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 e6 s; H$ I' }
* z. B( Y( [9 a0 l; |' V- m! k 最近,媒体曝光,温州苍南县霞关镇瑶洞村前段时间发现了一起谍情。从公开报道看,国安部门至少两次赶赴当地。这起间谍案的破获,得来好不费功夫,背后却有大故事。 % y* q$ {/ x' n4 D- [
事情发生于9月中旬的一天。当地村民杨某来到在霞关镇北关岛沙滩上,无意间发现一个不明机器,看上去像导弹,但显然又不是导弹,似乎是用于水下探测的机器。杨某警惕性高,这个时候也显示出了强烈的责任心和不错的判断力,他选择将这一情况上报。
0 t: W! M7 |1 @+ @ w1 P8 | 世界需要较真的人。杨某选择上报是对的。国安机关获取这个线索后,立即展开了核查,赴当地把探测器取回。经过一番技术检测,事情基本弄明白了。这是一种潜航探测器,由加拿大一家公司开发,其探测深度最深可达600米,机器携带了高清摄像机,能够对水下目标进行搜索、调查识别。
1 p" l- U# B- u e4 M3 q4 m; r
$ d( ^9 l# ?$ X1 k( K( z 我国鼓励公民积极举报谍情,为了表彰杨某,国安部门安排专人赶到霞关镇,给杨某发放了特别奖励。
" C8 C' J1 A! h& E- D: a 水下无人潜航器是一种军民通用的装备。近些年来,无人潜航器的军用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在无人潜航器研究方面,中国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先进的无人潜航器已经具备相当的战略战术价值,下潜深度可达上千米,依靠携带的电池及洋流能够潜航上千公里,探测范围非常大,而且极难被发现。这一次杨某发现的潜航器,可能是出了故障。 - n- q( I/ u' B' ]
2016年,美国一个无人潜航器在南海被解放军救生船捕获,当时的报道称,国在南海海域部署无人潜航器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中国军方直接捕获美国的无人潜航器,这还是第一次。中国对这个潜航器进行了充分的查证后,最终交还,美国为此也是颇为光火,但理屈词穷,能要回来已经属于难得。对于中国来说,对不明潜航器予以查证有理有据,最终确定它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没有造成重大的损害和威胁,所以予以转交。
; K1 T2 R" H2 U
7 a) V) S+ ~; D, t% m. y 当然,没有抓到证据并不代表美国的无人潜航器是来做善事的。无论是经常光顾南海的无人潜航器,还是杨某这次发现的潜航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带着一样的目的,那就是刺探中国的军事信息。无人潜航器别看个头不大,能耐不小。从探测的功能看,它可以录取舰艇的水声指纹、辨别不同潜艇类型、收集海洋水温等海洋信息资源,既能搜集我重要海域内各类环境数据,又能探测获取我国海军活动动向。摸清了情况,到了战时那就如鱼得水了。而作为攻击武器,它还可以预设埋伏,出其不意地从海底发起攻击。 3 \$ c4 ?1 h# o; l5 a
6 T/ P, |8 ] G/ `9 X
随着中国反潜能力的提高,美国派潜艇到中国近海侦察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潜航器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美国对其使用也会更加频繁。这对中国采取反侦察措施提出了新的考验。局座张召忠曾经提出海带缠潜艇,对于这种无人潜航器,或许捕鱼网更合适。
) \: p2 C. @! J& i( s
* u3 Z$ h% J- t/ e8 a& Q0 g
* b& t, d$ d9 D6 L4 c
4 K4 a/ S! x: h! ~
" f# {# z$ j, A8 r @, \ H7 y2 x6 x5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