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7 Y0 K0 C1 O; W" b/ Z, y- I
和年底备受关注的考研初试相比,每年春天的考研复试总是显得低调平和。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今年的复试对于不少学生和老师来说,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
/ j' ^) |) ?+ w2 a- F. H2 u: P, `! c 在采访中,有不少老师感慨,虽说疫情已是第三年了,但今年的复试工作是最难的一年。2020年,疫情突然暴发,但在三四月,虽有些受疫情影响的同学需要线上复试,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已经恢复正常运转。2021年的春天,全国高校几乎恢复疫情前的管理模式,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到学校线下复试。但今年的形势格外特殊,全国多地暴发疫情,高校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而在上海、吉林等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地区,不仅学生不能到现场复试,连复试专家们都分散各地。 , q7 I, P; j' L) z
很多人也许不明白,“云上复试”已经说了3年了,有什么难的? " |, p1 {, i1 ?6 Z3 E0 ]; U% Y/ B# k
可以试想一下,将原本面对面的考试改成了线上形式,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考生和考官的心态。对于考生来讲,这样的考试有很多的未知:声音够不够大,网络会不会卡,老师们能不能听清自己说话,所在环境会不会突然被干扰……这些细碎的不确定夹杂在一起,对考生的心理素质是很大的挑战。 4 |5 I. z; b' T" L
对于考官或老师们也是一样。一位高校老师说,当所在城市封闭式管理,学校决定“考生分散+考官分散”线上复试时,所有学院都焦虑了。对于各个院系的老师而言,如何熟练地使用一整套远程会议系统,如何保证自己的环境和网络正常,这些身经百战的考官的紧张心情,不亚于第一次参加复试的学生。 # [9 i/ y) S- D" A; K
更不用说那些参与复试组织工作的老师: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迅速调整复试安排,到一遍遍调试系统、模拟演练。大到要给学校、甚至当地政府一个方案,小到为老师同学配备三脚架和摄像头……不少老师干脆住在学校里,从早忙到晚,一待就是半个月。 % l# F& z# j# M! h# i; D
复试不同于网课,这是一场需要保证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这场考试不单单是“把流程走完”这么简单,更要走得好,走得正。在采访中,不少参与的老师也深知其背后的重大意义,一刻都不敢懈怠,不管多苦也要把这件事扛下来。 ' M0 n# m( i5 I, p# x2 ~1 A% w
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个细节,不少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件事的功劳不是我自己的,我觉得不应该突出我个人,这是整个团队的力量。”说起在外人看来十分不容易的经历时,老师们也会说:“这没什么,都是应该的,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 [0 ]9 M6 [; ^( y4 r8 a3 t' B
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有担当的老师,托起了考生们的梦想。 4 k, o }# R; _1 H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J& G2 z3 {8 P
2022年04月25日 05 版 0 r2 k2 O9 Z% Y/ J& w& _0 D2 B. b0 L
( V" k! k8 O1 H) {6 V0 I- G& C4 Z/ s( N2 K2 ?& a9 ^5 A' @
: ]2 S+ Q$ P6 {5 P. K) U7 Z& g
1 b* K7 J ^% [; ]8 Y+ o2 @0 M% K
: J1 n) z& A+ l+ Y) Y7 ?
& O$ I4 G% {# l: ^1 y8 O' ]
# |8 j# s& u1 @3 H! S+ M! H b) K% o$ c" R: n: F! y7 K
- Z* f4 m6 \$ _" f. Z
0 ^2 X& Y" h M* P' t'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