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岩石 -海底岩石年龄一般不超过多少岁

[复制链接]
# l3 ?# J4 |6 _' F; N
1 b. P& Q2 L0 R0 ^) E6 _' r0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站在河边,看着流水奔涌滔滔而去时的喟叹。要是他老人家今天揭开棺材板坐起来,戴着一副可以穿透地下的透视眼镜,站在加勒比海地区往地下深处看,可能又会发出另一番感叹了:逝者如岩乎,彳亍不前。

; h* S; y- R9 u+ x4 b' [! x

这是因为,最近科学家们在百慕大三角区顶点之一的波多黎各西南侧,加勒比海地区的地下深处,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岩石河,长达1300公里,“深”200公里,正从西向东“奔涌”冲向波多黎各,每年可以前进15厘米。

8 @3 ]7 i" C' u3 ~3 L* Z4 a
( k' I" ?& F& j2 P* m. D0 E/ n

此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地球的外壳被分为几大板块,一直在地表不断移动。这些板块之所以会移动,是因为它们并不完全是镶嵌在地球表面,其边缘要么隆起,要么下沉,运动就是受到下沉部分的牵引,在板块下面被称为润滑剂的又热又软的软流圈上移动。

! i6 Z2 B0 {( A6 {, z: q1 l9 \

但休斯顿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等组织的一组地质学家,最近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指出,软流圈实际上在剧烈流动,其速度足以驱动板块运动。

: S1 S J7 t" n
# `: g* X/ C$ N5 N1 W" a! B

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探测到的加勒比地区内部引力微小变化图,以及该地区软流圈的地幔断层扫描图,发现了一条巨大的滚烫岩石河,从太平洋中美洲下面的一个通道被挤出,向着加勒比海中部流动,目前已到达了中美洲和小安的列斯群岛之间的贝阿塔海岭,长达1300公里,离波多黎各近咫尺之遥。

- n2 Y, p7 _& |0 C

这条炙热的岩石河很久以前一直被下沉板块挡住,安安静静,风浪不兴。但在800万年前,中美洲的地下通道被打开,这条岩石河开始“奔涌而出”,“咆哮”着冲向加勒比海,每年的速度高达15厘米,比地球普通板块的运动速度快了3倍以上。

( f1 t- L$ N3 z a9 G
0 h' d0 a5 i$ L1 V9 h# Z( m

“奔腾”的地下岩石河直接抬升了海底,让加勒比海西侧比东侧高了300米,其后果就是,本来中美洲部分地区是低于海平面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在这个地方是完全连通的。而现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被这条岩石河直接断开,人类不得不劳神费力,花了巨大资金挖了一条巴拿马运河,才让轮船可以在两个大洋间自由穿行。

: f) t4 q" R: d

所以地幔上部的软流圈,可能并不只是起着润滑剂,帮助地壳板块移动的作用,甚至其本身就载着板块在地球表面“飞奔”,这为我们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浅海的出现和消失、构造板块的移动及地震火山的形成等地球演化现象,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 R4 @; z f' ]# G) |! i7 q" p9 j
4 X+ y4 Y* Y3 z6 Z) g e- ^

当然,地下的岩石河并不能等同于普通的河流,这里所说的奔涌、飞奔、咆哮等等,实际都是在地质时间尺度内发生的事情。即使孔老夫子掀开棺材板坐起来,用肉眼也无法看到这条岩石河的奔涌,更何况他和两小儿辩日都被问得哑口无言,对科学更是一无所知,被嘲笑孰为汝多知乎,如何能够洞察地球深处的奥妙呢?

% M5 Q5 ^, L! E" y

论文:Nature Communications/Caribbean plate tilted and actively dragged eastwards by low-viscosity asthenospheric flow/2021-3-11

6 l% @( b0 V" ` Z/ L# K$ }6 U! O 9 L' R0 M# ^" c7 A 7 f K# q5 [0 M. Z3 ]* O $ ^; D. Q) k# ~2 l( h! m2 ` 5 _. N" x1 r$ B) N& k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官昊的爸爸
活跃在2025-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