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t) p% k3 o% c0 q 作为 5 j1 I ~- K$ c) K, A
我国海洋卫星工程的参与者 5 [4 A! Z5 y, N/ J
他亲身经历了 2 q$ q2 n2 A: D4 F3 V# E
我国海洋卫星
" b+ s7 {- z2 d! i @. D 地面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服务的全过程 # C3 D# Y2 I( p" G3 p
见证了
1 `5 z+ ]) H/ n. k 我国海洋卫星事业令人振奋的发展与变迁
4 T$ n- ~5 D, l9 s0 s* T. g8 I4 l 他就是 9 {2 g0 _: ]$ S s. l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5 v, W' r5 [3 [! M5 V K 毛志华 % X9 {& k0 z7 _& i: S
" G" A* y+ ^0 M0 q
毛志华(前排左五)在2015年非洲海洋遥感和物理海洋应用技术培训班上与各国专家合影。海洋二所 供图
, M/ V& W: }( W7 t6 R 近日,在我国东海、南海开展的海洋激光雷达与水色遥感项目秋季联合共享航次顺利完成。该航次所用激光雷达全部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洋光学遥感探测机理与模型研究”成果。 ; \' {& U0 b, K1 j( ?
该项目的负责人,是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毛志华。
! c1 @3 x, V$ H! t2 X! Q “卫星为人类认识宇宙和地球提供了可能。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大气层内飞行器可以看到地球全貌,但卫星却能在一天之内把地球看上一遍。人类的活动半径扩大到了地球大气层之外,这就是卫星的魅力。”说起海洋卫星,毛志华滔滔不绝,充满感情。 5 F/ @" L8 @/ |" c8 W0 z
与海洋卫星“结缘” . E3 c+ V2 l3 t" u7 h! r# Z0 F5 j, z
毛志华并非从小就有航天志向,用他的话讲,“我就是一个成绩不错的理科生,与卫星结缘,是一个渐行渐近的过程。” 6 @1 r$ e8 d7 q) T
1988年,毛志华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参加工作时,机缘巧合,他来到了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那时,科研单位都没有小型计算机,海洋二所也不例外,只有大型计算机天天运行着。
: e0 s4 P! m& N$ f% J! |) I2 _6 S 当时,中国没有相关技术,实时更新的遥感数据依靠发达国家的卫星提供。1993年,毛志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往德国。在德国的半年时间,他大开眼界,并暗下决心,回国以后一定要努力工作,报效祖国。
3 y+ @' a M+ `' k# a2 K 1996年,毛志华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在不断的学习深造过程中,他渐渐走进了海洋卫星领域。
# F ?( |2 O6 |/ T! T7 Z: s 2006年7月,科技部批准建设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中了海洋二所在物理海洋、海洋遥感和海洋生态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和人才力量。
9 H3 D! S3 S1 N& X 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以来,毛志华主要研究海洋遥感成像机理、大气校正、高光谱遥感、海洋渔业遥感、水色反演、专用软件开发、遥感系统建设等,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出版专著3本,发表论文100多篇。其间,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省部级科技奖11次。
, @ V6 b" V" g) w) P1 @4 y3 y 回顾自己的从业经历,毛志华只用4个字概括:学习,创新。他说,首先是学习先进技术与经验,到一定阶段之后,必须加入自己的东西,即为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中国,能在海洋卫星领域不断突破的原因所在。
& b1 f, g3 w6 K6 x9 p( `# U 从“零的突破”到系列卫星发射 " Z; ^+ m5 }* F" U+ A2 C& i
从事科研工作几十年来,毛志华见证了万千海洋人不变的初心和信念,他们甘愿牺牲、孜孜不倦、求实创新的精神时刻激励着他奋进。 - G: E* F* c" y1 ~- g" K0 f- n- q* x
采访当天,毛志华正埋头于今年6月发射成功的海洋一号D卫星的处理软件开发。毛志华说,从海洋卫星“零的突破”到系列卫星发射,自己很幸运成为它们升空的见证人。 ' s' L5 x: \/ a0 i/ w
2002年5月,海洋一号A卫星搭乘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自此,我国填补了海洋卫星领域的空白,实现了我国海洋卫星“零的突破”,也开启了“海洋一号”卫星系列升空的征途。
- h9 W3 U# i, f( Z) v- T/ W 2007年4月,我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再次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海洋一号B卫星上载荷着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与海洋一号A卫星相比,B卫星的观测能力和探测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6 ]" S7 [5 R, r; }4 T# N
2018年9月,我国第三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C卫星成功发射,至今完美地在轨运行,源源不断提供水色水温资料,可与世界上先进水色卫星相媲美。
. Y y& c) i/ y/ T( g 今年6月,海洋一号D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海洋水色业务卫星组网观测的新篇章。 ' Y- ^1 g6 J! Z$ H1 N4 k6 n- b
“我国海洋卫星在创新领域进步很大,就数量而言,目前我们是遥遥领先世界各国的。”毛志华说,2018年我国连续发射成功三颗海洋卫星,这个数量在国际上史无前例。“数量达到了,质量也必须跟上。接下来我们应在处理技术和遥感技术领域精益求精,让海洋遥感产品服务于相关领域。” 1 [% }) `# i2 u, I2 p, d
卫星遥感技术造福百姓
, ^8 n* l# M* C- E4 [ 经过几代海洋人的不懈努力,我国海洋卫星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多型号系列化、从单一要素向多要素同步探测、从试验应用向业务应用的跨越。
' V: t/ G' j8 l3 N0 r! F 上世纪90年代,毛志华开始着手研究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这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 c4 O% q9 U. P- o “遥感技术在渔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航空侦察鱼群和直接探测鱼类,协助指挥捕捞生产,开展渔场调查、资源分析与渔情预报等。”毛志华说,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发现、辨别、监测与管理专属经济区的作业渔船;监测水域的油污染、预报赤潮;研究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分布及海流、波浪和浮游生物状况与渔群移动的关系等。例如,赤潮造成水体缺氧,堵塞鱼类器官,恶化生态环境,导致鱼类死亡。基于遥感的赤潮速报,可以对灾害进行一定范围的控制。
1 K# u: ^! R: h4 ?. j 发展海洋遥感技术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百姓,为人民造福。毛志华说,以前我们千方百计争取和发达国家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海洋科研仪器均依靠进口。现如今,无论是研发实验、还是野外海上作业,都有了我国自主设备和技术。不仅如此,我们研发的技术还会帮助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海洋观测,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_$ o o. {$ i6 x$ t2 Z9 z* D/ i" Q5 }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毛志华说,我国的海洋卫星遥感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 d" }5 P& I# q8 M( O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 |1 m$ ?5 H0 B; A% c, U. X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i自然投稿邮箱:izrqmt@126.com。电话:010-68024627。
; o4 x. P: N- W i自然全媒体
. O; g5 c0 u) y& L1 [- M1 t 记者:郭媛媛
! X# r& E, \4 F. N% K- O. O 原标题:《科技创新人物 | 毛志华:遥看万里蓝海》 5 G9 o2 O9 n) P; i: ^2 t) ]
, r+ C4 D. R4 g0 [$ }
; ~4 W9 W' \. t4 H8 p# p8 ~
2 j; I6 O1 A! L9 h0 ]& G& o( c; I
8 a8 |; ]" m/ I4 ^( B* X. s4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