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_7 J" E: R8 _ o7 M# s' Y! d
- K! u. W* o+ E8 [# W: w
1 }. ]0 `4 a' @" T9 y# }
6 u6 x% t! p7 {* R q 0 x" V/ U* ^; Z j1 V) ]3 }% y
- }: S" I1 _. S/ n i( o
界面新闻记者庄键1
% k: C4 E- F2 x2 m4 M “这些人是真正的探险家,他们有着独特的冒险精神,以及对探索和保护世界海洋的浓厚热情。”
' a& r: G5 F2 H 在确认“泰坦”号潜水器上的五名探险者遇难后,运营“泰坦”号的美国探险公司海洋之门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些遇难者中,也包括海洋之门创始人兼CEO拉什(Stockton Rush)。 % Z5 |5 Q0 o3 |6 d. ~
6月22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少将莫格(John Mauger)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1日早上,一艘加拿大船只部署的无人深海机器人发现了“泰坦”号的残骸,其中包括该潜水器的尾锥和部分船体,这些碎片堆与潜水器发生灾难性内爆的情况相符。
8 ^3 r' m1 {; g. F$ P) V* @ 6月18日,在开始下潜作业约1小时45分钟后,“泰坦”号与其母船失去了联系。拉什驾驶的这艘潜水器原计划探访“泰坦尼克”号邮轮的残骸。
/ y1 A7 }; v- K6 F; s: z 根据海洋之门公司提供的资料,“泰坦”号潜水器长约6.5米,重量约为9000千克,下潜深度可达4000米,且有一定程度的安全冗余。“泰坦”号从海面抵达“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需要下潜约2小时。
7 B( O1 m4 y9 e; A" x/ G0 F! ] 潜水器是一种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活动潜水装置。与潜艇相比,潜水器必须依靠母船补充能量和空气,其体积较小,航程短,不能在海中独立行驶,也没有潜艇那样的艇员生活设施。此外,潜水器的下潜深度比潜艇要大。 1 ]7 e! I! p& x; Y4 E4 N
有别于目前以观光旅行为主要用途的“泰坦”号,海洋调查和监测是载人深海潜水器的主要功能之一。此类潜水器的下潜深度是海洋中深度超过6000米的深渊,这些深渊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2%。
, A! w' x6 I# I) S$ A- ~6 K+ l 想要通过深海载人潜水器抵达深渊,首先要打造足以对抗深海高压的铠甲。潜水器在大海中每下潜10米,所承载的压力就会增加一个标准大气压。在海平面下的万米深处,相当于把两辆坦克的重量压在一根手指上。
; j3 Z- D) W& @0 L) U- }9 q" A; R “奋斗者”号潜水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Q6 Y7 |3 W2 f, [9 f8 p0 n
/ v" `4 H% w# M1 e9 w Y$ p
0 D# ?6 ]8 o; X! B- P! m
1 L5 B& A/ v' t0 r8 Z2 B & [( t! g u( t! C# l7 B/ G; t
# H% s0 X/ m- ^5 b& M. S
美国的“阿尔文号”、日本的“深海6500”号、法国的鹦鹉螺号、俄罗斯的“和平号”,以及中国的“奋斗者”号,是此类潜水器的代表,它们的下潜深度均可超过6000米。
" A" A( K$ n" O W “奋斗者”号是中国的第三台深海载人潜水器,前两台潜水器分别为“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今年3月,“奋斗者”号完成了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
o/ d7 [% {6 \2 w. n0 } b% e 此次海洋调查任务是“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的第一阶段科考航次,“奋斗者”号总共完成了63次有效下潜作业。其中在克马德克海沟完成下潜31次,4次下潜深度超万米,最大深度10010.9米;在蒂阿曼蒂那深渊完成下潜30次;此外,在瓦莱比-热恩斯深渊完成下潜2次,到达了该海域最深点。 9 ]+ A. _4 f8 w! a4 B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蒂阿曼蒂那深渊和瓦莱比-热恩斯深渊底部开展实地观察和取样,采集了包括深渊宏生物、岩石、结核、沉积物和水体在内的样品,有助于深入理解深渊的生命演化与适应机制、深渊沉积环境演变。 , X1 L% T( F8 h( J! x
2020年10月,“奋斗者”号还曾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位于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被称为“地球第四极”,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海域之一。
& c1 N5 @! J" p 当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向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挑战者深渊发起冲击,这是全球海洋的最深处。当天8时12分,“奋斗者”号成功坐底,深度为10909米。此后,“奋斗者”号进行了六个小时的作业和巡航,这是目前全球万米深潜中持续最长的作业时间。 $ E3 z3 e7 C$ i* R
美国知名电影导演卡梅隆(James Cameron)也曾驾驶“深海挑战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2012年3月,“深海挑战者”号潜入深渊10908米的深处,这次下潜让他成为有史以来踏足挑战者深渊的第三人。
# D, _! t3 J, K; c 更早前的下潜尝试则要追溯到1960年,瑞士海洋学家雅克[gf]30fb[/gf]皮卡德(Jacques Piccard)和美国海军中尉当沃尔什(Don Walsh)驾驶的“里雅斯特”号在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了10916米。 . d( n' [* B% A8 l
“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 ^; ~: }& l3 B: k
" M( K) _$ s0 C0 P# _9 N( _% m
7 G" u: J; r" ^1 V
" }7 x% E# {0 S3 A# t. V& J! Y
, g2 v1 p1 C* y8 M' f: b
; [8 _) ]7 J% ` 在科考用途之外,深海考古是潜水器的另一个重要使用领域。今年5月,中国“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参加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的第一阶段考古调查,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设置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了初步的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深海勇士”号的下潜深度为4500米。 # O, z" k& `0 {
一号沉船位于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的深度海域,在去年10月被发现。船上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以瓷器为主的文物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数量据推测超过10万件,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另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为明代弘治年间。 5 {7 h' X5 P: x1 o
考古调查团队计划用一年左右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在第一阶段,将使用载人潜水器搜索摸清沉船分布范围,对沉船遗址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资料采集和考古记录工作,适量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以及海底底质等科学检测样本。 % P% o' k3 @, w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计划于2023年8月-9月、2024年3月-4月实施。考古调查工作结束后,将科学评估沉船保存状况和技术条件,研究提出下一步考古和遗址保护方案。
/ Z3 ?: ~" S& P- \% Q/ V6 X% H9 v/ V" X) t I k+ h
4 i0 m1 T! u2 B. y& v% u2 ~
/ q; k( m1 ^- n% v+ z7 \6 e
: x$ t# w: ^: G7 ?, z+ Y2 F. V, C8 ]
- g% O6 q5 N4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