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复制链接]
! V0 F9 C0 L0 Y; e! x% L

知识点

海底地形 / W3 R& R4 N% ]! L1 b, Q

海底地形可以分为三类: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具体的地形如下:

" J& X2 ] b* F' J t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较缓,水深<200m

! `* f& f# X, i u% L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m;

% ?" u2 W i) o- e9 g" z

岛弧、海沟:主要分布在大陆边缘和洋盆的过渡地带,火山地震较多;

* V* c7 J$ }, ` p% E

洋盆:地形较为平坦,分布着海底火山、丘陵、山脉等,水深4000~6000m;

+ h8 M2 P8 D0 ~

洋中脊:中轴为裂谷,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

* R K) t3 Y8 t8 y: X: C8 |
& e; Y* e* l9 Q7 V' V

图1 海底地形的分类

+ E; t' Y' R$ F. q+ U/ r6 q
, n0 J9 ~/ `7 [" Z W

例题

! {" e4 i3 U0 h7 P2 n8 B! V; N

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C5 M" m5 J* E4 w) C. R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 `: r$ e4 `9 ~( X! r
" p+ D8 S1 l+ n' N" X2 c/ v1 T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 x; g T. K/ @: N. ]) [ ]; ^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 I) A2 K2 I( u9 u/ ] y0 A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

0 {9 h P5 `" i5 W# t( B$ E F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深度较____,____较为充足。

7 q9 E4 s7 o4 K* x. ~, X4 K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地,原因是_____。

2 C3 ^: k+ D5 _1 _% e$ T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

- v. a( C A8 r0 G: D

答案:(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4 P* |7 Z; L: J! l5 o( M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5 v; n( n! k, h1 ^2 h5 ]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 r7 T. r, K& K( ?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 ~' y* X0 E* H* _

精讲精析:(1)分析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①从材料一的图中可以看出,海洋初级生产力由沿海向外海逐渐递减;②由材料二可知,这主要是由于沿海地区,较多的河流注入海洋(例如E地),带去了丰富的营养盐,有利于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的生长;③沿海地区为大陆架,海水深度较浅,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的光合作用,因此沿海地区的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

1 ^3 e1 ]! O* M& P& }5 t

(2)分析渔业资源的分布、赤潮的危害。①由材料三可知,海洋初级生产力越高,越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图中的③地海洋初级生产力越高,因此鱼类饵料最丰富,渔业资源丰富。②赤潮会破坏海域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鱼类的缺氧,影响其他动植物的生长,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4 d8 s4 F- C8 a$ p5 g3 S" c

总结

赤潮 - T/ y5 C$ q! h5 O0 n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题干,分析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并从营养盐、光照等方面,分析沿海地区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的原因;②根据海洋初级生产力,推断渔业资源的分布,并分析赤潮对生态环境、海洋生物的危害。

8 z3 p& D& U- Y$ @

赤潮,又称红潮,是因为海洋中浮游生物的爆发性繁殖,造成的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主要有两种成因:

( S* r& x) `0 S+ l7 q0 H0 u0 m6 N$ T X

自然原因:水温高、水速慢、风力小、海域相对封闭;

* a) K5 k! O4 i K4 p

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向海洋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多;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海水养殖业规模的扩大。

, d3 Y) Y2 j4 m/ v+ V

赤潮的危害主要有:

+ }' E% C5 F4 o% Y' g

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其他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

0 z Z$ T" \% p

破坏渔业:造成鱼类饵料减少,引起鱼类窒息死亡,导致渔业减产;

$ Z, n2 G; s! \" S* c7 U

影响健康: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毒害鱼虾,并经过食物链在人体体内积累,危害人们健康。

9 o3 p5 y x1 `+ c+ q7 H
_* A. `5 E$ Y7 H2 P1 v1 E

图2 赤潮的形成过程

6 o5 \- j& I. l6 x% I& G
L* W3 m$ ?4 ]3 N+ Z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K- k; I( `7 ^' \3 F3 G1 O ( u$ i' V6 P2 Z& } b 0 o3 W2 \4 ~" ~1 c( s% J4 q/ n9 r1 t 7 P1 E4 D J5 x$ |3 D* V ; }# R, y, a* w- D. g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袁爱忠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