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i1 _) O# i7 s5 @ 出品:科普中国
% B d5 C& ~! f N6 t1 x4 k& ?6 s 制作:大晖
- q- {9 [, }7 t& f2 Y- k4 I5 J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g; e* G; l0 J/ m+ ?
2021年10月2日,美国“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发生水下碰撞事故后,美军对事故原因一直遮遮掩掩。直到11月1日,美第7舰队才发表事故调查声明称,该潜艇在南海水域相撞的物体是“未知的海底山”。 0 I, T4 h1 j H* o% M( A' V
# S. _- H4 D4 W' y) ^ 拍摄于10月20日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卫星照片 (图片来源:美国The Drive网站“战区”栏目) 9 H" Q* l$ X/ E8 I
' i6 P" ?( r: H6 ]7 z 为什么最先进的“海狼”级核攻击潜艇会撞“海山”呢?类似的“海狼撞海山”的事故是否可以避免?潜艇水下航行时,又是如何避免碰撞等航行事故的呢? / d% f+ D0 s5 d2 j
今天,我们就借着“海狼撞山”这件事,根据公开的信息,聊一聊潜艇水下航行导航定位和避碰的手段。
; N4 S4 w7 I) B1 } 没开主动声纳,是撞山的原因吗? ) {2 l3 i1 ^9 t e" `0 K# X
碰撞事故发生后,许多分析认为:核潜艇为隐蔽行动,主动声纳未开机是导致撞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 V& A: U% L- R/ ~" q 但是,“海狼撞海山”这个锅真的要由主动声纳来背吗?
1 p g* e2 W0 E; g 众所周知,声波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海水中有效远距离传递信息的载体。现在潜艇导航定位的主要设备声纳,就是利用声音实现水下导航、测量和定位的。
1 \6 V3 J) n- H 声纳一词“SONAR”的来源,其实就是英文“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声音导航和测距)的首字母缩写。
6 F; m$ P& N: q 现代先进潜艇通常在艇艏装备球型声纳基阵、舷侧装备舷侧阵列声纳、艇艉装备拖曳式线列阵声纳等。特别是核动力攻击潜艇,可装备多达15部左右的声纳。
% T& J* V! b; L6 w# t( F1 z4 {$ e
6 O0 U q. E6 F1 S 潜艇水下航行声呐探测示意图(图片来源:凤凰网) 8 }) O' N8 P8 S* R
5 y' Z' [9 f2 H3 g9 X2 s 这些声纳按功能可分为警戒声纳、攻击声纳、探雷声纳、通信声纳、识别声纳、被动测距声纳和环境噪声记录分析、声速测量、声线轨迹测算声纳等。 / G. x! F$ l2 O' [) j! C* Z
它们在潜艇上以基站的形式系统整合,用于对舰船等水面目标和潜艇、水雷、鱼雷以及冰山、海底障碍物等水下活动或固定目标进行搜索、识别、跟踪、警戒、探测、定位和水声通信等。 : C2 z- c3 M3 p$ Z
$ b* d% L1 ]$ Z/ v+ Q
潜艇与水面舰艇、飞机水声对抗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7 T9 n z0 N x8 B0 a9 b8 P: t
8 k5 i4 m) G2 z6 ^0 ]0 J0 Z 同时,潜艇声纳系统还能持续对活动海域声传播条件、本艇和环境噪声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选择最佳的战术机动和声纳使用方式。
* N4 v; b0 V1 i, m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目前大多潜艇、包括核动力攻击潜艇,除在艇艏装备“主动声纳”外,舷侧阵列和艇艉拖曳阵列声纳等大多为“被动声纳”。 - Y3 x% T7 \* f* q
所谓主动声纳,就是主动发射声波进行水下目标探测和通信等; / X9 {* T4 @- X
被动声纳,就是不发射声波,以被动监听方式、收集目标声响信息进行探测、定向和跟踪等。 . k$ \: F* R2 K# v: a3 g n
为了保持隐蔽性,潜艇声纳系统主要以被动工作方式为主。 & d5 f/ u' w7 U \6 n
主动工作方式只是在鱼雷射击前,用以对目标定位,为鱼雷武器射击指挥系统提供目标精确坐标数据。
4 a2 v( p. e9 T4 L 可以这么说,主动声纳主要不是用来保障潜艇航行,而是用来实施鱼雷攻击的。 # i- D& w; c4 b0 D
