不能到达寒冷海域;寒流不能到达温暖海域。全球温度降低,另一个冰河时代来临。北半球大部被冰封,一阵接着一阵的暴风雪和龙卷风将横扫大陆。
* V) J, t8 h _; ~9 u& w0 }) s ⑧温室气体排放达临界值
' w* Z$ C" i& X Z- s% | 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 如煤、石油等)使用量的与日俱增,向大气 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同时森林大面积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 的量减少,这就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日趋升高。大气中二氧化 碳浓度的升高使“ 温室效应”加剧,其结果将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大气 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 1 倍,可增温 1.5℃~4℃)。如果全球气温升高,首先将导致南北两极上的冰雪和陆地雪山 上的冰雪融化,使得全球海平面上升( 每增温1.5℃~4℃,可使海平面 上升 20 厘米~140 厘米),滨海地区遭受水侵;其次将引起全球雨带 移动位置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发生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1989 年,联合国环境署将“ 警惕全球变暖”定为当年世界环境日 的主题。1992 年,联合国通过了旨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 联合国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 年,国际社会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在日本东京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目前,尽管国际社会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日益增加的趋势,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依然任重而道远。 解决对策一、节约电能。
6 G! N& }2 r' e0 N4 w6 J5 Q' n7 w) y 二、节约水资源。 + ^9 ~' S5 H9 N! u1 ~; V# l6 T
三、节约用纸。 4 d9 j4 o. L# v& i
四、减少废气排放。
+ |. N% o3 Z7 D 五、垃圾分类处理。 温室效应和阳伞效应地表因温室气体造成的“ 温室效应”和因大气尘埃造成的“ 阳伞效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 发生“ 温室效 应”)时,加大了水分的蒸发,大气日趋湿润,云量增多,从而使较多的 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气温下降;另一方面气候变冷( 发生“ 阳伞效 应”)时,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大气日趋干燥,云层变薄,从而使较多的 太阳辐射能得以到达地面,气温升高。上述两种机制,在没有人类活 动或人类活动影响不大的自然状态时,处在自我调整的动态平衡中。但是,当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排入大气,超过限度时,地球的这种调节功能会遭到削弱甚至破坏。 例 题下列对有关气候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u$ t+ c& i4 M. Q, ~
A.阳伞效应是指由于天空中大块乌云的阻挡而削弱太阳短波辐射,使气温降低 $ f$ P7 L% X: E; _. [
B.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性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1 r& F4 }9 U& _% x$ r
C.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透过太阳长波辐射,大量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5 p' b* S+ T5 ?7 w' n1 p D.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海洋因受周围陆地沙漠化的影响,失去了对气温的调节功能 【解析】3 i* I; T' E B2 ?; l4 o, P
参考答案:B / d7 L' O3 q3 W$ l: x+ ^
考点:常识判断 > 常识判断 > 自然环境 & C6 e$ ^: Q) f% T9 B- U
解析详情:A项,阳伞效应又称微粒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一方面反射部分太阳光,减少阳光的入射,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另一方面也能吸收地面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起着保温作用。两者相比,前者大于后者,因此总的效应是使气温降低,这就是所谓的阳伞效应。故阳伞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反射部分太阳光,使气温降低,选项表述错误。 7 O) [- Z+ q- ?; i/ B4 [0 ]
B项,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气候条件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外部因素,城市化是热岛形成的内因。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人工建筑物吸热快而比热容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散失热量较慢,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其次城市人口密集活动、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也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选项表述正确。 1 j$ c |+ z8 @- F# O5 ` r" e
C项,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地球表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而导致地表附近气温的升高的现象。其产生过程为:大气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形成温室效应。故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透过太阳短波辐射,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选项表述错误。
% X5 x1 L- I0 {5 J9 k7 V; ~. ? D项,海洋沙漠化也称为海洋荒漠化。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由于漏油在海面扩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阻碍潜热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上升;同时,由于水份蒸发受阻,海面上的空气也变得干燥,失去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效应”。选项表述错误。 5 ^1 @, O9 r8 u% H/ @! V
故本题答案为B。 5 \3 T+ m f/ ^
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7 d- G" w, |$ {, t4 H4 g0 F3 \% Z ⑴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 D& I7 E: q+ G6 E \ ⑵ 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 : C2 T f" n# Y9 K
①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 s3 n5 B9 O5 u. U2 F! s, J ②温带耕作区: % ?; q: y4 s! H9 C0 N
⑶ 温室效应对沿海地区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 ~$ ]. i' Z7 U. `9 h. x! z ⑷ 你认为能够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及解析
* I7 B' C; m5 }+ P ⑴ 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2分);森林面积锐减(2分) , Q+ T# B; K5 e; |, T
⑵ 蒸发量增大,气候更加干旱,土壤水分不足,造成农作物减产(2分);作物栽培带向北移动,原作物栽培带有可能退化成草场(2分)
4 |" B3 Y& f& E; Q ⑶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或沿海低地成为浸水危险地域(2分);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2分)(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⑷ 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等(4分,言之有理可得分,得至少答出两点)
2 K3 m. J5 r; E; i5 o9 y( X0 u4 G6 v: E; i5 _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 [! g9 I" F% U1 B n- }3 x9 e' H
(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分析; : U- I8 G3 c- b% u
(2)回归线附近,因蒸发加大,降水减少,而退化为草原;温带耕作业区,因蒸发加大,将不再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3 Y" ^% S# z* \8 r7 `
(3)温室效益造成的主要影响: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国家或地区;引起全球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影响全球各地生态系统;加重了自然灾害发生等; (4)缓解温室效益主要从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分析。! y; |. `9 A% k; \
; e$ Z# i+ X) r7 d9 M. S ————END————
$ o9 D/ B3 t! G, |% ?7 u b1 { 标星★或者置顶本公众号才可以收到最新鲜的地理文章哦(≖ᴗ≖)✧ 6 ~6 }( S% R. |. W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5 N ~9 t0 L 地理520整理编辑
; o1 L4 u. L( U u6 w) M" b/ l; L% A& ~6 o3 S+ N
微信公众号:地理520(ID:dilizhishi520)
+ y7 `! N$ U/ m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U: p. V3 e. {- }( Z *此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有侵犯到个人所属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9 e( t4 |0 j0 }* K8 k# o$ O 
. N6 }2 O/ r) n; G5 \5 ^4 R4 P5 v1 U O) d& E
1 ~7 r% ? \+ B0 A" b
! W+ l9 ]# \6 D$ @+ j
, t4 G! t5 A' s/ l- s' J. p0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