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U8 J1 X' \. ^ 当新时代是一个经济与科技都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的时代,与此同时能源消耗也是巨大的,对于能源的利用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不然会造成能源不断的枯竭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所以我们需要新时代新的能源技术,做好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
( b* I* J" G* u; U5 |) ~, o 现在我们所说的新能源技术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其中核能技术与太阳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的主要标志,对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打破了以石油、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观念,开创了能源的新时代。 4 O( b$ b$ T& z M) [
一、能源的分类方式 ) P" K8 L3 p- @: i5 g4 |7 J- {
(一)按技术成熟程度分类 ) `, h2 ]4 B$ m- q/ R- Z1 }* h
传统能源(常规能源)技术上比较成熟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并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1 V1 `+ Y' R" Z 新能源(非常规能源)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具有污染小、储量大的特点,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如沼气等)、可燃冰、核能、可燃冰等。
6 l6 s- b, N' c# ], C, ] (二)按产生方式分类
) e5 `; |& D, ?* W1 F: J# B" B, g9 s 一次能源: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各种形式的能源,如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等。 2 j4 P8 r) I& a# v4 g. {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如煤气、沼气、电能、汽油、酒精、焦炭、蒸汽等。 1 H+ T. C, v J8 `4 S! k
(三)按再生能力分类
; n' _$ S" S) N7 H9 B* ~0 X4 g 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 b9 @# z( `; M5 P4 q5 W* e
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等。
, `% c( a6 Y8 _, ~6 D! l& S: w9 a 二、当前主要的能源
) h! e# P7 `7 C9 V1 Z (一)核能
. R$ W: y; D1 w- H& q7 I8 ^ 核能是目前唯一现实的、可大规模代替化石燃料的能源,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 + | U1 P! U' Z
核裂变:核裂变能主要用于核电站发电,核燃料是铀。 7 T# ?) g' q% @4 L) A
核聚变:目前人类已实现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如氢弹。 9 M( Z, Z- M' m2 L
(二)太阳能
* S* ] q( ?+ g 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有间接利用和直接利用两种。 1 S4 G( i9 s; a3 T6 D
间接利用:利用草木燃料、化石燃料、风力、水力、海洋热能等各种被固定的太阳辐射能中的能量。 ) Z, z$ ^0 m+ ?: g2 ?
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是光一热转换、光一电转换、光一化学转换。 " ?# r! n) A2 {; w
【试题练习】(单选)1.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n4 |* _7 v. q5 H, ^ A.太阳能 1 \) u! r) A: ]; K- @: f/ j# O
B.海洋能
- T; B; f8 Y$ k C.天然气 + M- r3 J2 u* x
D.电能 6 q/ c$ o% D$ L6 d" y/ U2 c
【中公答案】D。解析: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转化或加工制造而产生的能源如煤气、沼气、电能、汽油、酒精、焦炭、蒸汽等,ABC均为一次能源。故本题答案为D。 $ ?* s6 l. H! c8 X! u; M
【试题练习】(单选)2.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错误的是: 3 N3 f6 u8 Y# s9 m1 d
A.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
3 W3 Q* s& w- z2 R6 s B.是一种稀缺的能源资源 / L& M6 V& o; Z. K
C.被誉为21世纪极具开发价值的战略资源 ! x) y4 [3 c9 f8 e
D.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 + D' V8 z9 Q" ]& E
【中公答案】B。解析:可燃冰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污染很小,储量也很大,够全人类用1000年左右,但比较难开采,目前没有广泛使用,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8 Q' J& b( g9 E6 k; [0 B 更多备考学习技巧请持续关注~ $ V1 D4 V8 {4 D9 l
* `% u0 m# ]! k0 z( o9 K
2 h: B2 V l# M2 w
6 H1 c9 m# D) ~, `; n
+ E) V% \" z3 V! i0 c " b% L0 {$ e% z9 k$ x! F/ O+ Y
2 N8 c0 n- C8 _ u3 v
4 ]0 S- t# S2 d; }& U4 P4 i) b" v* L1 y6 E1 N' o+ I, ?. y$ k
. ^. }0 T+ d& A) e8 ~. N8 ~( k: t
/ c T4 i: c$ ]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