根据公开可查的消息,“海狼”级核潜艇装备的是AN/BQQ-10 ARCI V5声纳系统。其中,艇艏为BQS-13DNA型主/被动声纳,舷侧为六个(每侧三个)BQG-5型宽孔径阵列声纳,艇艉为两部拖曳声纳阵列(TB-16D粗线阵和TB-29A细线阵)。另外,还装备有BQR-20噪声测向声纳、BQS-24探雷避碰声纳、WLR-9A侦察声纳和WQC-2通信声纳。 5 j& z/ |2 _* `) [: U- O4 I
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海狼”级声纳系统极其先进,达到了攻击型核潜艇的最高水准,可以在本艇机动中使用被动声纳精确测量目标舷角等,精准解算远距离目标的运动要素,并自动生成火控诸元。
- E- w7 U; a8 G3 ?" E 所以,别再说“海狼”撞山是因为主动声纳没打开啦! * O+ q, }' i4 L: I) n; c+ X
那么,除声纳之外,为潜艇水下航行导航定位的手段还有哪些呢? ) c3 l' T" y# f9 A; F9 x& ?! D
在水下航行的潜艇,究竟如何导航定位? ; u; N* ~9 r5 y% K" x& ~; M
大家可能对水面舰船、汽车等的导航定位比较熟悉,只要有详尽的海图或地图,再有海上航标或公路指示牌等,就能安全、便捷地上路并准确到达目标的。 4 L4 `* O% Y0 [. D4 I8 W Y. f
但是,潜艇水下航行,既无法看到航行标志、也无法接收GPS信号、更不能有效接收无线电信号,甚至连接收指令信息都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完成。特别是核潜艇等执行水下隐蔽航行任务时,艇上连过大的声响都不允许发出。 0 w1 ]! y9 U1 C4 A: [/ U* _0 q
这种情况下,潜艇导航、定位和避碰是如何实现的呢?是不是只有声纳这一种手段呢? * V; ~. L' e. R: |) B4 F
实际上,现代潜艇还普遍装备有先进的电子海图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地磁场定位系统、重力场定位系统和海底地形/图像匹配系统等。 " k6 C8 w3 V% \+ J) @
其中,惯性导航系统是确保水下潜艇确定并保持航向的先进导航设备。该系统的主要元器件是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它根据陀螺的输出建立导航坐标系、根据加速度计输出解算出运载体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和位置。 + U% _" j( k: D4 a4 O; U/ T# e0 O4 b. E
而且,惯性导航系统是自主式导航系统,抗干扰性能强,既不依赖于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非常适合需要长时间在水下隐蔽航行的潜艇。 2 g3 x- \+ c6 o
该系统装载在潜艇上,通过测量潜艇的加速度,自动进行积分运算,获得潜艇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数据,并显示在导航坐标系中,从而得到潜艇航行的航向、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信息。 9 q3 Q9 ]! o% P0 L5 {
潜艇的航向、速度感知问题经惯性导航系统解决后,还要解决好潜艇自身位置、潜艇与水下各种航行障碍物(碍航物)相对位置和与水下其他运动目标之间的位置感知关系,建立起全方位的相对运动态势,才能有效地避免碰撞,确保安全航行。 8 _* M! j$ d3 N2 _( J
此时,就需要综合运用地磁场、重力场定位系统和海底地形/图像匹配系统等,与声纳系统一道,将潜艇自身的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潜艇周边海洋环境信息,不明潜艇、水雷、冰山和海底碍航物等信息,通过电子海图系统,以综合态势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潜艇指挥员据此操纵潜艇规避危险并对敌实施攻击等。 , T* w- O% ^0 z9 i2 l
可以说,现代潜艇除了声纳系统外,还依靠多种系统相互补充与印证,并通过智能化显示技术,及时发现碍航物、准确规避各类航行危险,确保水下航行的潜艇在既定航向、深度安全航行。
6 Q6 T2 ?% D' G; f 潜艇航行安全问题一直牵动人心,此次“海狼撞山”事件也再度引发了各方对于潜艇航行安全的关注。因此,正如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所说的,只有详细说明事故相关情况,才能充分回应各界的关切和疑虑。 z$ L) L) A0 s0 c9 f* X
参考文献: 杜召平等著《国外声呐技术发展综述》,载《舰船科学技术》2019.41-1.6 Q+ R9 n7 w. U7 l8 H
, {( J! `" G9 B* A: q+ ^# x* l& J0 t1 @3 Q! _6 }+ ^
7 g' p# J" I0 T) J# ?1 E8 b2 D
. n; f1 e. A9 v" q-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